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和鐵、鈣一樣。也是一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人體內許多酶的重要組成成分。成人體內鋅含量約為2.0~2.5克。是僅次于鐵的必需微量元素。它廣泛存在于體內各個組織和器官。其中約60%在肌肉,30%在骨骼。但人體內沒有特殊的鋅儲存機制。也就是說,鋅不能像能量一樣儲存在脂肪細胞里,而且在體內呈非均勻分布,其中以肝臟、骨骼肌、皮膚、毛發、指甲、視網膜、前列腺的含量為高,血液中含量很少。
鋅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物質代謝和生殖功能均有重要作用,尤其對胎兒及兒童的生長發育作用明顯。缺鋅可能會導致不可逆轉的發育缺陷。因此,提前預防、早期發現和及時糾正鋅缺乏,進行有效和必要的補鋅。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健康工程。
●是體內金屬酶的組成成分和激活劑人體內約有200多種含鋅酶,其中較為重要的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等,這些酶在參與組織呼吸、能量代謝及抗氧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鋅缺乏時就會使酶的活性下降,進而影響整個機體的代謝活動。
●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組織再生人體蛋白質合成及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等過程中都需要鋅的參與,因此缺鋅可引起RNA、DNA及蛋白質的合成障礙。細胞分裂減少,生長停止。缺鋅的兒童生長發育會出現停滯而導致侏儒癥,不論成人還是兒童。在缺鋅狀態下都會出現創傷組織愈合困難。另外,鋅對胎兒生長發育、促進性器官和性功能發育均具有重要調節作用。
●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研究發現。鋅與維持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有密切關系,缺鋅可引起胸腺萎縮、胸腺激素減少、T細胞功能受損及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改變。使人體免疫力降低。易發生感染。
●其他重要功能鋅可與唾液蛋白結合成味覺素增進食欲。當人體缺鋅時,會引起味覺遲鈍和食欲顯著減退,甚至發生異食癖。此外,鋅對促進皮膚健康、防止皮膚粗糙和上皮角化及保護視力等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兒童發生慢性鋅缺乏時.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明顯落后于同齡人,個子矮小,精神不振、抵抗力差,嚴重者可導致侏儒癥。青少年除生長停滯外,還會性成熟推遲。性器官發育不良、第二性征發育不全等。孕婦如果缺鋅。可不同程度地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以致引起胎兒的種種畸形。不論兒童或成人缺鋅,均可引起味覺減退及食欲不振。厭食偏食。甚至發生異食癖。如咬指甲、吃紙、吃煤渣、土塊、墻皮等。成人長期缺鋅。亦可導致性功能減退。精子數減少,皮膚粗糙,免疫功能降低等。嚴重缺鋅時,可出現暗適應能力降低和夜盲癥。急性鋅缺乏病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害和禿發病,也有的發生腹瀉、嗜睡、抑郁癥和眼的損害等。
鋅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科學的膳食安排可滿足人體對鋅的基本需要而不致缺乏。發生缺鋅主要見于以下幾種情況!
膳食攝入不均衡日常膳食不均衡。如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攝入偏少,長期吃精加工的食物,或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偏食、挑食及盲目節食等。使膳食中的鋅含量較低,不能滿足機體需要。
特殊生理需要量增加 孕婦、乳母、嬰幼兒及兒童,都處于對鋅需要量增加的特殊生理時期。如未能及時補充充足,即可造成機體鋅缺乏,容易發生缺鋅的各種癥狀。
某些疾病 如腹瀉、急性感染、慢性腎病、糖尿病、創傷及應用某些利尿藥物增加鋅的分解和排出,而未能相應補充者,易發生鋅缺乏。
鋅的來源廣泛,普遍存于各種食物。不論動物性還是植物性的食物都含有鋅,但食物中的鋅含量差別很大。吸收利用率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動物性食物含鋅量高,吸收也好,貝殼類海產品(如牡蠣、蟶干、扇貝)、紅色肉類、動物內臟類都是鋅的極好來源。干果類、蛋類、豆類、谷類胚芽和麥麩中也富含鋅,其中干酪、蝦、燕麥、花生醬、花生、爆玉米花等均為不錯的補鋅食物。植物性食物含鋅較低,如水果蔬菜等,因含大量植酸和纖維素。其吸收率也不高。此外。精細的糧食在加工過程可導致鋅大量丟失,如小麥加工成精面粉會丟失大約80%的鋅;新鮮大豆制成罐頭后,其鋅含量會損失60%左右。
鋅缺乏癥重在預防,孕母及乳母應注意膳食攝入平衡,增加動物蛋白及含鋅量高食物,以利于胎兒的發育;鼓勵母乳喂養新生兒。并及時添加富含鋅的輔食;兒童應自幼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挑食。發現有孩子缺鋅表現應及早補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含鋅的藥物或保健品。補鋅的同時應攝入足量蛋白質,同時補鐵、鈣等。但注意補鋅不可盲目過量,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補鋅過多。造成鋅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