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這個發展尚不成熟,卻以飛快速度成長的市場環境中,對汽車產品的需求始終在增加。汽車是一種非常具有象征意義的商品,它通常代表者使用者的財富、社會地位、生活品位等等,一個人購買什么樣的車,有時除了為自己選,更是給別人看。從過去的“沒有最好,只有最貴”,到注重各個品牌的獨特韻味,相比自己的使用需求,能否讓汽車更好實現代表自己的另一體現越來越成為決定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marketing.cn。
事實上汽車不外乎社會文化流行趨勢的附庸,當社會追求奢華,消費者便會對精致昂貴的名牌轎車感興趣,當社會追求個性和舒適方便,一些“小眾”品牌和多功能車便開始走紅,當社會中人人都在提倡環保,汽車也不會例外,新能源、環保型汽車成為了新的追逐熱點,如果今天馬路上出現一輛純電動汽車,它身上所匯集的目光將遠超過遍布大街的“名牌貨”。
對能源匱乏的需求,更是對產品品牌價值的追求,使得新能源及環保型汽車已經率先在美國等汽車行業發達國家得到了承認和追捧,盡管開展“綠色”營銷已經成為許多廠商的重要計劃,但制造新能源汽車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認識到,即便不依靠新能源汽車,同樣也可以利用“綠色”來進行宣傳和營銷,并能夠給自己的品牌帶來更多的認同,還是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怎么做的吧。
利用環保來幫助企業建立聲譽,福特汽車可能是其中典范之一,其在1983年在英國開始舉辦,并在2000年進入中國的“福特汽車環保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保評選活動之一。這個獎項獎勵環保工作者和組織,通過普及環保概念來促進環保在人們心中的位置,表面上與汽車并無緊密聯系,卻在世界各個地區將環保視為社會發展重要指標的今天,得到了許多肯定和贊譽,從而間接提升了福特品牌的美譽度。更重要的是,對于環保二十幾年的堅持,要好過諸多對“綠色”營銷的后知后覺者們。
成為北京奧運會汽車贊助商的一汽大眾也在充分利用目前的契機,不但迎合著汽車行業的“綠色”之風,更是在今年對北京“綠色奧運”理念的配合中進行多方面同時推廣。自去年年底開始,一汽大眾開啟了名為“綠色#8226;為奧運而動”的計劃,試圖將奧迪的綠色科技、車型和駕駛理念推廣給消費者,并計劃著推出更多具備高效能源利用技術和環保概念的車型。作為這一計劃的延續,今年3月一汽大眾組織的環保公益活動“綠色駕駛#8226;菁英訓練營”首先在北京開始,通過在網絡上征集參與者,讓最終入選參與者與奧運冠軍一起駕駛奧迪環保車,對節能環保意識和綠色駕駛技巧進行推廣,通過公益話題與消費者進行了品牌互動。
相比在環保型汽車上走在前面的豐田汽車,它的鄰居本田汽車現在也在大力開展這方面的研發和推廣營銷,除了不斷研制新能源汽車外,市場上也隨處可見其針對環保做出的行動。東風Honda在三亞、九寨溝、內蒙古等地舉辦了一系列環保活動,在自己品牌的車主中抽取參與者進行海灘污染清理活動、植樹、慈善拍賣捐款等,與東風Honda在工廠建設上重視環保工藝,以及在汽車生產上致力于節能減排一同進行著“綠色”宣傳。而廣州本田則從2005年即啟動了“綠色特約店”建設計劃,并在去年底正式開始掛牌,通過在渠道終端的影響上向消費者灌輸“綠色”概念。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marketing.cn。
國內長期的銷量冠軍上海通用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優勢地位而放過這個有效的營銷途徑,今年1月,上海通用汽車的“綠色戰略”啟動儀式便在上海舉行,將2008年的第一個重要戰略確定為“綠動未來”,希望以此來表現企業重視環境和消費者的形象和責任感。今年剛剛發布的別克君越混合動力車,也是上海通用希望打開新能源汽車消費的第一步,不僅限于此,上海通用還設定了一項中長期計劃,包括2009年到2012年陸續推出11款高科技發動機,在2012年后實現完全無污染的氫動力汽車,以及打造涵蓋產品研發、供應系統、銷售、服務等全部流程的“綠色體系”等,將“綠色”營銷作為企業的一項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