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日,委內瑞拉1600萬選民在平靜有序的氛圍中就查韋斯總統提出的修改憲法提案進行公投,根據全國選舉委員會的計票結果,反對派以微弱優勢否決了提案。3日,查韋斯發表公開講話承認失敗,這是“政治強人”查韋斯1998年執政以來首次在選舉和公投中受挫。委國內反對派一片歡騰,認為此次公投“打破了查韋斯不可戰勝的神話,敲響了他的喪鐘”。究竟是怎樣的修憲內容導致了查韋斯在公投中失利,對其執政地位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修憲內容
2006年12月,查韋斯以高票贏得大選,蟬聯執政。2007年1月,查韋斯宣誓就職,任期至2013年1月。就職后,查韋斯多次發表講話,強調委內瑞拉將繼續走“21世紀社會主義道路”,為此,將進行社會主義立憲。2007年8月15日,查韋斯向委全國代表大會遞交提案,要求對1999年憲法350個條款中的33條進行修改,目的是將玻利瓦爾革命成果寫入國家根本大法,謀求長期執政并對委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后代表大會將修改條款增至69條。由執政聯盟控制的委全國代表大會在3個月內完成了必要的討論程序并順利通過提案。
根據查韋斯本人的提議,修憲案由A、B兩部分組成,A部分包括46個條款,主要是他本人提出的修憲內容,核心是明確委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社會主義性質,取消總統連任限制,并將任期由6年延長至7年,擴大了總統權力;削弱地方政府權力,增設社區委員會等基層權力機構,貫徹“人民權力”的原則;政府掌控石油部門;國有企業不能私有化;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政府有權對閑置土地進行分配、政府為出租車司機、街頭小販等自謀職業者提供退休金等社會福利;將勞動者每日法定工作時間由8小時減為6小時;重新定義軍隊性質和任務,其性質從“無政治傾向的職業軍隊”改為“愛國的、人民的和反帝的軍隊”,總統可直接任命任何一級軍官等。B部分涉及23個條款,主要是全國代表大會增加的內容,核心是規范司法、檢察、選舉等機構的職權,削弱其獨立性并重新確定上述機構與總統的關系,避免其對政府施政的掣肘;提高反對派利用罷黜性公投等合法手段反政府的門檻。
此次修憲意義重大,是委從玻利瓦爾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重要標志,它將削弱和動搖委資本主義體制,極大地加強政府對政局的控制能力。為此,修憲內容一經公布,即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委國內爆發了激烈的爭論,支持派和反對派針鋒相對,各自組織人馬上街游行并發生沖突,引起委社會動蕩。
受挫原因
查韋斯修憲公投受挫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過高估計自身實力,錯判民情民心是根本因素。查韋斯執政以來,委中下層民眾得到不少實惠,對查“忠心耿耿”。支持查的選民約在700~900萬人之間,支持反對派的票數總額約在400~450萬之間。2006年12月查連任后,原本希望趁熱打鐵,利用民眾對他個人的支持通過憲法改革。但是,查錯判了民心民意,在擁有百年資本主義歷史的委內瑞拉,西方民主價值觀深入人心,對于歷史上飽嘗軍人獨裁痛苦的委民眾,行伍出身的查韋斯尋求無限期執政,并將各種權力集于一身的做法不能不讓人心生疑惑。此外,“欲速則不達”,時間倉促使查韋斯不能對修憲案進行充分的宣傳和解釋,有約300萬查的支持者因不理解他的做法而選擇了棄權。反觀反對派陣營,反對修憲這一共同目標使各派空前團結起來,一舉拿下了450萬張選票,30萬張選票的差距使查的修憲之夢落空。
2、美國插手破壞公投是至關重要的外因。查韋斯執政后一直與美政府唱反調,特別是5年前美策劃政變未遂后,查更加高舉反美大旗,公開抵制美主導的美洲自由貿易區計劃,與古巴、伊朗等美“眼中釘”關系日趨密切,并全力支持資助地區左翼運動的發展。近年來,面對拉美地區多個左翼政府先后上臺,布什政府加大了對地區的關注力度,將2007年定為對拉美的“承諾年”。美通過各種手段不遺余力破壞委公投,既可以避免地區出現第二個“古巴”。也可以通過打擊查韋斯來遏制地區的其他左翼力量的壯大和發展。據報道,美中央情報局專門制定了《鉗夾計劃》,收買查前政治盟友巴杜埃爾將軍和執政聯盟成員黨社會民主力量黨主席加西亞,唆使二人公開指責查修憲的目的是獨裁和專制;鼓動天主教會和企業團體投票反對憲改,煽動青年學生及學生組織“用實際行動捍衛民主”;質疑委全國選舉委員會的公正性,造成投票有舞弊行為的公眾輿論,并秘密資助反政府的準軍事力量。據稱,上訴計劃已耗資1100多萬美元。
未來影響
盡管修憲案被否決是查韋斯自2002年“4·11”政變未遂以來遭受的最大失敗,查公投前也表示,“如公投失敗,我將進行認真反思”,但并不能由此言斷查的前程黯然無光。
1、查的政府地位依然穩固。修憲未果打亂了查建設“21世紀社會主義”,對委政治、經濟和社會進行深刻變革的戰略部屬,顯示出他憑一己之力改造國家機器的局限性,迫其對執政的中長期目標作出調整。但是,查韋斯的執政地位依然穩固。首先查仍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牢牢地掌握著立法、司法、選舉等機構和軍隊。在國際石油價格不斷走高的背景下,委經濟仍保持持續增長,查的各項社會計劃也在順利推進。其次,雖然反對派的個別領袖聲望和號召力較前有所增加,但遠不能取代查的作用和影響,反對派的陣營中魚龍混雜,難以形成持久合力,短期內不足以威脅查的政權。最后,查一反常態,冷靜對待公投結果,以高姿態向反對派表示祝賀,不僅未給美及國內反對派制造動亂提供借口,還贏得了不少民心。
2、未來執政面臨諸多挑戰。此次失利不啻為查的一付“清醒劑”,未來能否順利執政的關鍵在于他能不能將“壞事變好事”,認真反思如何有效地鞏固執政基礎,提高執政能力,改進執政方式。為整合左翼力量,2007年初查啟動了統一社會主義黨的籌建工作,截止2007年9月,黨員登記人數近700萬,系拉美黨員人數最多的政黨。但此次公投結果表明,統一社會主義黨的黨員思想并不統一,很多黨員沒有投票支持提案,黨缺乏組織力和戰斗力。如何加強執政黨建設,統一黨員思想,提高黨員質量,及時選拔和培養接班人,是查目前的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查急于推行其執政理念,在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對一些激進措施的社會承受力尚欠考慮,如何解決好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關系,穩步推進改革是查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查性格剛烈、愛憎分明,非友即敵、口無遮攔的處事風格使其四處樹敵,不少政治盟友先后離他而去,部分當年的戰友甚至成為現政府的“死敵”。如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促進委不同階層形成更廣泛的政治共識,建立更穩固的執政聯盟,以夯實執政基礎,營造和諧的執政環境,實現改造國家的宏偉抱負,仍是查韋斯總統面臨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