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橡互動以4.3億美元的融資額刷新中國互聯網領域的私募規模記錄,投資方包括軟銀、Joho Capital和SBI,千橡集團為此“犧牲”了大約35%的股權。外界都驚異于這筆資金的巨大,對美國著名早期創業投資公司DCM起到的穿針引線的作用卻鮮有人知。“我們就是一家服務提供商,為創業者提供服務。”DCM合伙人盧蓉向記者表示,她和同事們熱衷于為創業者鞍前馬后,提供盡可能多的服務。
為創業者感動
創業者往往很孤獨,如果在跋涉途中遇到知心的投資人無疑算是幸運者,文思創新CEO陳淑寧就是其中一位。2004年年初,盧蓉經朋友介紹第一次前去拜訪時,盧蓉還記得為了避開墻壁上的破洞看清楚幻燈,演示時投影儀不得不晃來晃去,當時感覺那么不靠譜。不過陳淑寧很樸素而務實,他甚至借錢把親戚們在公司的股份都買下來,再拿去硅谷吸引人才回國跟他創業。這讓盧蓉非常感動,也對這家公司充滿信心。
2007年12月,文思創新計劃在美國上市,在高盛做過投行業務的盧蓉知道那是IPO最艱難的階段。當盧蓉在酒店里見到文思創新風塵仆仆的團隊,看到他們對接下來的路演并沒有太多信心,想到他們已經走到IPO的程度還得這樣辛苦,她就在四季酒店的大堂里哭了。幾年下來,盧蓉和這個團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立即給以前的同事們打電話,講述文思創新的故事,描繪這個團隊。這些老同事已經在不同的投資機構工作,就這樣,文思創新在舊金山路演的第一站,得到了幾個盧蓉介紹的機構投資人的支持,陳淑寧和他的團隊很有信心地講述了文思創新的故事。
類似的創業故事有很多,是盧蓉樂于分享的,也是她工作的樂趣所在。富有冒險精神的盧蓉很能體會創業者的辛苦、痛苦和掙扎,她甚至會不斷地和同事交流這種體會。DCM給予創業者的幫助也很多。“我們所提供幫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DCM聯合創始人及合伙人趙克仁說,“我們以一個團隊整體的面貌出現,不是一個人去‘管’這家公司,而是DCM的很多公司都去‘幫’所投資的這家公司。”
國內很多優秀企業引入投資者的原因之一便是國際化,越來越多中國的創業者渴望用國際的語言與國際交流,找到進入其中的橋梁。DCM這樣國際背景的投資人的介入給他們帶來了國際化的幫助。在被投資公司走向國外市場的過程中,很多時候DCM成了他們發展業務的擔保人,這樣與潛在客戶達成交易的機率就會較高。
DCM團隊經常給被投資公司介紹國外客戶,比如他們介紹sales.com和Match給文思創新等。盧蓉通常對這些客戶說,“如果我們投資的公司給予你的服務有什么問題,你可以直接打電話來罵我。”即使定居北京了,盧蓉仍保留著美國的手機號碼,她要讓客戶們隨時都可以找到她反映問題。令盧蓉高興的是,接到的常是感謝電話。
與聯想合作
“我們對中國會投入更大,更深。”盧蓉說。翻閱一下DCM的投資項目,會發現這家公司樂于與人分享項目,特別是和聯想投資,其他的合作伙伴還包括德同、華登國際等。
DCM確實和聯想投資一直合作很好,到目前為止他們共同投資的公司已有兩家上市,一家成功并購退出。DCM剛進入中國時,聯想就是其戰略伙伴。而聯想第二輪融資對外開放,DCM很快就做出了投資,之后趙克仁加入聯想投資的董事會,而聯想投資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朱立南也是DCM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此外,DCM還把聯想投資介紹給自己所有的投資人。
國際主流VC采用LP的方式跟一些表現相對出色的本土VC合作,主要目的就在于迅速獲取本地化的網絡和對本土市場的理解;而本土VC也可以借機接觸國際資本市場并學習國際主流VC的操作經驗。現在中國的創業環境仍會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創業模式,聯想投資將有助于DCM更加接近中國科技行業的前沿地帶。而在雙方合作之初,中國的VC行業還處于嬰兒期,聯想則可以從DCM那里學到更多東西。
DCM還沒在中國設立辦公室時,很多投資工作得到了聯想投資本地資源的配合。在北京建立辦事處后,合伙人林欣禾表示,“我們和聯想走得更近了,因為我們之間的溝通不需要再倒時差了。”現在,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一定程度上成為DCM的獨特優勢。
趙克仁曾表示,與聯想的合作將使DCM在中國的業務更上一個臺階,雙方將共同投資中國和美國科技企業。在美國,兩者共同投資的Sling Media見證了這場友誼的更大發展空間。Sling Media主營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視頻流媒體產品。盧蓉表示,DCM在投資這家公司時,該公司甚至主動要求聯想投資加入,他們認為一旦公司要進入中國市場,聯想的品牌將大有助益。目前,這家公司已經被成功出售。
