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員工是不是有越來越強烈的孤獨感?你該如何應對?
在電影《美妙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的結尾,主人公喬治#8226;貝利(George Bailey)忽然明白他的人生并不糟糕,因為在貝德福德(Bedford Falls)還有許多朋友準備和愿意幫助他。
然而,我們這些人就未必這么幸運了。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亞利桑那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的社會學家早些時候調查了大約1,500個美國人的行為,結果發現在過去的20年間,我們的知心朋友大約減少了三分之一。當我們想訴說的時候,我們更多地依賴于最靠近的家人:在美國認為只有家人是可信的百分比從1985年的57%急速上升到現在的80%,而認為沒人可以信賴的比例上升了一半多。研究人員認為,導致這種結果最大的原因在于非家庭聯系網的缺失。
和專家談論這個問題,他們會給出慣常聽到的那些解釋:美國人常常搬家并且頻繁更換工作,這嚴重削弱了社會關系紐帶。我們在電子游戲和互聯網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在網上和他人的交流通常是匿名的且經常缺乏禮節。我們在工作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以至于疲勞得都不給相距不遠的老朋友打個電話。我們經常承諾要多聯系,但是當我們意識到很久沒有聯系的時候,往往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也不再發E-mail、邀請和節日賀卡了。其實如果我們能很好的做到這些,友誼可以很好的舒緩辛苦工作的壓力。
溝通化解孤獨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更多感受到社會孤獨感的同時,恰恰是現代科技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更快的聯系方式的時候。“結果就導致了,美國人感到他們的知心朋友越來越少,盡管仍然和一大群的人保持著聯系。”北卡羅萊那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研究社會關系的社會學教授霍華德#8226;阿爾德里奇(Howard Aldrich)認為,“這種‘脆弱的聯系’就是,他們認識并能聯系到的人并不是在生活出現危機時能夠前來幫忙的人。”
芝加哥一家網絡設備公司37signals的共同創始人詹森#8226;弗里德(Jason Fried)認為,建立并保持穩定的個人朋友關系變得越來越困難。他還感到,盡管有那么多的即時通訊工具,但我們的交流正變得沒有什么價值。32歲的弗里德說:“人們甚至都不用標點符號了,我認為這降低了交流的價值。你可能因此會說,我不尊重這個人,不愿花時間和他充分交流。”
企業家也在談論讓他們的工作場所能有家的感覺,可是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還有多長的路要走呢?阿爾德里奇相信,知心朋友越來越少的這種趨勢會使積極的工作關系顯得愈發重要,但是雇主也千萬不要期望雇員會把自己當作知心朋友。他說,“如果員工沒有任何朋友,雇主并沒有能力去幫助他,因為他們畢竟不是心理醫生。”
弗里德并不認為雇主可以用規章制度約束員工的朋友關系,這會影響員工的生產效率。他的公司的7名員工都離得很遠,相互之間通過公司自己的實時通訊工具Campfire保持聯系。他們討論工作方案,分享笑話并時常談起生活瑣事。但是就現狀而言,“公司并不想知道員工到底喜歡什么,公司也不應該鼓勵真正的公開,除非它為此做好了準備。但我認為很多公司并沒有準備好。”
而巴特利咨詢公司(Battley Performance Consulting)的創始人和CEO蘇珊#8226;巴特利(Susan Battley)卻認為,雇主可以在減輕雇員的社會孤獨感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她說,“杜克大學的研究顯示出在工作場所建立社區氛圍的積極潛力。如果你不去做,就面臨失去最好員工的風險。”
第一調查(First Research)公司的工作時間通常為每周40~50小時,這家公司還會召集員工及其家屬在當地的餐館聚會,并開始了一項內部自愿者活動以鼓勵員工積極參加所在社區的活動。“我們所做的,就是試著改變這種因每周70個小時工作帶來的社會孤獨感,”37歲的共同創始人鮑比#8226;馬丁(Bobby Martin)說,“在工作場所的社會關系已經建立,這是我們所想要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認為這不應該是人們擁有的惟一的社會關系。”
在下一個十年,美國人是否會感到更加孤獨?我們還要拭目以待。但是一些簡單的做法,如實行彈性工作制以便使員工參與其孩子的足球賽,會讓人們感覺除工作外與外界仍保持著聯系。巴特利說:“這種關系非常重要,它是社會的黏合劑。”他還提醒道,“沒有朋友的人是失敗的。”(譯/呂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