[摘要] 本文首先擴展了SCP理論關于市場結構的評判指標,將所有制結構、創新力、市場集中的效率、財務結構等一系列因素加入到市場結構指標中。通過對我國2003年行業數據的實證分析,發現對行業利潤有正面影響的指標包括非公有制比例、創新力、資本密度、市場集中度和市場集中的效率,對行業利潤有負面影響的指標有公有制比例和資產負債率。
一、行業投資回報率差異的理論
以貝恩為代表的哈佛學派將結構——行為——績效(SCP)作為基本的分析框架,企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之間存在一種單向的因果聯系:集中度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的市場行為方式,而后者又決定了企業市場績效的好壞。以斯蒂格勒(J.Stigler)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不贊同哈佛學派的觀點,他們認為壟斷競爭理論將企業規模的擴大與壟斷勢力的提高視為等同是不對的,因為企業規模的擴大和集中度的提高完全有可能是由技術因素或規模經濟的內在要求決定的,并不單純是為了獲取壟斷利潤;事實上企業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之間決非是一種簡單的、有其一必有其二的單向因果關系,而是雙向的、相互影響的多重關系。
在我國目前所有制結構比較復雜,市場經濟不成熟,存在各種進入壁壘的情況下,這兩種理論的解釋力都是有限的,為此國內不少學者將制度因素加入到分析架構中。馬建堂(1993)較早指出,影響企業行為的深層次因素是所有制內部結構,并進行了實證檢驗;金碚(1999)則建立一個將制度體制作為外生變量的SCP分析框架;劉小玄(2003)則明確地將產權結構和市場結構的相互作用作為分析中國轉軌經濟市場績效的重要內生變量。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檢驗SCP理論在中國是否具有解釋力。
二、模型構建
1.行業盈利能力的度量
當我們考慮行業的利潤時,有許多指標可以作為評判標準。對于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是所有者權益的回報率ROE,因為這直接決定投資者的投資的回報。
2.市場集中度的度量
市場集中度有比較多的指標,如基尼系數、m企業集中比率,荷芬達爾指數、煽指數等。為了將企業規模差異和企業數量差異都考慮進來,我們采用基尼系數。由于統計年鑒中只有大中型企業和國有企業及規模以上所有企業的資料,因此我們簡單地假設所有的大中型企業具有一致的企業規模,所有小企業有一致的規模,根據基尼系數的定義,可以計算行業的基尼系數:
其中:C、c分別表示行業的總資產和大中型企業的總資產,N、n分別表示行業的企業總數和大中型企業數。
3.制度因素的度量
我們考慮各種導致行業盈利能力差異的制度因素。制度并不直接決定行業的盈利差異,但是制度會影響企業的經營偏好,繼而影響企業的效率,最終影響行業的盈利。事實上制度因素不只是所有制的不同,文化等因素也是制度的一部分。我們以所有制差異為代表,考察制度因素的影響。
(1)所有制形式的度量
以國有股份、民營股份和外資股份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作為所有制形式的度量指標,分別記為S、P 和F。
(2)創新的度量
創新能夠使企業產生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是企業長期盈利的重要來源。一個創新活動旺盛的行業,一般會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當然,當競爭過度時,也會出現過度創新的情況,大量的資源被浪費在創新競賽中,因此拖低了行業的利潤。我們以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占全部產品銷售收入之比I來度量創新的結果。
(3)資本密集度
某些行業的最優規模可能非常大,因此需要大規模的投資。作為高資本密集度的回報,可能會需要高的利潤回報D。
(4)集中的效率
如果進一步考慮制度對行業盈利的影響,我們可以將SCP分析框架對市場結構,特別是市場集中度對行業盈利的影響分為有效率的集中和無效率地集中兩種情況。這里的效率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效率,而是企業的內部運作效率。有效率的集中是指企業通過優化管理經營,有效率地運營,從而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無效率的集中是指由于存在企業巨大的X非效率,而且由于政策或者其他進入和退出壁壘,導致外來資源無法對無效率的資源進行重組,因此行業并未獲得壟斷的利潤。
企業內部的運作效率是難以度量的,特別是在只有宏觀數據的情況下。我們將企業的創新能力作為企業運作效率的指標,因為運作效率高的企業比效率低的企業更善于把握商機,更有動力開發新產品,占領新市場。因此,用大中型企業和小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產品銷售收入比E來刻度集中的效率。
(5)資產負債率
不同的融資偏好會使企業具有不同的財務結構,進而影響企業乃至行業的盈利。由于我國目前金融市場仍不健全,所有制結構可能會影響行業的融資能力。雖然負債可以使企業擁有更多的運營資源,但是過高的資產負債率以及不適當的經營可能會導致過高的融資財務負擔,拖低企業利潤。但同時盈利能力強的企業,自有資金會比較充足,因此可能會減少對貸款的依賴,負債率可能會比較低。我們以資產負債率L刻畫行業的平均負債率。
三、實證結果
1.我國各行業盈利的基本情況