當然,DCM將繼續和聯想投資以及其他同行合作,共同培養中國新一代的創業人才。“如果合作方理念一致,投資企業后會一起出現在董事會上,這樣做事情會比較默契。”盧蓉說。
雙合伙人負責制
DCM通常傾向投資于那些他們認為能夠憑借其經驗和背景幫助公司實現增值的項目。多數情況下,DCM合伙人都會在投資公司內占有董事席位,且針對同一企業,DCM通常實行雙合伙人負責制,由兩位合伙人來對口幫助一家企業。
兩位合伙人都會很積極深入地參與公司的管理、運行。因為一旦選中投資目標,DCM會高度關注,不遺余力使這家公司取得成功。DCM認為這恰恰是早期創投公司應該做的份內之事。
盧蓉認為這種制度是為了互相監督,“有時候在一家公司的董事位置上呆久了,沒辦法客觀地看待它。如果這家公司在某些方面沒做到位,那么第二個合伙人會給出提醒。而且創業者需要幫助時總能找到一個,方便直接溝通。”
當然,兩個合伙人都有獎罰機制,會隨著這家公司的成敗而相應加、減分,制度保證了合伙人和被投資公司的發展聯系在一起,而且盡量做到公正。在對快錢的投資中,趙克仁在董事會上,但盧蓉也常為公司介紹關系和客戶。另外如東方標準,林欣禾幫助該公司在中國的日常運作以及策劃公司長期的戰略方向,而他的同事Isayama則在日本為他們找客戶。
據了解,DCM對被投資公司的參與還包括幫助創業者重新調整技術發展方面的路線圖,更好的把握技術發展方向;幫助創業者做戰略上的規劃;在財務方面,幫助公司如何找到資金,幫助他們在賬務、資本方面進行架構設計等。
“金三角”策略
DCM在中國成立辦事處之前,盧蓉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旅行者VC,不過現在她已經把家搬到了北京,這一行動被認為是DCM對中國市場的更多承諾。
近兩年來,DCM在逐漸的探索和思考中已經形成了“金三角”的投資策略。目前為止,DCM在北京、硅谷和東京設立了辦事處,且都有合伙人。所謂“金三角”,也就是以這三個地方為核心進行投資,深入挖掘、投資并服務于企業。據了解,DCM四期基金在美國以外的投資基本上都在中國,日本更多的是作為戰略性并購市場而存在。這樣,DCM在三個國家投資的公司模型可以互相借鑒,這種特殊的三角關系也在中國企業尋找國際客戶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DCM投資了美國游戲發行商Outspark,2008年1月這家公司在第二輪融資中,從騰訊為首的財團獲得了1,100萬美元投資,同時也獲得了一家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Outspark創始人兼CEO蘇珊·考伊(Susan Choe)表示,“在亞洲,網絡游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新文化現象。我們相信,基于PC的網絡游戲在北美也能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她從雅虎出來后一直想把日本、韓國甚至中國非常流行的網上娛樂游戲帶入美國,針對兒童、青少年和婦女人群,但是美國的投資人根本看不懂這個概念,和DCM聊天后,DCM在48小時后就做出了投資決定。接下來該公司在DCM的幫助下將日本等地多款游戲帶到美國,而得到騰訊的投資,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DCM包括盧蓉在內的合伙人與騰訊高層關系密切。
比如文思創新70%的客戶在美國,在日本也有很多新的大客戶,另一家中國公司東方標準,甚至所有客戶都在日本。因為DCM在這三個國家有很多社會關系,被投資企業需要幫助的時候都能盡量得到滿足。
“這兩年來,我們更加清晰了這種非常獨特的策略,特別是在業務上。”在盧蓉詳細的敘述中,不難發現DCM在此三個國家投資的諸多公司已經開始產生彼此推動的效應。DCM會介紹美國公司到中國市場推廣產品,或者把新的技術帶到中國來。通過互補關系,DCM成功地幫助旗下企業拓展了各自的業務。在企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時,世界各地的市場正通過這樣的公司的努力不斷融合。正是如此,DCM在中國的項目盡管數量不多,但是成功率和投資收益率都相當可觀。
問題又回到對千橡互動的投資,面對一些質疑,盧蓉表示,“只要是用戶喜歡使用的產品,我們就只需要等待時間來證明他們的價值。”通過幾個合伙人的努力,DCM正在形成以投資服務為特色的競爭力。為創業者的付出會否成就這家創投企業的名聲和業績?時間也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