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同上賽場
給兒子報名參加2007年秋天的“全日空”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他脫口而出:“媽,我行嗎?”
我反唇相譏:“你媽都行,你有什么不行的?”
兒子“撲哧”一聲笑了:“媽,您要是行,我肯定行!”
眼看著第二天早上就要跑馬拉松了,星期六晚上我一個勁兒地叮囑兒子:“把運動服、運動鞋、胸牌和別針準備好,別吃柿子等涼東西鬧肚子,晚上早點睡……”
兒子調侃道:“媽,馬拉松有什么呀,您怎么有點緊張?您這個人肯定當不了運動員,要讓您參加奧運會比賽,心理素質太差,有實力也發揮不出來。”
我說:“我們這代人和你們不一樣,我是認真慣了,凡事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要盡全力干好?!?/p>
2007年10月21日凌晨4點50分,我準時醒了。多年的軍旅生涯養成了一種習慣,只要心里有事,保證準時醒來,比鬧鐘還準。我給兒子做好早餐,心疼地叫醒了他,又叮囑道:“你再瞇幾分鐘吧,媽盯著表?!?/p>
走出家門,天空一片漆黑,星星眨著惺忪的睡眼神秘地沖著我們微笑。我發動汽車,風馳電掣般載著兒子向健身俱樂部駛去。黑夜中兒子一個勁兒地提醒我:“媽,您別超速,來得及。”
賽前實況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當我們6點半趕到奧體中心時,那里早已人頭攢動。晨風凜冽,不少人披著塑料雨披御寒,還有人用塑料袋包裹著自己,模樣非?;?。一支支隊伍在一起合影留念。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對兒子說:“糟了,怎么參加馬拉松賽的人都這么年輕,我是不是參賽者中年齡最大的?”
兒子安慰我說:“媽,您別著急,我肯定能找到比您歲數大的。”
走了幾步,突然看到一群中年人站在一起。兒子指著他們說:“看,他們就比您大?!?/p>
我定睛細看,只見這群由中青年組成的隊伍精神煥發,他們手舉著寫有“北京市抗癌協會明星俱樂部”的橫幅。我的心騰起一陣熱浪:“磊磊,你看抗癌協會的人都來了,他們都是癌癥患者,卻在向癌癥挑戰。這才是人生的強者!”
兒子點點頭,接著我又四處張望周圍的人群。一輪旭日從東方升起,霞光滿天,染紅天際。清華大學的隊伍來了,北京大學的隊伍來了,中國農業大學的隊伍來了,北京吉利大學的隊伍來了,航空三院的隊伍來了,惠普公司的隊伍來了……一支由中老年人組成的隊伍吸引了我的眼球,他們全身運動裝備,在清晨5℃的氣溫里仍然意氣風發,談笑風生。仔細打量,原來是一隊日本長跑愛好者。
又過來一支隊伍,清一色的男人全部是短打扮,舉著小旗幟。在寒風中做賽前熱身,一個勁兒地蹦跳著。仔細一看,他們舉的是韓國國旗??磥?,這是一支由韓國長跑愛好者組成的隊伍。他們身材挺拔,肌肉健美,精神矍鑠,一定是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結果。
振奮而愉悅地奔跑
秋天是北京的黃金季節,也是最適合跑馬拉松的季節。天公作美,陽光燦爛,微風和煦,氣候干爽。健身俱樂部的工作人員幫我們看管衣物,8點15分,我們從奧體中心輕裝前進。人太多了,跟隨著巨大的人流,我們先走了幾十米才跑起來。擴音器里播放著高亢的音樂,隊伍中有人披著雨披,有人戴著面具,路邊的卡通人手舉著運動飲料向我們招手致意。氣氛熱烈而親切隨意。耳邊傳來拉拉隊的歡呼聲,一位姑娘熱情地沖我高喊:“大姐,加油!”
我頓時受到鼓舞,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路過主席臺時,我看到臺上站著一些西裝革履的中日人士,熱情地向我們揮手致意。這大概是大賽的組織者,我向他們揮揮手,繼續前進。出了奧體西門,我們按照組織者的引領向中華民族園跑去。我對兒子說:“你別管我,使勁兒往前跑?!?/p>
兒子仿佛沒有聽到,寸步不離地跟著我。路邊站滿了圍觀的市民、警察和志愿者,每隔一段就有一個水站和醫療點,不時會聽到素不相識的人沖你喊“加油”!
