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公司職工小王籌劃著為自己投保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到保險公司咨詢后得知,以前患過某些疾病的被保險人。承保前需要到指定醫(yī)院體檢,但有可能增加保費后才能承保,甚至可能被保險公司拒保。
了解這些情況后,小王有些犯難了,原來他一直惠有先天性心臟病。于是,小王琢磨來琢磨去,自以為找到了一個絕好的主意:既然保險公司的體檢項目,一般是根據(jù)投保單中投保人對身體狀況調查欄的回答情況來決定,那何不在填投保單時就隱瞞自己的病情呢?
一切正如小王所期望的,保險公司只是對小王的投保單作了常規(guī)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就向他出具了保險單。
兩年后,小王心臟病復發(fā),動了大手術,花費了十多萬元醫(yī)藥費。當他出院后興沖沖地來到保險公司索賠時,保險公司明確告知小王:他們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小王隱瞞了病情,因此依法拒賠。小王隱瞞病情以逃避體檢,最終落得個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連保費也不能退。
同小王一樣.相當多的人認為體檢麻煩,是保險公司沒事找事,不但費時費力。而且要忍受車馬勞頓,甚至皮肉之苦,因而想盡量避免或拖延。這種認識無疑是十分錯誤的。
保險公司一般從以下3方面來考慮被保險人是否需要體檢。
健康狀況 根據(jù)投保人填寫的投保單所提供信息,保險人對有過重大疾病病歷者,家庭遺傳病患者以及大病征兆者,無論年齡大小,都要進行體檢。
保險金額 保額較大的保單都要向再保險公司轉移風險,再保險公司要求此類被保險人必須進行體檢。
年齡 國內(nèi)保險公司通常規(guī)定超過50歲的投保人都需要進行體檢。
體檢一般由保險公司指定的醫(yī)療機構或保險公司自己的體檢部門承擔,檢查的項目針對性強(一般為普檢)。一部分項目需要自費檢查,但大部分則由保險公司承擔。體檢結束后相關體檢機構會出具由保險公司印制的體檢報告,作為保險公司決定承保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并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