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意大利司法部長、“歐洲人民民主聯盟”領導人馬斯特拉宣布辭職,并率該黨退出中左聯盟,導致普羅迪政府陷入危機。
1月16日,作為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開始就核心問題展開談判的回應,以右翼政黨“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主席利伯曼宣布,該黨決定退出由總理奧爾默特領導的執政聯盟。
1月19日,以人民力量黨為首的泰國6個政黨在曼谷正式宣布聯合組閣。在1月28日舉行的國會下議院會議上,人民力量黨主席沙瑪獲得310張支持票,擊敗民主黨總理候選人阿披實,當選為泰國第25任總理。
1月21日,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由統一俄羅斯黨提名的俄第一副總理梅德韋杰夫被正式登記為下屆俄總統候選人。至此,提出申請參加俄總統選舉的5人中,已有3人取得了參選資格,分別是梅德韋杰夫、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和自由民主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作為獨立候選人參加競選的人民民主聯盟領導人、前總理卡西亞諾夫和俄羅斯民主黨主席波格丹諾夫尚未取得參選資格。
1月21日,巴拉圭執政黨紅黨宣布參議員布蘭卡·奧韋拉爾贏得了紅黨黨內預選,將代表紅黨參加定于4月20日舉行的巴拉圭總統選舉。
1月24日,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旗幟”黨黨魁別克納扎羅夫宣布成立新的反對派組織“革命委員會”。
1月27日,德國兩個重要州黑森州和下薩克森州分別舉行州議會選舉。德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在黑森州選舉中慘敗,僅以0.1個百分點的微弱多數保住第一大黨地位,得票率下降12個百分點。在下薩克森州選舉中,基督教民主黨仍保持第一大黨地位,可繼續與自民黨聯合執政。
2月2日,肯尼亞執政黨民族團結黨與反對派橙色民主運動達成協議,同意采取行動結束暴力、達成和解。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解決危機將分為4個步驟,即立即停止暴力活動,采取措施解決國內人道主義危機,促進和解,以及找出國內政治問題的長效解決機制。
2月3日,塞爾維亞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顯示,塞現任總統、民主黨主席塔迪奇獲得了總統選舉的勝利。
2月5日,美國民主黨、共和黨分別在22個州、21個州舉行了被稱為“超級星期二”的黨內初選。民主黨方面,希拉里獲得354個代表數,奧巴馬獲得313個代表數;共和黨方面,麥凱恩獲得395個代表數,羅姆尼獲得107個代表數,哈克比獲得98個代表數。
2月8日,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讓一瑪麗·勒龐因發表言論為納粹分子開脫,被判處3個月監禁,緩期執行,同時還需繳納1萬歐元的罰金。
2月10日,圣盧西亞反對黨工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黨的新一屆執行理事會,安東尼再次當選黨的政治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