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分析我國奧運會后的奧運場館所帶來“后奧運風險”,并在針對奧運場館賽后的合理運營提出相關的產業化原則,即主體化原則、市場化原則、惠民化原則,以及多元化原則等,以期為我國奧運場館的后續發展提供建設性策略。
[關鍵詞] 奧運場館 運營 原則
奧運場館是指專為奧運會和殘奧會提供比賽、訓練和賽會組織接待等服務的場所、設施。場館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競賽場館、訓練場館和非競賽場館。奧運場館及設施是奧運“遺產”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然大規模和高規格的場館建設雖然可以為奧運會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保障,但卻極易在賽后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奧運場館所帶來的“后奧運風險”,第一是指后奧運可能的經濟“低谷效應”。二是指體育場館前期的建設規劃是否合理化。三是指賽后場館的利用風險,即如何避免場館閑置,以及耗資巨大的體育場館養護費等。四是指賽后的經營內容多元化的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我國奧組委的首要措施與政策就是——奧運場館賽后的產業化。然而,場館的賽后產業化涉及到場館相關問題的市場開發,如何更有效的開發利用場館成為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因此,本研究就賽后奧運場關的合理運營的基本原則及其相關措施進行探討,以期為奧運場館的市場開發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主體化原則
主體化原則是指,奧運場館的賽后運營應當以承辦體育賽事,以及訓練等作為主要的手段,充分體現其主要功能的發揮。其原因在于:
首先,體育賽事具有多元化功能。體育賽事對于豐富人民生活、推進三個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奧運場館的賽后運營應當發揮其主體化運營原則,即充分利用奧運的場館資源和競賽組織人才優勢,大量引進高水平體育賽事,申(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最大程度地發揮了體育場館的社會效益和綜合效益。其次,奧運場館的體育賽事連帶功能開發。奧運賽事應當迎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實現其賽事多元化發展。因此,奧運場館的賽后合理運營應當堅持走市場化道路,采取企業冠名、以賽養賽、分擔風險等方式加強競賽綜合開發,遵循奧運場館的主體化運營原則,充分發揮體育賽事的綜合功能效益開發。同時,應當注意體育賽事的潛在效益開發。
二、市場化原則
市場化原則是指,奧運場館的賽后使用應當充分發揮利用市場效益加強其開發利用,提高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商業化發展效益的開發。這是實現奧運場館的合理開發運營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心區為例,這一區域將包括奧運會的主要場館、大型會展中心、超高層智能化多功能大廳、大型購物中心,奧運會后將成為有吸引力的現代健身休閑、展覽中心。其次,大力拓展奧運場館賽后商業服務業的發展。為確保奧運會后長期使用,許多場地都預留了大面積的商業服務設施。在216萬平方米的奧林匹克公園內,場館面積占到100萬平方米,同時,還規劃建設了酒店、會議、商業、辦公等其他配套服務設施,這給賽后利用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惠民化原則
惠民化原則是指,奧運場館在賽后合理運營中應當充分考慮對普通人群帶來的好處,真正實現“以人為本” 體育價值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奧運場館賽后合理運營的“惠及群眾體育”策略。據訪談調查,北京市約有51%的居民認為缺少場地是影響體育消費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將奧運場館接待專業運動員比賽、訓練的同時,逐漸轉型為提供面向社區開放的全民健身體育設施,以充分發揮體育場館自身的社會價值。其次,奧運場館賽后運營的“場館健身多元化功能開發”。這里主要強調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的豐富化問題,即后奧運場館可以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多元化健身服務的功能,使場館經營逐漸向大眾體育健身的會員制過度。最后,體育健身消費市場的開發。隨著人們健身意識的不斷增強,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未來的體育健身消費市場巨大,據北京零點調查家庭體育消費應是21世紀中國北京體育市場著重培養的買方市場。因此,奧運場館的健身消費市場的后奧運經營是有很大潛力的。
四、多元化原則
多元化原則是指,通過開發旅游產業、大型會展等,并與后奧運場館賽事、訓練等功能相結合,充分開發奧運場館賽后的多元化經濟功能,形成多元化的體育產業區。
首先,發展體育旅游產業,使場館設施的供需平衡。體育旅游產業是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綜合性產業,在促進經濟發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梢岳皿w育旅游項目來吸引游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奧運場館和設施的利用率,使其成為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其次,依托資源優勢,開發特色體育旅游產品。例如充分開發具有普遍價值的物質與精神遺產的奧運文化遺產。如最能代表奧運文化的物質遺產——奧運會開閉幕式的“鳥巢”和“水立方”等重要場館、奧運公園、奧運村等奧運配套設施等都將成為體育旅游的特色。最后,綜合產業的開發。綜合利用奧運會場館和周邊設施,如飯店、基礎設施、娛樂休閑場所設施等,并吸引民間資本建設商業、展覽、酒店互補項目,形成以大型體育比賽、大型會展、人文生態旅游、高級商務為一體的體育產業區。
五、結束語
我國奧運場館的賽后合理運營應當重視產業化發展的道路,通過市場規律來進一步推動和深化政府對體育產業結構的改革,同時,積極學習借鑒優秀的場館管理經驗,采取適當的運作模式,更科學地在后奧運時期對現有體育場地(館)進行合理利用和維護并盡快收回投資成本,從而提升我國奧運場館的管理、技術和服務水平,使體育產業成為現時期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使其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