我國所有工業行業都是盈利的,平均利潤率為12.06%。利潤最高的行業是石油開采業,接近40%的利潤。另外幾個高盈利的行業也都是國家壟斷或高度控制的行業。利潤最低的行業是水、電等公共用品提供部門,利潤率只有1%左右。利潤最低的幾個行業也都是國家控制的行業,這與國有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性質有關。但其他一些低利潤行業,如煤炭開采 、石油加工等行業,則可能與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原因有關。
來源:由《中國工業統計》(2004)數據整理
2.市場集中度和其他參數的基本情況
我國總體的基尼系數為0.55,有一定的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最高的行業是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基尼系數分別達到0.70、0.68和0.66。市場集中度最低的行業是廢品回收業,基尼系數僅0.22。
所有制成分方面,國有股份的比例為31.19%,民營股份為45.66%,外資為23.15%。國有股份主要分布在采礦、石化、汽車等重工業,外資則集中在輕工業行業,民營股份分布比較均勻。這顯然是受我國的對外開放產業指導政策的影響,因為許多重工業在外商投資指導目錄中屬于限制類或禁止類。
我國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9.89%。占比較高的行業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分別達到33%、22%和17%。而最低的是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其他采礦業,基本上沒有新產品。
資本密集度方面,我國平均每家企業的資產為86萬元 ,平均資產最高的行業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最小是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和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只有0.24和0.21。
全國工業企業市場集中的效率為135.95%,顯示大企業的創新能力顯著比小企業強。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等輕工業的集中效率接近200%,比重工業的效率高出許多。
全國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8.96%。資產負債率最高的行業是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分別達到68.37%和65.86%,最低是煙草制品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只有42.33%和35.64%。由此看來,資產負載率的高低主要與盈利能力以及由此產生的自有資金充足程度有關。
來源:由《中國工業統計》(2004)數據整理
3.各因素對行業盈利的綜合
由于各個因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特別是所有制結構對各個因素有較大的影響,無法用線性回歸模型來進行估計,因此采用嶺回歸模型以解決多重共線性問題。由于本研究的重點是了解各個因素對行業盈利的影響的比重,因此將各項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即以:(其中X指各個參數,S為該參數的標準差)進行轉換。對轉化后的數據進行嶺回歸,得到結果如下:
來源:由《中國工業統計》(2004)數據整理
由此可見,所有制結構是最重要的盈利決定因素,非公有制比例的影響度合計達到0.4,其次是創新力和資本密度,分別達到0.39和0.34。市場集中的效率和市場集中度的影響度也為正的,分別為0.18和0.1。對行業盈利有負面作用的因素有國有股份比例、資產負債率。這與我們的常識是一致的,也特別強調了創新和資本密度的重要性,在集中度方面,有效率的集中比單純的集中更為重要。
四、結論
我國行業間的利潤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利潤差異不能簡單看作是由于市場集中度差異造成的。影響利潤差異的因素中,所有制結構的影響最為突出。所有制結構本身并不直接影響行業盈利,但是由于它對市場集中度、集中的效率和資本密度等因素都有影響作用,而這些因素又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行業的盈利水平。其他影響行業水平的因素還有創新能力和資本密度、市場集中的效率和市場集中度。創新和資本密度對行業利潤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在集中度方面,有效率的集中比單純的集中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馬建堂:中國行業集中度與行業績效.管理世界,1993
[2]劉小玄:中國轉軌經濟中的產權結構和市場結構—產業績效水平的決定因素. 經濟研究,2003
[3]金碚:《產業組織學》. 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4]Bain,J.,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John Wiley.1968
[5]Baumol,W.,Panzar,J.,Willig,R.,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Market Structure.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