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立足于會話含義理論的基本概念,探討了廣告英語中合作原則的遵循和違背,從而產生會話含義,吸引消費者,增強廣告效果。
[關鍵詞] 會話含義 廣告英語 合作原則
一、會話含義理論概述
會話含義理論是語用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它最初是由美國語言學家格賴斯(Grice,1975)提出。格賴斯認為,會話是受規范和條件制約的,人們在會話時使用連貫語句,相互配合,保證會話目的實現,必須遵守一些基本原則,特別是所謂“合作原則”, 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是互相合作的,會話主體都懷著互相理解、共同配合的愿望;因此,他們都遵守著某些合作的原則, 以求實現有效交流的共同愿望。格賴斯認為人們在會話中遵守的合作原則包括4 個準則:量的準則:所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說的話不應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質的準則:努力使你說的話是真實的。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關系準則:要有關聯,所說的話要與談話內容有關聯,不可牛頭不對馬嘴,扯東道西。方式準則:方式準則: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澀;避免歧義;避免口羅嗦;井井有條。格賴斯的這種“合作原則”學說引起了語言學界高度重視,盡管用合作原則并不能完全解決語言學中的所有問題,但這一學說卻被廣泛應用。
二、廣告英語中合作原則的遵循
廣告屬于一種特殊的交際行為。在交際過程中,廣告商是發話方, 其受話方是千千萬萬潛在的消費者。從某種意義上講, 廣告交際是單向交際; 廣告主發出信息, 受眾接受信息, 在這種單向交際中, 交際的雙方沒有商討、互換信息的機會。廣告是一種具有很高商業價值的實用文體,也是傳播信息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清晰、準確、言簡意賅地表現商品主題,廣告用語要具有感染力\"給消費者以美的享受,從而刺激其購買欲。廣告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廣告語言,英語廣告文體的語言特征都是與這一特點緊密相關的,英語廣告文體屬于“鼓動性語言”,有著強烈的說服力能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左右人們的生活方式,廣告英語都有許多獨特之處。廣告的參與主體(廣告人) 常常在廣告英語中遵循格賴斯提出的合作原則。
避免晦澀:It brings radiance to your look of skin。強調該產品使膚色有生氣,提供了清晰、明了的信息。
A Mars a day helps you work , rest and play. 語言活潑、生動,簡單、明了,仿佛每天吃一塊Mars就會使人享受生活,健康聰明。
避免歧義:You can buy Happiness. Happiness 牌內衣廣告,品牌與廣告詞語巧妙結合,使人產生美好聯想。
力求簡練:Big Trains for Small Hands.玩具火車廣告,以對比鮮明的形容詞美化產品,美化產品,刺激購買欲。
Soft shoes for hard world. Ultrasoft女鞋廣告,對比鮮明的形容詞表達出關懷、體貼,增強廣告效果。廣告詞瑯瑯上口,易于記憶。
三、廣告英語中合作原則的違背
合作原則是雙方相互理解的前提和基礎。但是格賴斯還指出, 在實際交流中人們并不總是嚴格遵守這些準則,而是以各種方式違反這些準則。在語言交際中,說話者因違反某一準則,其實際含義與字面意義不一致的情況常常發生。因此,在分析隱含在字面意義中的說話者真實意義即語用含義時,我們就不能僅僅從語言系統內部(語音、語法、語義等)去研究表達的意義,因為語義只能給交際提供有限的解釋,它只解決人們說了什么,而無法解決說這些話意味著什么。格賴斯對違反合作原則的情況作了以下4種概。(1)他(會話參加者)悄悄地在聽話人未能察覺的情況下違背合作原則,從而將聽話人引入歧途,使其上當受騙。(2)說話人宣布不愿合作,不遵守準則。如果有人向他提問,他會說他不愿作答,或者表示他不能說更多的話。(3)說話人可能面臨一種顧此失彼的局面,如果他遵守其中一個準則,就會違反另外一個準則。(4)說話人可能有意不去遵守某一準則,但是他相信聽話人會覺察出這一點,并會認為他是合作的;而聽話人也知道,說話人并不存心讓他受蒙蔽。這時的聽話人就會越過話語的表面意義去推導其中的語用含義,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會話含意,從而達到交際的預期目標。
1.質的準則的違反:Grice 認為使用反語,夸張都是違反質的方面,例如:
We’ve hidden a garden full of vegetable where you’d never expect in a pie. 蔬菜餡餅的廣告。采用夸張的手法,小小餡餅不可能藏滿園蔬菜,這樣的廣告詞使人產生美好聯想,激起食欲。
Featherwater, light as a feather. 采用比喻,以輕如羽毛美化Featherwater眼鏡。
No Bacardi. Just bitter lemons.推銷酒的廣告,No Bacardi是反語,強調是Bacardi酒,而不是苦檸檬,達到一種幽默效果。
2.量的準則的違反
廣告信息超出需要的信息。廣告主公開有意地傳遞多余信息或少量信息。
排比和冗余均來自這一違反; 少量信息可以激發消費者想像力, 對產品產生積極的評價。
Wella Liquid Hair Restructurizer : My hairdresser gave me the first products in the world to put hair back into hair.顯然,說話者沒有遵守量的準則, 從表面上看, 這則廣告毫無意義, 信息量不足,因為“to put hair back into hair”實際上是同義反復,沒有信息量,然而,聽話者必須從中猜出隱藏在其中的言外之意。使頭發回歸以前良好發質狀態。
3.關系準則的違反
關系準則即指說話要有關聯。廣告商通過違背關聯準則,需要讀者透過字面意思來理解另一層面的含義,加深人們的印象。
We refuse to believe in the equality of the sexes.這是奔馳汽車廣告的標題。在主張男女平等的今天,不太和潮流的一句話實際是暗示男女喜歡不同款式的汽車。
4.方式準則的違反
提供的信息要清晰、簡潔、明了。利用歧義的多義性和意義不確定性特點來提高產品的魅力, 激發消費者豐富的聯想和購買欲望。廣告人頻繁地使用歧義性用語, 使人們駐足思索其用意。
《財富》雜志一則宣傳廣告:Fortune Business rules. In the land of the blind,the one - eyed man is king. 這里引用了一句名言:“在盲人的世界里,獨眼者就是國王。”本來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警句,用在財富雜志的廣告里,告訴你一個掙錢的規則:只要你獨具慧眼,掙錢的機會大大有。既詼諧又點明題意,一舉兩得,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如一則雞蛋廣告: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 這里,Eggsactly 顯然是由exactly 杜撰而來。幽默就在于本來應該是“We know exactly”,作者卻用eggsactly 模擬exactly 的音,故意出現錯拼,妙就妙在它讓讀者一目了然,能在錯誤拼寫中領悟到廣告想要表達的主題“eggs”。這便達到了于幽默中見智慧的效果。
四、結論
廣告語言是一項相對特殊的語言應用系統,它因媒界領域的活躍性特征具備了更多的語言靈活性、多變性而不拘泥于常規性。在廣告用語研究中, 應更加注重在特定語境下對廣告語言的認知與理解, 以及它在單向交際過程中所體現的對會話準則的遵守和違背。會話含義理論為語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人們不再單從語言系統內部去研究語言本身所表達的意義, 而是根據語境研究話語的真正含義, 解釋話語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會話含意理論,為廣告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廣告主遵守和違反合作原則中的有關準則,增加語言解碼情趣,延長吸引受話者的注意時間,增加了廣告的魅力,引起注意、刺激需求、維持印象、促進消費。從而達到廣告商的最終目的,通過告知來促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Co le,P.and Mo rgan,J.(eds.). Syntax and Semant ics 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5
[2]V estergaard,T.and Schroder,K.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M]. Oxford:B lackw ell,1985
[3]趙靜:廣告英語[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4]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廣告語言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