有了兒子的陪伴和眾人的支持,我像一只上滿了發條的鬧鐘,“嘀嗒”“嘀嗒”地跑個不停。北辰橋到了,“水立方”到了,“鳥巢”到了,網球中心到了,曲棍球場到了,射箭比賽場到了……這些地方我太熟悉了,兩年來的奧運會采訪,我不知多少次光顧這里,2007年春節就是在“鳥巢”和“水立方”度過的。旁邊會展中心的擊劍館和射擊館,奧體中心里的英東游泳館和奧體中心體育場,上個月搞現代五項比賽時,我剛剛采訪過。眼看著奧運場館群在曙光中崛起,我的心仿佛泡在了蜜罐里。
一支隊伍高舉著紅色的橫幅,上面寫著“地勘人盼奧運”。這無疑是石油界地質勘探人士打出的橫幅。他們飛快地跑著,從他們興高采烈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了人民大眾對奧運會發自內心的熱切期盼。
路過“鳥巢”時,好多人停下腳步在那里拍照。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歷年來都是在長安街舉行,今年采用了全新的路線。調整后的路線體現了“穿越北京古老的歷史,奔向未來的新北京”的主題。新線路不僅途經北京著名的元大都遺址,還經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等多個奧運場館。馬拉松比賽和奧運場館交相輝映在中國是破天荒第一次,也是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
我倆撒丫子向前奔跑,當我們繞過奧體北門、東門、西門,再次進入奧體中心時,我還儲存有很多力量。不能留一手了,我飛快地向前沖刺,一鼓作氣跑到了終點。覺得輕松極了,舒服極了,爽快極了,那種參與奧運的快樂是不可言狀的。
觀眾們向我豎起大拇指,還有人指著我兒子贊嘆道:“你看這孩子多好,一直陪著他媽媽跑?!苯∩砭銟凡康墓ぷ魅藛T熱情地舉起照相機,為我和兒子拍照。
記憶中的那場賽跑
望著人們熱情的笑臉,我不由地想起了34年前的一樁往事,那也是在一個金色的秋天,也是一次中長跑比賽:
1973年秋天,我們部隊在北京房山縣舉行軍事大比武。我作為連隊的中長跑越野賽選手參賽。大賽前夕本應養精蓄銳,可我們連要在大賽的前一天下午修菜窖,而我又自告奮勇去修菜窖。事情就是那么寸,干活兒時一個女兵扔來一塊磚頭,不偏不倚正巧砸在我的右腳上。我疼得齜牙咧嘴,戰友們也一個勁兒地埋怨連長:“孫晶巖是咱連的種子選手,你找誰修菜窖不行非讓她去?這下可好,她腳砸傷了咱連的冠軍也泡湯了。”
連長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關切地問我:“文書,你還能跑嗎?”
我咬緊牙關說:“當然能跑,輕傷不下火線!”
我們部隊的大本營在房山縣,只有兩個連隊駐守在北京市。第二天凌晨,我們乘卡車從北京市向房山縣進發。在卡車上站著顛簸了兩個多鐘頭,終于到達了房山縣。大本營的選手以逸待勞,而我們長途跋涉筋疲力盡。這是一次不對等的競爭,我的劣勢一目了然。
我對身邊的人說:“誰也不準把我受傷的消息泄露出去!”
