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冬季自然界生物處于冬眠修養狀態,人體也在養精蓄銳,衰老最慢;春季自然界復蘇。人體器官的功能增強。機體步入損耗狀態;夏季自然界的生機最旺盛,人體活動往往會超負荷運轉,精、氣、神損耗最大,機體衰老也最快;而秋季自然界處于漸收狀態。人體損耗逐步下降。所以。夏季更應該注重養生保健。
一、夏天人最“苦”
為什么說夏季人的生活最“苦”呢?原因有如下幾點。
1 夏天易煩躁酷暑盛夏,特別是悶熱的天氣,很多人都容易上火。感到心煩氣躁,甚是生氣動怒。最容易產生家庭矛盾和引起各種爭端。
2 夏天睡不好夏天由于天氣炎熱,許多人容易興奮,或心情煩躁,所以往往睡不好覺。深睡眠決定著人體的睡眠質量,根據腦波測試。冬天人體每晚深睡眠可達3.2小時,而夏天則降至2-7小時。
3 夏天腸道最苦夏天氣候炎熱。暑濕蒸騰。不但食品容易變質,也是致病微生物繁殖最旺盛的季節。若不注意飲食衛生。或嗜吃生冷。或睡臥貪涼,均容易誘發腸胃疾病。特別是夏季炎熱的天氣。容易抑制腸道內有益菌群的生長,導致夏天有益菌嚴重不足。所以,每年夏天進入腸胃道的有害病菌、病毒比其它季節多得多,患腸胃道疾病者最多。
4 夏天體弱多瘸夏天由于許多人食欲下降,睡不好覺,加之消耗增加。所以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特別是老年人表現得最為明顯。如夏季天氣炎熱,汗出過多,血壓容易上升。心跳加速。血液變得濃縮黏稠,因此最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風和心力衰竭等危險疾病,甚至會導致猝死。
5 人多苦夏隨著夏季的到來。有些人常出現頭痛眩暈、疲倦食少、惡心欲嘔、心中煩躁以及低,熱等癥狀,到醫院檢查又無異常體征。由于這種現象每到夏季就會發生。即使不治療,隨著夏季的結束也會好轉,中醫將這種現象稱為疰夏,也稱苦夏,是體質虛弱之人不能適應夏季暑熱氣候而發生的一種季節性疾病。
二、如何快樂度夏
要想快樂地度過難熬的夏天。降低衰老速度,就必須加強自我保健,尤其是婦女、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就更要提高警惕,多加防范。
1 要多飲水一般而言,夏天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排出2升以上的水分。因此,除了吃飯以外,每天還需要補充1500~2000毫升的水。體力勞動和進行劇烈運動時,飲水量還要增加,以平時不感口渴為度。所以。夏季要養成隨時飲水的好習慣(少量多次),不可等口渴了才飲水。補水以白開水、礦泉水、綠豆湯、淡茶水、菊花茶等為最佳,出汗過多時還需補充淡鹽水或含鹽汽水,不可經常以啤酒和含糖飲料代替白開水。冷食冷飲也要節制。
2 避免暴曬因為夏天紫外線太強。特別是上午11時至下午4時最好避免外出。若必須外出時,則要涂防曬霜、戴遮陽帽、打遮陽傘、戴太陽鏡,做好防護工作,以免曬傷。
3 靜心安神俗語說,“心靜自然涼”。所以。夏天一定要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息其怒,靜其心,安其神,避免動怒上火、心浮氣躁。
4 飲食清淡飲食要多品種多變化,做好主副食、粗細糧、葷與素的合理搭配。飲食要清淡衛生。要適當多吃些黃瓜、番茄、胡蘿卜、芹菜、桃子等。少吃油膩、煎炸、辛辣燥熱及香料過多的食品。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宜吃溫食,少吃生冷。
5 防暑降沮重視居室降溫通風,采取掛窗簾等辦法,防止室內陽光直接照射。電扇不要直吹。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可過大。在防暑降溫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止風、寒、濕邪傷人。不可在室外露宿。避免涉水淋雨、冷水澆頭沖身,不要在過堂風口處睡臥。老年人、嬰幼兒和體弱多病者,天氣再熱,夜晚睡眠時腹部也要蓋個涼被或毛巾被,以免夜晚受涼。
6 洗溫水澡早晚應沖個溫水澡(最好不洗冷水淥),這對保持衛生、消除疲勞意義重大。每天還要洗幾次臉。或用冷水沖手,這樣都能起到防暑降溫作用。
7 注意休息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不進行激烈運動和干體力消耗大的勞動。一般運動健身。宜安排在清展和傍晚涼爽時進行。要適當午休,以補充夜晚睡眠的不足。保證下午精力充沛。
8 重視藥治有苦夏癥狀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人不同需要,適當服用有消暑降溫、清熱解毒、健脾除濕和開胃進食的中藥。如荷葉、藿香、桑葉、菊花、金銀花、麥冬、西洋參、綠豆、薏苡仁、扁豆、蓮子、赤小豆、焦麥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