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透露真實姓名的陳先生在美國畢業后近期回到了中國,欲憑借IT專業學歷和先前在美國互聯網方面的工作經驗在大陸創業一番。雖然2006年大陸Web2.0創業概念泡沫使眾多“風投”轉變投資方向,互聯網投資興趣在2007年之后驟減,但對自身項目看好,加上相信風投風向將在不久重歸互聯網,陳先生依然選擇憑借極大熱忱與一家做地區網站入口的網站開始了意向性合作,開始打算做SNS網站的生意。
在正式投入資金之前,陳先生想全面了解一下國內SNS行業的創業環境。從自身創業條件來看,雖然自身資金不足,但存儲和帶寬相對低廉的成本自己還能承受得起,租地有合作網站支撐,先期人工成本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合作網站在地區的根基深厚且有較清晰的盈利模式,日后可能作為吸引風投的基礎。
從外部環境來看,陳先生在美國和朋友一起運作的SNS社區順風順水,但在國內還欠缺互聯網運作經驗,對國內環境的陌生是一大隱憂。前幾天,聽說土豆網的朋友因為內容監管問題受到政策管制,連帶所有視頻受到沖擊,甚至面臨下線的危險。奧運前網絡監管被提上如此高度,對于以提供交友服務的SNS網站發展環境來說,聽起來比較嚇人。
似乎從內外環境兩方面來看,對于陳先生來說都不是利好消息,但中國互聯網行業細分市場巨大的潛力空間和回國創業的熱情,仍舊刺激著陳先生開展此次的調研。
中美SNS:為何差距大
眾所周知,SNS交友概念在美國發展異常火爆,Myspace和Facebook兩大SNS網站一直占據美國網站排行榜排名前10的位置,而國內模仿者的步伐卻發展緩慢。充其量,SNS交友還是一個較“美國化”的概念,在美國,年輕人的思想比較開放,且使用者大多有錢又閑。而51網、校內網的使用者大多都是所謂的“窮學生”團體,上網觀看,下載電影音樂占了很大一部分,學業壓力和工作壓力迫使他們很難分出自己的一部分時間上網進行單純的“交友”,最終可能就是變為“一夜情”等交友目的。當然,在美國也不能說色情成分不存在,但中美國情不同,在美國SNS社區上搜到應招女郎大家可能會習以為常,而在國內SNS上搜到的話,意義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人們的物質基礎決定了大家是否能夠以寬容、平和的心態對待交友這個概念。
而Facebook等SNS社區努力推廣的實名制能否帶動網絡誠信的提高還是個未知數。互聯網專業人士潘欣說:“國外之所以能夠放心地利用交友社區聯系人際關系,甚至商務關系,一方面是因為網絡發展時間長形成了一定的誠信環境;另一方面,國外完善的信用保障體系使得網絡實名制的推廣有了底氣,而在國內,這些條件都是不具備的,這也是制約中國SNS發展的另一個原因。”
交友還是征婚?
SNS的全稱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即社會網絡服務,是根據六度理論建立的網站,以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幫你運營朋友圈的網站。所以嚴格意義上說,SNS的核心在于人際圈。既然是人際關系,就包括友情、親情、愛情等等集合所有感情的自身的一個小圈子,愛情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SNS網站的全部目的。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SNS網站不應該是一個征婚網站或者婚介網站,愛情公寓的CEO張家銘感慨,平時和圈內朋友聊天,現在做得比較知名的一些婚戀網站的老總經常抱怨自己網站留不住人。如果把SNS打造成一個愛情目的的平臺,那么用戶如果找到了結婚的對象后,就不會再在這個平臺上繼續徘徊了。SNS和婚介網站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關系維系型網站,一個是工具型網站。
張家銘說,愛情公寓雖然叫做“愛情”,但其定位仍然是綜合性的SNS社區定位,意欲打造一個面向女性受眾群體的網絡朋友圈,這樣的定位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男性的加入。面對中國SNS所處的階段,我們會主動引導一些社區網友的線下活動,目的是為了配合市場活動,也是為了在部分城市導向SNS圈子理念。
模仿還是創新?