我上身穿著部隊發的對襟絨衣,下身穿著一條肥大的綠軍褲,腳蹬一雙老式的鯰魚頭似的解放鞋,精神抖擻地站在跑道上,腳趾火辣辣地疼痛。
我的少女時代瘦得像棵豆芽菜,14歲入伍碰上缺油少鹽的伙食,1.66米的個頭,體重只有90斤。而我們部隊的上百名女兵真是藏龍臥虎,其中就有一個實力雄厚的二級運動健將。那位二級運動健將以輕蔑的目光看著瘦弱的我,大有不屑一顧的意味兒。我一聲不吭地盯著前方,心里尋思著出其不意后發制人。
發令槍響了,我箭一般沖了出去。一開始,我只是跑在中上游的水平,保持體力。拉拉隊的助威聲都獻給了那位運動健將,誰也沒理會我這棵豆芽菜。當最后50米時,我像一頭小豹子“嗖”地一下沖了出去,緊緊地黏住了運動健將。她使出渾身解數想甩掉我,但我卻像牛皮糖似的越黏越緊,終于在撞線的一剎那超過她好幾米。
當我跑到終點時,我們連的兩個女兵熱情地迎上前攙扶著我。我清楚地記得她倆的名字:河南兵邵月榮和上海兵章加寧。高音喇叭里傳來這樣的消息:女子800米越野賽冠軍:八連的孫晶巖。
她倆高興得又蹦又跳,那模樣比她們自己得了冠軍還高興。我的腿一陣發軟,坐在椅子上脫下鞋子,只見我的右腳大姆趾腫得像個紫茄子,周圍的幾個腳趾也都淤血了。
體育之于人生
我有生以來榮獲的第一個冠軍就是這樣伴隨著血水和汗水悄然而至的。說實話,我的身體素質并不好,毫無體育細胞,我本不應該與體育冠軍結緣。我的長跑成績得益于我的母校北京101中學。
體育是101中的強項,我們的體育老師王壽生是北京市特級體育教師。每天早晨和下午,大操場上圍滿了鍛煉的人群。101中毗鄰圓明園,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學生的體育鍛煉帶來了福音。體育課上老師帶著我們圍著圓明園的福海長跑,一圈下來兩三千米,開始我跑不上半圈就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幾年下來,竟然也能毫不費力地跑兩三圈了。我在班里最要好的女友伍志毅就曾經榮獲北京市中學生女子五項全能冠軍。
14歲到了部隊,我受到了嚴格的軍事訓練。我之所以能夠奪得女子中長跑冠軍和手槍、沖鋒槍、半自動步槍三種槍射擊總分冠軍,不是因為我的身體素質好,而是因為我把體育運動當成對意志力的鍛煉,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個軍事動作。我覺得人的競爭說到底是意志力的競爭,一個人是如此,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我沒有過人之處,但是“堅忍”二字頗為著力。人生猶如馬拉松,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好。
和兒子的約定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我感覺怎么樣?我說:“真爽,明年咱倆還來跑?!?/p>
兒子說:“明年這時候我就在美國讀書了。”
想到兒子即將放飛美利堅,我一陣悵然,兒子安慰我說:“沒事兒,我會在美國為您加油!”
42公里全程馬拉松的人還在奔跑。望著他們矯健的身影,我對兒子說:“這些人是強者,咱們應該仰慕強者,不妒強者,學習強者,趕超強者?!?/p>
經過兩小時八分零八秒的奔跑,肯尼亞7號選手內法特·金亞珠奪得了2007全日空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男子組冠軍,中國選手任龍云和韓剛分獲男子組亞、季軍,第四名的桂冠也被肯尼亞選手摘取。非洲出獵豹型選手,他們的肌肉屬于快肌,爆發力強,所以黑人中盛產優秀的田徑運動員。臨近終點時對馬拉松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沖刺能力是極大的考驗,肯尼亞選手以頑強的毅力超越了體能極限,榮登冠軍寶座當之無愧。今天這兩小時的比賽,他就要消耗1公斤的體重和巨大的體能。
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人在埃拉多斯山峭壁上刻下了這樣的格言: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回顧歷史,感受現代,我對兒子說:“自從撰寫奧運長篇報告文學以來,我親臨其境地感受了奧運精神的召喚,對奧運會有了深切的理解和感悟。我參加馬拉松比賽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想體驗‘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奧運精神,參賽后心靈的愉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明年我還要參賽,路程還要加長,我會一直堅持跑下去,一方面是對我體能的測試,一方面是對我意志的鍛煉?!?/p>
兒子說:“對,您每天多跑100米,明年多跑一倍就很輕松。媽媽,我會永遠陪伴您跑下去!”
編輯/任 娟woshirenj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