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始,戶外新媒體領域再掀投資熱潮。2月,世通華納再度融資5000萬美元;而去年年末,航美傳媒和華視傳媒相繼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著名風險投資商IDG也宣布投資已有12年運營歷史,獨家擁有中國列車媒體資源88%份額的華鐵傳媒。
戶外新媒體如此火爆,究其原因離不開人們生活的碎片化。隨著在家時間的縮短,傳統的“家中媒體”(如電視等大眾傳媒)很難覆蓋到所有消費者,最終催生了媒體與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融合,強調受眾生活形態各接觸點的戶外新媒體的崛起。隨著“在路上”成為人們新的生活形態,世通華納、航美傳媒等途中媒體應運而生,并受到資本熱烈的追捧。
資本的追捧,說明了途中媒體的前景,他們占據著交通渠道,充滿了人們生活的空間,使營銷更為精準,更易于把握,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廣告主的認可。然而,很多企業和品牌仍對途中媒體的傳播效果心存疑慮。在他們看來,它還是媒介組合的一個嘗試性部分,沒有成為廣告投放的主導渠道。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marketing.cn。
面對質疑新媒體價值模糊的負面聲音,到底應該如何評價途中媒體的價值?其發展前景又如何?途中媒體該如何為廣告主提供一些更好而創新的傳播方案?怎樣才能讓途中媒體也對受眾產生“價值”,使之欣然接受他們,而非在封閉的環境中“被迫接受”廣告的狂轟亂炸?《成功營銷》特別邀請途中媒體的代表們、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以及營銷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這一問題,希望能夠找到您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