兩年前,照搬美國新興概念可能會比較容易吸引到風險投資,而現在,想要在國內有更長遠的發展,光靠照搬大洋彼岸的概念是遠遠不夠的。Twitter曾經一度被定義為中國推客,時過境遷,才顯現出它只不過是一個難尋盈利模式的創意概念。
SNS網站同樣如此,51網和校內網被公認為Myspace和Facebook的中國版,如今注冊會員已經上千萬,人均注冊成本也從以前的10元發展到了現在的5元以下,在一片發現新大陸似的口碑傳播中,網站知名度得到了一定的傳播。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marketing.cn。
但畢竟這樣的模仿只有這兩類網站,況且針對學生群體的定位能否成功還需要未來的檢驗。互聯網專家潘欣說道:“51網的百事上罐活動和校內網的‘無兄弟不籃球’廣告彰顯出網站一定的發展潛力,但可以看出,這兩個廣告是百事和阿迪達斯全球策略下的慣性投放產物,不一定就能夠說明這些以學生群體為目標的SNS網站已經具備很大的廣告投放影響力。”
開發一個更適合中國互聯網環境的SNS網站看起來是一件眼下更務實的舉措,這樣的開發,不是亦步亦趨的模仿,而應該是憑借對互聯網細分市場一種敏銳的嗅覺做出的正確決策。 比如互聯網專家劉威麟在其博客談起SNS網站時引述了一種細分模式,“現在許多婚友活動或相親活動,其實都是‘被朋友拉著去’的,每個單身男女,尤其是‘拉警報’的,身邊總是充滿著這么多熱心公益的‘朋友’,這些朋友不可能、也不適合裝作‘事主’的身份去登錄Yahoo!奇摩交友,當然也不愿意付費,但他們卻愿意花時間好好地幫這位優秀單身朋友寫一段洋洋灑灑的推薦文,幫他分享幾張精心拍攝的照片,而且由于是‘第三人稱’,不必怕太肉麻……我曾經有一個‘第三人稱交友網站’的點子……不是以單身男女為主要使用者,而以每個人身旁的其他單身男女來當主要的使用者。”
其實第三人稱的交友方式在以往的社區中并不少見,像“水木論壇”。“58同城”里能夠看到很多“代朋友征友”的帖子。單把此類需求單拿出來做一個SNS網站,這也算一個不錯的創意。要知道,這樣的網站看似很“婚介”,實際的核心在于挖掘大家的“八卦價值”,這樣即使給朋友推薦出去,也還有其他的朋友可供選擇;即使沒人推薦,也會不自覺地上來觀賞一番;除了情侶,推薦延伸的范圍還很長,比如玩友、獵頭等等。不自覺地,一個人際關系緊密的SNS小圈子群就形成了,有特色,有八卦,有黏合度,這樣的SNS網站不愁沒有前途。
當然,把一個特點提出來單做一個網站是否能夠做出來,在沒試過之前誰也不知道。愛情公寓CEO張家銘就曾表示,如果做成和原網站相結合的形式,風險會小一些。這樣的創意拿出來單做,又能保證有多少人都能抽出忙碌的時間,給身邊“恰好”在征友的朋友寫一封內容詳盡的推薦信呢。
或許以上的調研,能為陳先生在未來創業過程中避開冰山,事半功倍,也許不能,這些都沒關系,因為中國互聯網才剛剛起步,而未來機會還有很多。在我們有了大創意之后,在吸引風險投資成功之時,也許僅僅才是創業的起步,而不是成功的到達。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marketing.cn。
2006年,眾風投在Web2.0創業上投入了上億元,如今所投的20家中存活下來的也就是個零頭。陳先生選擇在北京奧運會前進行創業,應了彩頭,也是挑戰。在此,也預祝類似陳先生這樣的互聯網創業人士在今后做出精彩。
2008年,最有可能吸引VC的幾類網站
1、互聯網商務應用類網站
包括行業性的B2B網站、C2C網站,某一些特殊的B2C網站,B2B被關注主要是因為阿里巴巴的上市帶動了這方面網站的崛起,特別是互聯網商業方面的應用,在貿易與制造業的應用,將成為亮點中的亮點。而C2C的崛起,得益于博客等Web2.0技術讓廣大網友們自主意識增強了,而淘寶這樣的網站讓大家有了在線做生意的意識,所以各類C2C網站的雄起,就成了必然之勢了。
2、行業整合類網站
這個概念聽起來有點新奇了,你可能要問:什么叫行業整合類網站?其實我想說的是,第二代的行業門戶網站,大家都知道第一代行業門戶網站的本質是行業的資訊整合,而第二代的特點在于行業的資源整合,從信息流到物流到商流再到資金流,行業的電子商務平臺,這樣的網站不是行業媒體,而是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給你個例子你就明白了。例如:蟠桃網epantao.com,我分析了一下它屬于健康行業,現在包含健康咨詢、健康服務、C2C、B2C、B2B,可見是行業整合類中的經典了,也是行業之中的怪胎。
3、金融服務類網站
金融服務,聽說每個月通過賣理財炒股軟件與廣告,都有上千萬的利潤,乍一聽時我嚇了一跳,但仔細算來還真可能有其事,一來中國的股市2007年是拐點,大的環境本身就好,加上這個行業整體收入高了,所以他們募VC或是私募就好拿錢多了,金融服務類網站在2008年的慢牛市里,也一定能起得來,VC們都是聰明人,也一定會多關注,多看好。
4、手機游戲終端軟件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