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黃米雞
文 怡
原料
雞腿2個 黃米200克
葡萄干30克 枸杞20克
粽葉40張
調(diào)料
鹽5克 白糖5克
蠔油30毫升 香油30毫升
生抽15毫升 料酒5毫升



做法:
1)黃米洗凈后,用清水浸泡12小時以上,用前瀝干水分。將枸杞和葡萄干用清水浸泡5分鐘后,洗凈瀝干備用。
2)雞腿去骨切成小條,加入鹽和蠔油攪拌均勻,腌制15分鐘。
3)黃米倒入碗中,加入葡萄干,枸杞和腌好的雞肉,攪拌均勻,再調(diào)入料酒,生抽,白糖和香油,再次攪拌均勻。
4)將粽葉的頭尾剪掉,把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將黃米雞肉用勺子盛到粽葉的尾部(邊緣空出1厘米的距離),然后從底部向上卷起成筒狀,如粽子本身的重量無法壓住底邊,可以用線繩系緊。
5)卷好后放入蒸籠或蒸鍋里,蒸鍋里放入足夠的水。大火加熱,水沸騰后繼續(xù)蒸30分鐘。
超級啰嗦:
黃米是粗糧的一種,外形和顏色類似小米,但它的體積比小米大3到4倍,可以此區(qū)分。
黃米需要浸泡的時間較長,但在炎熱的夏季,在浸泡時,最好能將容器蓋上一層保鮮膜移至冰箱冷藏浸泡,這樣可以避免高溫導(dǎo)致的細(xì)菌滋生。
卷粽筒時,要從尾部向頭部卷,因為棕葉中間的筋,頭部比尾部粗,不容易卷起。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個傳統(tǒng),但很多人不會包,學(xué)起來又麻煩,不如就化繁為簡吧。
粽子通常都是用糯米來制作的,可不太容易消化,改用黃米這種粗糧來做就好多了,既軟糯又濃香,而且更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