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思科推出的新交換機是10年來最重要的產品,盡管合作伙伴在公共場合對此表示歡迎,但實際上,IBM、微軟等一定不會喜歡這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一向在數據中心市場叱咤風
云的思科,再次發起了沖鋒。這次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推崇這樣一個構想——數據中心不是由大型機和計算機服務器群(PC Sever Farm)等計算機結構所定義的,而是由網絡本身決定的。這個構想很有意思。
1月底,思科發布了最新產品Nexus 7000,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思科開始出售Catalyst系列以來,對基礎企業網關最大的一次產品升級。據思科稱,這款產品的速度非常快,只需38秒就能把Netflix上的9萬部電影全部下載完,或者只花7.5分鐘就能把互聯網上可搜索到的網頁全部拷貝下來。
不過,在我看來,高速傳輸和接收并不是思科最大的改變。真正令人感興趣的是軟件層面上的新構架,綜合了數據中心所有的技術。這個綜合構架還能控制處理數據的服務器,存儲并應用數據,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僅僅負責數據的“進出”。
如果它能像思科預想的那樣,成為虛擬化領域的王者,那么思科的戰略就能向前邁進一大步。要知道,虛擬化技術在數據中心“瘦身”的趨勢下正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以VMWare為例,多虧了虛擬化技術,它才成了技術人員的新寵; 而在存儲領域,Brocade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可是卻沒有一家公司能找到一種簡單的辦法,把這些形形色色的虛擬化技術融合在一起。
我想,思科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市場影響力,以及它被印證了無數次的開發新市場的能力,不會失敗。但我的問題是,現今市場上的數據中心巨頭們將對思科的擴張作何感想呢?
VMWare和英特爾的高層都表示歡迎思科的進入。這應該是真心的,以VMWare來說,它與思科的業務處在完全不同的層面上,思科不會對他們形成直接威脅,而且由于虛擬數據中心依賴于虛擬計算機,兩家公司還可以相互補充。
但既然是數據中心,就不能不提IBM——這個全球數據中心的供應商,以及思科近幾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盡管IBM的高層在公開場合也是對思科表示支持的,可我認為,這只是假象。為什么呢?思科高級副總裁Jayshree Ullal在發布會上把服務器、存儲器等歸為“外圍設備”,認為網絡才是未來真正的平臺。而這些“外圍設備”卻恰恰是IBM花費了數十年心血才設計和建立的企業數據中心。如果IBM同意思科的話,就等于承認了自己只是個“外圍設備”制造商,僅僅這一點,IBM就一定不會與思科同心。
Ullal表示思科將鋪開許多新服務來幫助客戶從這項技術收益。說白了,就是要開始大力搶占市場了。思科能否在贏得市場的同時不侵犯IBM全球服務的領地,這將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實際上,思科正試圖控制IT領域,而且已經觸怒了一些合作伙伴,大家好奇的只是他們求助于其他合作者之前,到底能惹火多少人。
推遲了6個月的Nexus 7000終于上市了,而它所面臨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了——微軟已經提前推出新的虛擬化的計劃;Brocade最近發布了一個叫DCF的產品,用于組織數據中心的設備;1月29日Juniper推出了全新的以太網交換機系列。所以現在,你該知道思科到底動了誰的奶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