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如果有了這種飲料,我就能跑得更快了。”北京康比特體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比特”)董事長兼總經理白厚增指著桌上的康比特“加速”飲料瓶,開著玩笑說。他熱愛運動,在大學里做過業余運動員,最擅長中長跑。
集研發、生產、銷售運動營養食品于一體的康比特,是中國第一家提供運動營養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它的競爭對手都是國外同類公司,而這些公司還未在中國設立研發和生產基地,只以代理的形式在國內銷售。白厚增透露,在2000年、2004年兩屆奧運會上,中國國家隊使用的運動營養品中,康比特所占份額在50%以上。
后奧運經濟效應
因為奧運會的契機,白厚增的朋友們都羨慕他進入了一個“淌金流銀”的行業。備戰2008年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隊的運動營養品公開申報采購中,康比特共有25種產品入選,產品種類和總量名列國內外運動營養品生產企業第一。
其實在白厚增眼里,康比特的目標不只是幫助運動員在賽場上爭金奪銀。雖然他很期待奧運的來臨,北京申奧成功時他在公司以香檳慶祝,但他認為奧運會后才是康比特發展的最佳時機,也就是他強調的“后奧運經濟”效應。
實際上,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越來越近,國內公眾對體育和健康觀念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統計,全國人口中約有34%(約4.4億)常年進行健身運動。而這些健身人群往往只注意了運動,忽視了合理的營養補充,這就使健身運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對人體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減少運動負面影響”,白厚增認為這才是康比特存在的理由。2004年雅典奧運會劉翔、孟關良、羅雪娟之類的“世界神話”人物的突圍,與近年來中國運動營養產業不斷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密不可分。
“奧運會以后,越來越時尚的運動員會成為人們的楷模,都希望變成那樣。”白厚增覺得這個正是康比特的機會,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還在和體育總局探討很多非奧運項目的推行,比如健美、健身、拔河、輪滑等,倡導他的“科學運動觀”。
做企業無非是給某一部分人群提供產品和服務。對康比特而言,越多的人崇拜運動員或者喜歡運動,也就意味著其產品的潛在受眾越廣。在國外發達國家已成熟的運動營養食品正成為中國食品行業中最年輕的一分子,2008年這一子行業的總銷售額將突破50億元。
“康比特代表的是科學運動和時尚。”白厚增有他的流行時尚論,他認為時尚和流行不一樣,流行沒有任何道理,很快就過去了,而時尚背后一定有技術或科學道理支撐。“這些慢慢凝練,就會沉淀下來變成文化。”這是他對康比特產品的期待。
口碑的力量
運動營養產業跨越了運動、營養和食品三個領域,已形成了嶄新的產業鏈。中國運動營養產業也日益顯現出高科技、人群廣、延展性大、市場細分的特征。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史康成表示:“中國的運動營養行業雖仍稚嫩,但無疑為體育產業開拓了新的空間、豐富了產業結構。”這些特征已經吸引了很多業內外人士的目光,其中就包括IDGVC。
康比特已經穩固了國內行業龍頭的地位,形成了我國最完整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運動營養品系列,研制和生產的產品達20類100余種,其中還包括提睪酮、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等世界級難題的產品。因此,2008年4月,IDGVC正式向這樣一家領先的企業注資也就不足為奇了。
IDGVC投資經理王凌雪是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張怡寧的初中同學,而張早就是康比特產品的忠實用戶了。要知道,作為中國運動營養行業的龍頭企業,康比特與國家排球隊、田徑隊、乒乓球隊、羽毛球隊、體操隊等涵蓋奧運會及亞運會幾乎所有項目的100支國家專業集訓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甚至被稱為“中國國家隊的營養師”。
發現康比特產品的王凌雪找到了白厚增,并了解到看似普通的產品背后“深藏”的諸多技術,白厚增由此與IDGVC的合伙人熊曉鴿和周全見了面,“眉來眼去”間這一投資就敲定了。熊曉鴿希望通過對康比特提供資金、市場信息咨詢、商務關系等全方位支持后,能加速其市場潛力的爆發,激活整個中國運動營養產業。
為了這一目標,白厚增之前已經付出了很多。作為中國食品科學學會運動營養食品分會秘書長,他一直積極參與運動營養食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2007年8月這些標準開始實施。
他表示,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康比特從研發、生產、銷售到售后支持,甚至是軟件測試和培訓,都要為行業做標準和體系,是個很痛苦的過程。這樣做的好處是企業發展比較穩健,缺陷是成本高、戰線長。不過,國內運動營養行業在康比特成立之前還是一片空白,因此他遇到了非常好的政策環境,政府給予了康比特很多支持,“就差幫著康比特賣產品了”。
加速大眾化
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康比特的新產品——運動飲料“加速”的廣告開始在部分地區的電視臺投放,雖然該產品早就研發完畢。
之前,康比特的產品多在專業競技場合使用。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康比特每年市場增長率達到20%以上,已為中國運動營養高端消費人群所信賴,“我希望我們的技術可以讓更多的人去消費。”白厚增說。一直以來,他總琢磨著能突破技術產品的局限,但是專業運動員與大眾的需求差異明顯,技術性的產品向大眾推廣并不方便。“我想做一些簡潔的、口感比較好的、包裝比較漂亮的、價格比較便宜的產品。”
想法實現的可行性在于足夠的人員、消費者認同、資金、上下游的匹配等很多因素,這都需要時間。比如一直以來康比特對人才的期待非常強烈,很多想法沒有人來實現,或者實現的期限比計劃要長,又或者實現后的效果打了折扣。
白厚增一直在等待。在跟IDGVC談融資之前,他感覺“大眾化”計劃可以試試了。因為運動健康產業正在被大力推廣,而且中國大眾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中產階層在增加。白厚增表示,運動營養這個細分市場里并不需要那么多資金,之所以接受IDGVC的注資,就意味著他的“夢”要成真了。除了大眾功能飲料“加速”,康比特還推出了多種外形類似巧克力威化餅的食品,他期待以其方便的形式和獨特的營養功能,慢慢被大眾接受。
大眾消費品的推廣對白厚增倒不是什么難事。1998年~2001年間,他曾擔任過北京惠寶飲料公司總經理。在大眾化產品上市之初,康比特就邀請著名游泳運動員羅雪娟代言,一是因為其形象健康,二是因為她在國家隊服役期間本就是康比特產品的使用者。
而在專業產品推廣方面,康比特在全國范圍內共開設了幾百家康比特“運動營養專賣店”及“運動營養餐吧”。在青鳥健身這樣的場所設上一家餐吧,康比特的專業產品會配合著牛奶、水果以及冰塊,被制作成漂亮好喝的奶昔。這種餐吧里不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體驗式的消費和技術支持,卻能使康比特的專業產品不再那么神秘。
吧臺的電腦終端還安裝了康比特的專家決策系統,用戶輸入自己的相關參數,就能得到一些運動處方和營養處方,管理自己的運動和健康。白厚增還想在這些餐吧服務之外為健身中心加入一些培訓課程,比如私人教練的培訓、運動營養師的培訓。作為中國健美協會產業委員會主任,他希望這種培訓可以幫到健身房,讓健身房的一些高端會員懂得鍛煉的理由和生活的結構。
周末的時候,白厚增會去爬山、游泳,或者打打網球。雖然運動從一開始就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總能游刃有余,但運動營養這個行業還很新鮮,他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