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何一個新生行業一樣,爆發期之后必然要有一個市場出清的階段,這個時期大部分掘金者將死去或者被吞并,只留下最強悍的幾個瓜分天下
“盡管冠以‘快捷’的酒店越來越多,但我住店只選擇如家快捷。”媒體從業者黃先生說。由于職業原因,黃經常出差,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如果不是時間上特別緊急,能否預訂到如家快捷酒店往往是黃安排行程日期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黃解釋說,“如家統一規范,已經習慣了,到那里有種像到家一樣的自在?!?/p>
如家快捷是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創造者,如家神話般的迅速成功掀起了國內經濟型酒店的投資狂潮。自2004年以來,各路投資在大街小巷不停地跑馬圈地。據最新統計,2007年經濟型酒店房間數較2006年增多89%,規模增速較2006年加快20%。

但是和任何一個新生行業一樣,爆發期之后必然要有一個市場出清的階段,這個時期大部分掘金者將死去或者被吞并,最后只留下最強悍的幾個瓜分天下。現在,經濟型酒店的這個時期已經到來了。
出清階段
據中國飯店協會公布的《2007中國經濟型飯店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入住率已從2005年的平均89%跌至2006年的平均82.4%,下滑了近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平均客房價格則從2005年的328元降到了209元。另一方面,2007年經濟型酒店物業成本相比2006年上升了40%多。
有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經濟型酒店眼下已進入了全面競爭的白熱化階段。未來兩三年,競爭的結果很有可能是眾多小品牌被如家快捷、錦江之星、速8等幾大品牌所并購。酒店行業進行整合重組,行業龍頭形成,使得優秀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擴張。只有在若干個知名品牌的旗下聚集了一定規模的企業群,才可以說經濟型酒店已經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業態。
在7天酒店CEO鄭南雁看來,競爭有兩方面,一個是經濟型酒店與傳統單體廉價酒店的競爭,另一個則是同業的品牌競爭。傳統的單體廉價酒店一是合并到經濟型酒店中,或者轉型經營特色酒店,滿足“小眾”需求,最后一種是退出市場。
直營店、特許經營、合同管理、市場聯盟是大部分經濟型連鎖酒店采用的開店方式。相比如家快捷酒店在全國鋪開戰場,快速圈地。7天酒店一直立足在酒店業競爭力最為激烈的華南市場,深耕區域,逐區推進。城市客棧一心一意地在自己的商務精品路線摸索,做以自然、舒適、簡約為特色的連鎖經濟型主題精品酒店,強調差異化,著眼在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后擁有一批品牌的追隨者和良好的口碑。
一些發展領先的經濟型酒店通過上市融資,獲得資金后,進一步通過并購來實現快速擴張。如家酒店曾先后有IDG、SIG、AsiaStarIT等多家海外風險投資先后入注。2006年10月26日,如家酒店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之后,大規模成功融資使得如家更易于走向迅速擴張。2007年10月22日,如家在美國股市宣布,公司以3.4億元的價格收購排名位列經濟型酒店第八位的七斗星商旅酒店26家連鎖店100%股權。這是如家繼2007年6月收購北京都市陽光連鎖酒店的3家酒店后的又一個并購案。錦江、莫泰、7天都先后獲得過資本的青睞。
內憂外患
事實上,價格優勢并不是經濟型酒店長久的美夢。如家快捷酒店CEO孫堅認為,從價格上來講往上突破的空間并不是太大。經濟型酒店主要是從二三星酒店里面搶客源,價格往上突破的話,會遭到四五星級酒店的阻擋。業內人士同時指出,不少星級酒店的價格開始走低,家居式的“假日公寓”也是后來者可畏,經濟型酒店未來可能面臨市場的夾擊。
另外,各路投資者中有許多是盲目的跟風者。其中不少是沒有任何酒店管理背景的煤礦業主、個體戶、城中村房東等。
不時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經濟型連鎖酒店在加速擴張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直面的是投資風險,因為目前的房地產價格處于高位,一旦買進可能在未來被套牢,甚至破產。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魏小安研究員曾表示過,“相對于外資同行,本土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瓶頸是專業化人才短缺,在資金運作同等的條件和規模下,這個瓶頸不解決將會是‘致命的’?!?/p>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北京市旅游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戴斌此前曾對媒體表示,抓緊培育和引進中小酒店經理人已是當務之急。國內在中小型酒店管理方面,教材很有限。大部分酒店經理人都是為大酒店量身訂做,經濟型酒店在人才方面存在大的空缺,不得不重新培養經濟型酒店人才。標準化服務對于經濟型酒店來說是一道門坎。只有服務標準化了,才實現質量的統一化。
如家快捷聯合創始人季琦認為,在發展經濟型連鎖酒店的過程中還可能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風險,如在往邊緣城市發展的時候會出現因人員階段性流動而產生的市場真空;國外品牌大舉進入所導致的競爭加??;因缺乏合適的法律環境而造成的擴張受阻;酒店行業的發展每隔6到8年都會經歷一次波峰和波谷。
他說,在產業平均利潤率的作用下,經濟型酒店的投資回報期肯定會延長,要求經濟型酒店的產業運營商必須在品牌、品質,特別是在市場和產品創新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本土激戰正酣之際,國外的強大競爭對手也站到了眼前。世界上最大的酒店集團洲際酒店旗下的經濟型酒店品牌“快捷假日”已進入內地城市。雅高酒店旗下的宜必思經濟型酒店均由雅高投資建設,旗下索菲特、諾富特等各品牌形成綜合性服務網絡,以體現資本與管理的緊密結合。
這兩家國際酒店均擁有強大的客源管理能力,對商務型客源的系統性管理能力和跨國企業的合作基礎,使得本土的經濟型酒店在軟件方面略顯單薄。不過如家市場部總監鄔蘋對未來的競爭很自信:“經濟型酒店是貼近老百姓的東西,我們更能了解是中小商務人群需要什么,而且動作會更快。國外酒店的反應速度相對較慢?!?/p>
價值創造者生存
沒有懸念,最后的生存者必然是服務價值的創造者,而不是價格便宜者。比如,7天經濟酒店在第一家分店開業同時,其自主開發的中央預訂系統就投入使用,這個中央預訂系統整合網上即時預訂/確認系統、呼叫中心、短信及店務管理系統為一體。 “7天”以平臺構建全國網絡,全國的每個店直接向總部負責,這樣人員極儉省,10多家店只需要一個會計。
7天酒店提倡“像麥當勞一樣的”與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住宿消費理念。比如,7天酒店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將房間的顏色分為幾個色系,由顧客自由選擇。
如家快捷酒店也采取用一個平衡積分卡去考核成果,經營占一個部分,顧客滿意度、員工滿意度、酒店的基本質量包括員工的培養,包括很多方面都跟最后的收入掛鉤。
“酒店的擴張一定是要吸收適合自己品牌的門店,”格林豪泰連鎖酒店董事長徐曙光說,“消費者產品一定要有內涵,要苦練內功,不然難免曇花一現。”他認為,對于一個連鎖品牌,需要10-20年時間進行積累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