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粉飾的問題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嚴重,所以必須對此進行認真深入的研究,以找出解決報表粉飾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 上市公司 報表粉飾 治理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為保配股資格和粉飾業績進行會計報表粉飾,這不僅損害投資者的利益,阻礙股市的正常發展,也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持久發展。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會計報表粉飾,提高會計報表的質量,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1.建立完善的內部約束機制
在進一步完善會計委派制的基礎上,成立專門的會計中介機構。上市公司可以向其申請并支付一定的費用,由會計公司依據一定的程序派遣會計人員,弱化上市公司對會計人員的控制,減少會計報表粉飾的風險。
打造一支職業化的獨立董事隊伍,去負責地參與上市公司的監督和制衡。獨立董事有必要向公眾及監管部門就其獨立董事的工作情況提交并披露《獨立董事述職報告》,進行年度述職。
要引入外部監事,提高監事自身素質。為使監事會真正發揮其作用,可以在股東大會下設專門的審計委員會執行監督工作。它直接對股東大會負責,在業務上接受監事會指導。
2.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激勵和補償機制
目前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激勵和補償機制還不完善,高級管理人員更看重挑戰、認同、升遷等自我實現的需要。因此,必須從機制上加以改變:(1)對現有的以財務指標為基礎的業績評價標準加以修正,從多方面全面考評,如:領導能力、與股東及相關當事人進行溝通的能力等。(2)應該將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結合起來, 通過長期激勵計劃能夠更好激勵管理人員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3)可以將經理人超出生活必需的一部分獎勵收益留存于企業,在其經營期限屆滿后返還。
3.建立經理人市場
將競爭機制引入企業經營者的任命,形成職業經理人階層,進行聲譽評價。聲譽是經營者在經理人市場中的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良好的聲譽有利于經營者的長期發展,而劣跡斑斑的聲譽記錄則很可能使其被逐出經理人市場。因此,只有形成一個職業經理人階層,由有關機構定期對其業績、行為進行考核,并評定其聲譽,從而迫使經營者放棄短期行為轉而追求長期利益。同時,為提升自己在經理人市場上的價值,經理人一般會用心經營企業,不敢做出違法的事來。
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壓縮會計報表粉飾的空間
治理和防范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粉飾,必須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予以完善,可以采用以下改進措施:
對于穩健性原則,在修訂過程中,應明確提出不允許企業設置秘密準備,不允許企業故意低估資產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負債或費用。
會計準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這就要求在制定會計準則時要適當具有超前意識,對未來經濟行為的會計環境變化有科學地分析和預測。對一些諸如衍生金融工具等會計處理問題,應盡快制定會計準則進行規范,填補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空白,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的會計行為。
三、加強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
可由監管機構通過招標方式,綜合考慮投標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有無違規記錄、資質、實力等因素,為被審上市公司選擇合適的會計師事務所。其中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應作為選擇的首要因素。這種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會計師事務所受雇于公司管理當局的現狀,為獨立、客觀、公正的審計提供良好的環境。
也可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由獨立董事和外部專家組成的審計委員會。由審計委員會來決定會計師事務所的聘任、支付審計費的數額等事項,以減輕公司管理當局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
還應通過適當的法規防止惡性壓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如可以強制性規定各項審計收費的最低收費標準,對違反規定私自壓低收費標準的行為給予經濟處罰。
四、改革相關制度,減少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
1.完善股票發行制度,減少股票發行和上市動機
現有的股票發行條件和發行價格極易誘使上市公司進行會計報表粉飾。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新股發行額度可以改為以募集資金作為控制參數。從宏觀經濟調控的角度說,控制擬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額度,有利于國家調節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比例;從微觀的角度看,擬上市公司根據資金的合理需求申請募集的額度,不必再為提高發行價而在盈利預測或歷史信息上做文章。放棄原有的連續三年盈利的要求,改為累計三年盈利,將改制運行一年的要求過渡為股份公司成立三年以上。
2.修改配股條件,減少配股動機
對于上市公司的配股資格,可以不單以凈資產收益率作為唯一不變的控制參數,而設計一套讓上市公司兼顧短期目標和長遠利益,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參數控制體系。這套控制體系應對控制參數實行多維考評、動態調整和分類設計。具體包括公司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的多參數考評指標;控制參數應隨著經濟景氣指數、市場環境和公司業績的整體波動情況適時加以調整;對不同行業和類型的公司設計不同的參數控制標準,以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與資源優化配置功能。
3.修改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條件,減少避免處罰動機
現行的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條件過于簡單。為解決這一問題,對股票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條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1)不僅要考慮虧損年限,還要考慮虧損的程度、虧損的性質(是主營業務虧損,還是非主營業務虧損),另外,還應結合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持續經營能力等綜合考慮;(2)可考慮增加連續三年經營現金流量為負值這一指標;(3)增加非會計參數,比如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已處于嚴重的非正常狀態,或處于基本停產狀態,或處于資不抵債狀態等。
參考文獻: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中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