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時代發展主流大勢,總攬治國理政根本大綱,作出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部署:對內,就進一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繪制了宏偉藍圖;對外,在科學分析當今世界的發展變化和國際形勢的基本特點后,精辟論述了新時期中國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
一、世界的大變革大調整和國際形勢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催生了新時期中國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發展和創新。
對形勢的全面分析和正確判斷,是確定戰略思想和制定方針政策的前提。十七大報告科學地分析說,“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國與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同時,世界仍然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南北差距拉大,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十七大報告精辟地指出,“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一中全會再次強調,“當今時代,國際形勢處在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之中,我們社會處在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之中……這既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把握好寶貴的發展機遇,應對好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種種風險……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戰略任務。”這就是新時期中國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必須發展和創新的時代大背景和國際大環境。
二、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是對鄧小平外交思想的繼承、發展和創新,這一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將為中國的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0世紀90年代后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第二次飛躍,創立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后不久,中央提出深入學習貫徹鄧小平外交思想。1999年12月16日,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外辦聯合向全國發出《關于深入學習鄧小平外交思想的通知》。鄧小平外交思想,即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是對毛澤東外交思想的繼承、發展和創新,這些年來一直是中國全方位外交工作的指導方針。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推進和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特別是世界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大背景和國際大環境,催生中國外交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在此形勢下,2006年8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中國倡導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一思想既是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的繼承和延續,也是中國共產黨十六大以來對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
十七大報告鮮明地指出,“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事關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十七大審議通過修正后的黨章總綱也寫入了“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十七大把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寫入大會報告并納入新黨章總綱,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站在時代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高度對待當今世界一系列重大問題,體現了中國對當今世界局勢、全球面臨的重大問題、人類命運與理想目標的基本判斷和價值追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統一、相結合的意志,代表了中國外交思想和全球戰略的最新發展。
十七大報告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等五個方面精辟闡明了中國倡導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基本政策主張,特別是首次將“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列為同政治、經濟、文化、安全并列的政策主張。這就是向世人展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這一崇高理想是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目標所在,它所要達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睦相處,這個理想的和諧世界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民主的世界、公平正義的世界、寬容誠信的世界、互助合作的世界、永續發展的世界。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漫長、曲折、艱苦的過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不斷推進,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逐步深人世人心中,中國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所作的努力定將得到更加廣泛、更加積極的響應和支持。無疑,在此過程中,中國的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必將贏得更加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三、十七大精辟闡明了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內容。
十七大報告精辟闡明的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致力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2、中國始終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決不做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情。
3、中國始終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超越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同所有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4、中國愿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以上述四方面為核心內容的中國外交政策,將在新時期的中國全方位外交中得到全面貫徹,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