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來看使用誤導性的文案會對公司業務造成致命傷害。
我們已經在電視或者電子郵件中看到了這樣一些廣告,它們做出難以置信的承諾,比如“零風險,收益翻番”,或者“趕快加入吧,數百萬的顧客已經在一夕間體驗了驚奇的效果”。這些廣告都犯了基本錯誤,因為在文案中使用了誤導性的說辭。如果承諾是假的,會被外界看作是誘騙(bait-and-switch)策略。這種策略的后果遠不止會招致顧客不滿,也可能導致公司負面的公眾形象,甚至還要面臨法律訴訟和處罰等。
以下是一些在廣告中使用誤導性說辭最常見的例子,也有一些如何避免的建議。
5大最具破壞性的廣告詞
如果下面任意一個詞語是你在廣告文案中最喜歡用的,那就要好好反思你的錯誤。
█免費:“免費”這個詞在文案中被用得太濫了,類似的還有“無需成本”,“無需投資”,“自愿購買”,“不必購買”等等。“免費”是最容易讓人掉進去的陷阱,因為它能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保證:廣告文案中的一個關鍵部分是調動起消費者的情緒,比如安全和信任。因此很容易理解,那么多企業家無限制地使用“保證”這個詞——“保證滿意”,“不滿意,保證退款”,“保證效果”等等。
█最低價格:消費者并不關心價格嗎?事實上,對企業來說,定價是將自身的產品和服務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最簡單的方式,但是定價策略一定要闡述清楚并可量化,以取信于顧客。
█無風險:這是又一個因為被太經常使用、已經失去效用的詞語。很不幸的是,在當今社會,仍有許多人在使用,因此消費者發現很難相信購買的產品沒有一點風險。
█高達或者至少:僅僅就這兩個詞語來說還好,但是當它們與某種承諾或權利放在一起使用時,就變得很危險了。舉例來說,“低至2.5折”其實意味著只有很少一部分產品是以2.5折的價格賣出的,大部分產品只有很少的折扣甚至沒有折扣。當顧客們看到打折信息趕來時,卻發現只有一款早已經不流行的商品是以“2.5折”出售,其失望程度可想而知。另外一個例子是“至少在24小時內送貨”,當消費者購買了提供這種承諾的商品以后,才知道24小時是在最好的情況下,而并不適用于所有商品。顧客往往會非常失望,很可能也不會再次光顧。
一定要說到做到
一旦你打算要在企業的營銷文案中使用上述的任何詞語,一定要評估相應的風險和回報。如果你要使用“保證”或者“高達”這樣的詞語,一定要謹慎并確保你能兌現你的承諾。
請記住,用這些話可能會產生誤導,但是也并不絕對。你可以使用如“免費”和“最低價格”這樣的詞語,但又表現出誠實和坦率。事實上,現在的消費者很容易被誠信的商業行為打動。這能培養其客戶忠誠度和回頭率,并轉化為更多的利潤。舉個例子,不要說“我們有最低的價格”,如果換成說“9月30日以前購買,可以獲得全年的最低價格”,這就更令人信服。在這個例子中,不僅是對可能引起誤解的表述進行修正,還能創造出一種緊急感,可以有效呼吁消費者盡快采取行動。也不要說“至少在24小時內送貨”,而可以巧妙的換成“商店10英里半徑以外的送貨時間需要超過24小時”。如果客戶認為沒有獲得廣告中的承諾時,這樣的表述有助于減輕企業主的責任。(譯/劉明君)
作者擁有10多年的營銷及文案經驗,曾經服務于ATT、匯豐銀行等著名大公司。她目前是作家、專業博客、自由作者及廣告文案策劃人。其關于營銷文案的新書將在2008年秋天由Entrepreneur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