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擴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分析研發投入對總產值、銷售額和專利擁有量的貢獻。發現研發投入的貢獻率已經成為產出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目前中國醫藥制造業研發水平與國際相差甚遠,從而給出發展中國醫藥制造業的建議。
[關鍵詞] 醫藥制造業 C-D函數 貢獻率
一、 醫藥制造業發展現狀
隨著生物技術、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學科的發展,醫藥制造業被認為是目前競爭最激烈、盈利能力最強的高技術產業之一。據統計2005中國醫藥業年工業總產值為4250.45億元,同比增長31.1%,高于十五期間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為1529.8億元,同比增長30.42%,高于十五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均反映出醫藥制造產業在中國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產出的高速增長與醫藥業巨額研發投入有著密切關系。全球醫藥制造企業往往通過投入高額的RD經費用以開發年銷售收入10億美元的專利新藥,獲取壟斷利潤。再將回流的資金注入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從而不斷地獲得創新利潤。本文將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把研發投入作為一種要素納入模型,來分析研發投入對醫藥制造業產出的貢獻率,及對專利擁有量的貢獻率,希望能增加我們對技術投入重要性的理解。
二、 模型的建立和估算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可以用來分析多種要素的產出彈性,各要素對產出增長的貢獻率,因此被廣泛用于投入產出分析中。將研發投入作為解釋變量,公式變為:。上式兩邊取對數后,并對時間求導,可計算資本、勞動力和研發投入對產出增長的貢獻率。
1.數據的選擇
產出選用的是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的醫藥制造業生產總值。資本投入采用固定資產折舊值加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值來表示資本投入,為:。勞動投入量選用醫藥業從業人員數量。研發投入分為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人員投入兩種形式。
2.計量模型估算與結果分析
(1)研發投入對總產值的貢獻率
由于研發經費和研發人員投入兩者存在高度相關性(相關系數為0.83),對兩者進行逐步回歸,發現研發人員投入系數未通過t檢驗。因此認為Y=f(k,l,Rde)函數形式較為合適,結果如下:
lnY=-5.0295+0.4369 lnK+0.8130lnL+0.3037lnRde (1)
(-1.7319)(3.9057)(3.4978)(4.2069)
R2=0.9963;D-W=1.9029;F-stat.=620.9657
由數據可知,R2=0.9963說明方程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D-W=1.9029,檢驗AR(1)系數的t值不顯著,表示方程基本不存在一階序列自相關;F統計量說明方程整體具有顯著性。
計算各變量對產值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可知資本投入,勞動投入,研發經費投入的貢獻率分別為37.3%,11.0%,48.4%。說明1995年~2005年間,研發經費投入對總產值增長起了決定作用,其次為資本投入,勞動投入貢獻率最少。這主要是由于醫藥制造業屬于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每年研發經費與資本投入增長迅猛。
(2)研發活動的投入產出分析
以研發資本和研發人員投入為自變量,專利擁有量作為一種研發產出的形式為因變量,研究醫藥業研發的投入產出關系。方程變形為:。考慮研發投入對專利擁有量的影響存在滯后性,加入兩期滯后后,t值有所改善,得到回歸結果為:
lnP=-13.7675 +0.7145 lnRde(t-2)+1.0863lnRdl(t-2) (2)
(-4.3554)(3.0259)(1.9966)
R2=0.9262; D-W=2.4078; F-stat.=37.6653
從回歸結果看,t統計量說明變量系數較顯著;R2=0.9262說明方程擬合精度較高;D-W值稍高,但AR(1)系數的t統計量不顯著,表示方程不存在一階序列自相關。
通過計算1995年~2005年各變量對專利擁有量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可知研發經費投入的貢獻率為66.3%,研發人員投入貢獻率為33.5%。說明1995年~2005年間,研發經費投入對專利擁有量增長起了決定作用。
三、 建議與結論
分析表明在醫藥制造業中,研發資本投入是促進生產力提高的更有效因素。但目前中國與世界醫藥業發達國家相比,研發投入水平還相差甚遠。2002年OECD國家中RD經費占工業增加值比例最高的三個國家:英國、法國和日本,比例分別為52.4%、27.2%和27.0%,中國該指標在2005年僅為2.6%。由于資金有限,眾多企業把目光投向投入少、周期短的仿制藥開發上,低附加值、同質化的醫藥產品使很多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優勢,企業大多靠低價格、低折扣、大流通的模式來維持經營,同時在出口國外時很容易遭到反傾銷和技術壁壘的阻擋,從而限制了其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鑒于目前醫藥制造業的發展現狀,我們應制定有利于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稅收激勵、金融支持、政府采購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推進建立以科學院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產學研相結合的醫藥創新體制。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和工藝改進,開發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產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抑制仿制藥的惡性競爭,減少低水平重復。鼓勵企業出口自主知識產權、國際市場需求大的中藥產品,提高中國醫藥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曉強: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發展年鑒[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2006
[2]道格拉斯·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