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等方法,對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意識、水平、內容等進行了研究,對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高職學生 體育消費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消費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體育人口的主要群體之一, 關注大學生體育消費,了解其具體消費內容與消費水平,正確引導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合理的體育消費觀念及終身體育消費意識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將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部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運用文獻資料法的基礎上,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476份,其中有效問卷460份,有效回收率為95.2%。其中男生280人,女生196人。
二、結果與分析
1.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意識。體育鍛煉意識及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將直接影響學生體育消費。調查顯示:學生中積極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占86.07%,不參加的占1.43%。認為體育在自己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占27.08%,重要的占67.16%,不重要的占5.76%。這表明大多數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已經認識到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增進身心健康、提高體育競技水平及培養社會適應能力。有49.4%的學生對“用錢買健康”這一觀念持不認可態度,這表明學生仍把體育健身、體育鍛煉作為公益性活動來看待,更希望通過學校建設完善的體育設施、組織各種免費的體育活動體育輔導來進行鍛煉,自己出資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較淡薄。
2.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的基本情況。體育消費水平指一定時期內為滿足需要而消費各種體育物質產品和勞務的數量,它從量的方面反映個人體育消費在某一時間的水平。調查顯示:高職學生每學期的體育消費在20元以下者,男生為33.33%,女生為58.57%;消費在21~50元者,男生為20.83%,女生為24.29%;消費在51~100元者,男生為29.17%,女生為24.3%;消費在101~200元者,男生為10.42%,女生為4.29%.從總體水平看學生每學期體育消費在50元以下者占68.51%,說明50元以下的體育消費是大部分學生的體育消費范圍。男女生的體育消費水平存在差異,男生在20元以上者占66.67%,女生在20元以上者占41.13%,說明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與體育活動的需求狀況關系密切,因女生在學校中參加的足球、籃球、排球等形式的小集體活動較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消費的內容和形式日趨多樣化。現階段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主要是實物,他們消費最多的是運動服裝、運動鞋等占總消費支出的67.14%,其次是購買運動器材、體育書刊、報紙占總消費支出的31.25%。因為運動服裝、鞋帽兼有運動和日常生活兩方面的作用,小型的運動器材價格較低,又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必備品,因而實物消費的比重較大。在有償體育輔導活動中女生略高于男生,主要原因是女生經常參加健美操等輔導班。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豐富、體育俱樂部的增加,為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增長提供了條件。
三、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1.學生的經濟條件直接影響體育消費水平。調查表明,學生每月總的生活消費支出高低,對其體育消費水平有制約作用。大部分學生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家庭的支持。家庭經濟條件好,學生生活費相對高,體育消費支出也隨之增多。月均消費低的群體,對體育的主要消費以不花錢為主,因為他們少量的體育消費開支要從生活費中擠出。根據調查48.5%的學生影響自己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是個人的經濟條件;月消費總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學生體育消費大多是在每月20元以下。這就很明顯地反映出經濟條件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2.體育鍛煉習慣是影響學生體育消費的重要因素。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生對體育鍛煉需求、健身需要轉化為體育消費行為的紐帶。調查顯示46.57%的學生體育消費情況受個人體育鍛煉習慣的影響。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與學生對體育課及課外體育鍛煉的態度有著趨同關系,對體育消費的認識、體育消費水平有著重要影響。
四、結論
1.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較強,有86.07%的學生能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但學生自己出資進行體育鍛煉的觀念較淡薄。
2.高職院校學生總體的體育消費水平較低,大部分學生的體育消費范圍在每學期50元以下,男生的體育消費水平高于女生;學生的體育消費內容以體育實物消費為主。
3.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消費直接受學生個人的經濟條件的影響,同時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對學生的體育消費也有重要影響。
五、建議
1.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引導更多學生參與體育消費。體育消費觀念淡薄,體育意識較差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高職院校體育工作要加強對學生體育消費觀念和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讓學生理解體育消費是滿足健康需求的主要消費形式,是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接受“用錢買健康”的現代體育消費觀念。
2.加快學校體育設施的建設,學校體育教學部門組織收費較低或不收費的體育輔導。體育設施是體育消費的場所,體育設施數量和質量是制約大學生體育消費的重要原因。加強體育場館建設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學校應繼續加大投入,也可運用市場機制,聯合社會力量興建體育健身娛樂場所,開辦多種項目的輔導班,以合理的價位和優質的服務推動學生的體育消費。
參考文獻:
[1]李衛國等:廣東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J].體育文化導刊,2003,(3)
[2]張巖:略論體育消費[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3,(4)
[3]李鳳新: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研究[J].體育科研,2002,(2)
[4]李東進: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