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2008年以來,各大網站加快了實施奧運戰略的步伐。一向沉穩的新浪,在產品和內容上動作頻頻,且力度空前。
2月,手機新浪網WAP2.0彩版上線;3月28日,新浪空間進行公開測試,新浪正式從博客跨入SNS社區領域;4月1日新浪首頁改版,更多原創板塊被放置到了首頁;隨后新浪博客5.0推出,新浪TV豪華上線,新浪魔方正加緊進行內部測試;與此同時,新浪還正在開發Widget相關產品。這些具有前瞻性產品的推出,清楚地表明了新浪作為中國門戶網絡龍頭的戰略指向:打造一個功能更強大、用戶體驗更豐富的多元化超媒體平臺。這也將加快新浪從“內容+廣告”發展模式向“內容+產品+廣告”模式的深度衍變。
4月10日,新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曹國偉在新浪·第三種人北京論壇上說:“在現在這樣一個時代,信息的獲取平臺是沒有邊界的,新浪在未來的策略上,將不僅僅把內容放在互聯網上,也將延展至手機、IPTV、電視、電腦操作系統,甚至汽車上?!?/p>
由此可見,新浪2.0時代已經全面到來。
新浪“多”媒體化的超媒體平臺
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實力的絕佳舞臺,也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不同的人、群體、組織、企業之間的溝通,在2008年呈現出復雜化、個性化和密集化的需求態勢。
以互聯網為例,在經歷了2006年的博客風潮和2007年的視頻高峰后,2008年自媒體的發展需求愈加強烈。新浪應勢而動,推出了眾多互動新產品,并通過應用整合,旨在建立一個“多”媒體化的超媒體平臺,以滿足客戶對網絡營銷的急切需求。而新浪博客的成功應用可以為此種“多”媒體化發展態勢提供有力的佐證:2005年,新浪介入博客,使博客成為網友實現自我影響力的大眾平臺。據2008年3月的最新監測數據,新浪博客當月的日均瀏覽量高達309473187人次。
曹國偉認為:“Web2.0不是對Web1.0的替代,二者融合才是網絡媒體的特征,也是網絡媒體的優勢所在?!痹赪eb1.0時代,新浪通過對傳統媒體的內容整合,加上快速、準確、及時、權威的報道,脫穎而出,成為門戶時代的領導者,締造了中國主流強勢的互聯網媒體。隨著Web2.0和Web1.0的融合,新浪必將走向“多”媒體化。這種趨勢將在兩個維度上實現,第一個維度是向多平臺、多終端方向拓展,包括手機、PDA、電視等終端;第二個維度是挖掘新的內容表現與產品模式,包括播客、博客、新浪空間、新浪魔方,甚至Widget等。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手機WAP2.0、新浪空間、新浪魔方及新浪TV的推出,新浪的觸角延伸到了手機、桌面工具、網絡電視等領域,融合多種新媒體產品的超媒體平臺已初現雛形。
“內容+產品+廣告”模式的演進
新浪“多”媒體化的發展布局,另一個重要意義在于促進了新浪從“內容+廣告”向“內容+產品+廣告”模式演進。
“內容+廣告”是Web1.0時代互聯網門戶的基本盈利模式,而新浪是“門戶+廣告”模式的締造者和集大成者。在這個戰略的指導下,新浪完成了產品線的不斷創新及豐富,內容也在逐步完善,廣告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新浪2007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新浪2007年網絡廣告營業收入為1.689億美元,占四大門戶廣告總營業收入的四成多。截至2007年第四季度,新浪的廣告營業收入連續7個季度保持著40%以上的增長速度,高居行業之首。
進入Web2.0時代,新浪抓住時代脈動以及互聯網行業的科技發展趨勢,其“內容+廣告”模式已逐步發展為“內容+產品+廣告”三維商業模式。其中內容和產品兩個維度旨在最大化吸引用戶,而廣告則依然是門戶的基本商業運營要素。以新浪空間和新浪魔方為例,新浪空間成功實現了對博客、播客、相冊、雜志、圈子、論壇和新浪吧等互動產品的全網互聯,新浪魔方則是一個完美集成新浪全部業務的桌面產品,且仍在不斷升級完善中。這些SNS社交網絡以及Desktop工具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前瞻性,代表了互聯網行業最新技術應用的發展大趨勢及未來方向。
新產品的推出在聚合用戶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增強用戶的黏性,從而為客戶的網絡營銷帶來新的機會,有助于新浪的未來發展及廣告收入的持續增長。事實證明,新浪堅持“內容+產品+廣告”的發展戰略,將進一步鞏固其廣告在中國互聯網門戶中不可撼動的領導者地位。
新浪在發展“內容+產品+廣告”模式的同時,推出了“IMPACT”網絡營銷新理念,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企業主和廣告代理商,指導網絡營銷全過程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通過對六個核心營銷要素(互動性、用戶黏性、聚合性、公信力、創意性和精準性)的科學選擇、組合和優化,從而實現最佳營銷效果。換個角度分析,新浪的“內容+產品+廣告”發展模式,也完全符合IMPACT理念:打造更為精彩的內容優勢,將提高網站的聚合力和公信力;推出功能更為強大的產品,將增強網站的互動性與用戶黏性;推出更具創意性的廣告形式,實施精準性的傳播,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實現門戶廣告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