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當今社會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核心是高層次人才的競爭。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黨和國家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高層次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高層次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業越高,使得一些企業的人才隊伍存在了一定的不適應性, 突出表現在人才數量不足和人才后備加力量緊張, 尤其是缺少高層次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因此人才引進工作在企業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中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
一、人才的引進
人才的引進要有計劃性、明確性、針對性和戰略性。要從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 依據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 充分考慮各種專業人才的合理配置、優化組合, 各種人才的知識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是否合理,引進的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是否能夠與本企業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相融合、相促進,從而制定出人才引進的短期計劃和長期戰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饑不擇食”、“急功近利”地盲目引進和不切實際的“追尖追高”, 才能使引進人才與企業現有人才資源有機配置,構建合理的專業人才梯隊, 加強企業團隊建設。此外, 還要正確認識和處理“顯才”與“潛才”的辯證關系, 不僅要引進一些急需、緊缺的顯人才, 也要更多地選拔優秀、年輕、嶄露頭角、有發展潛力的人才, 并努力創造條件開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脫穎而出。
人才的引進要有政策保障。引進高層次人才,要打破常規,制定優惠政策,創造有利條件,在分配制度、獎勵制度、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住房分配等方面要有特殊的辦法、靈活的政策;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人際關系、高品位的企業文化等等。特別是對于高層次人才來說,他們更注重的是工作氛圍和自身發展,待遇不僅僅是高薪,關鍵是做到公正、公平、合理,要按勞取酬,體現績效。 引進人才要積極主動,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開拓視野,掌握信息,要加強自身信息和形象的宣傳、發布,明確擬引進高層次人才的資歷、專業及其現狀和擬提供的條件,建立廣泛的人才信息網。
人才的引進要有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引進人才的考核評價體系,是引進人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擬引進人員的學歷、職稱、年齡等看得見的情況是容易考核的,但其管理水平、知識水平、創新能力、培養潛力、基本素質、思想素質、協作能力等看不見的東西則不太容易判斷,因此成立一個由各類專家組成的專家考核評價小組,是保證引進人才質量的關鍵。
二、人才的管理和使用
樹立理解人才、尊重人才、服務人才的新觀念。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提倡個性化的時代。各種人才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文化背景、知識背景和宗教信仰背景。要認同、容納、包涵人才的各個方面,甚至是缺點。必須愛惜和理解人才,充分尊重人才的個性,對人才的管理要個性化、人性化,寓管理于服務之中。還有,有些工作短期內出成果并不容易,甚至有些工作可能耗費了工作者相當多的精力、時間卻可能只有很少或沒有成果,對于這些情況,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相應的支持。
建立富有彈性的靈活用人機制。為保障能積極地引進高層次人才,必須建立富有彈性的靈活用人機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這是沖破高層次人才難引進這個瓶頸的關鍵。如:直接調入,將其人事關系等轉入本企業;暫時無法辦理人事關系的,可以借用、聘用,先開展工作,再辦理正式手續;若不能全職來企業工作的,可以短期簽約,建立合作關系等。對人才不需要進行壟斷,允許人才進行兼職。這對于人才發展更好,使人才可以多角度從事各種工作,多角度吸收知識,其成長也就更快。靈活的用人機制還可以緩解高層次人才流失的矛盾,逐步打破人才單位所有制的束縛,達到真正的資源共享。
優化管理隊伍,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為確保人才能得以引進、留住、用好,必須提高各級管理隊伍的素質。要加強對管理者的管理,不斷更新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不斷接收先進的人本管理思想,適當引進一些高層次的管理專業人才,逐步優化內部管理結構,提升企業管理者的整體素質,促進管理人員專業化。
三、人才的培養和保留
培養和引進是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兩個重要方面。企業自身也是人才聚集之地, 其中不乏各類高層次人才。在重視引進人才的同時,必須注意培養、使用好現有人才, 盤活現有人才隊伍,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關鍵是要為所有的人才營造寬松的工作氛圍,提供公平競爭的土壤。促使新老人才都有所作為,才會使人才隊伍永遠充滿活力。對包括引進人才在內的人才隊伍廣泛開展繼續培養, 不斷更新和拓寬知識領域, 提升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 促進學習型、創新型社會的形成。
引進人才不易,穩住人才更難。要穩住人才,首先,必須努力創造一個寬松、和諧、充滿活力的環境,用事業留住人。其次,營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氛圍,用感情留住人。第三,努力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機制。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上強調:“人才工作的活力取決于體制和機制。”為此, 要引入競爭機制, 完善分配激勵機制,鼓勵公平競爭, 優勝劣汰, 全面實行聘任制度, 使優秀人才快速脫穎而出。
總之,人才流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才走向市場化的新氣象。現在人才單位所有制的舊觀念早已被打破,我們沒有理由也不可能阻止人才流動。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巨大動力,企業的快速發展則提高了對人才的吸引力。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最好的辦法就是企業通過自身發展,提高吸引人、穩定人、凝聚人的定力,提高讓人才收心留根的引力,這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