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們借鑒國外的先進成果,關鍵是要立足實際,以我為主,變別人先進為我先進。這需要時間和金錢,更需要智慧。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尤建新博士對記者說,我們借EMBA教育這個舶來品為我所用,變國際先進的教育、管理、科學技術為我之優勢。
讓舶來品為“我”所用
我國EMBA教育始于2002年,所謂EMBA,意即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同工商管理碩士教育相比,其培養目標也是為企業培養務實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但在招生對象、錄取標準、學習方式、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有較大區別。
從開辦EMBA之初,同濟大學沒有步人后塵,盲目開課,更沒有強調和單純追求經濟效益。時任同濟大學校長的吳啟迪教授多次深入實際,認真研究同濟大學的優勢和EMBA的情況,同濟大學地處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擁有城規、土木、海洋、環境、交通等等優勢學科集群。瞄準地緣優勢,尤建新說,我們開宗明義:唱國際歌,走自己路,重特色、重質量、以“質量”贏得信任,以“特色”打造品牌,以實效取勝。整合優質資源,確立了項目管理、現代物流管理、展覽會管理、金融與投資管理等四大特色方向。

變國際先進為“我”之優勢
追蹤國際科技發展和管理前沿,做適合中國國情的科技管理高端文章,成為同濟EMBA教育追求的一個新目標。
2003年12月17日,在教育部章新勝副部長的推動和幫助下,同濟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簽訂了合作協議書。MOT成為該校EMBA教育繼四大特色方向之后又一個新的特色方向。根據協議,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承擔高科技管理方面的4門課程,同濟EMBA學員可自由選修,學成后可獲得伯克利分校的有關證書,還可以選擇伯克利分校參加“海外學期”的學習,親身感受美國硅谷的經濟動力和高新技術發展的前沿趨勢。2007年3月20日,中國科技管理研究院在同濟大學掛牌成立。時任同濟大學校長的萬鋼出任院長,時任科技部部長的徐冠華出任名譽院長。“中國科技管理研究院的成立對同濟EMBA教育的高科技管理方向來說,猶如吹進了一股東風。”尤建新說。
“會展經濟”已成為城市新經濟的熱點,社會對展覽會管理專業人才特別是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端人才需求與日俱增。上海正日益成為國際國內各類展覽會的舉辦中心,特別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同濟大學EMBA教育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02年12月16日,上海世博會研究中心在同濟大學成立。同濟EMBA項目依托學校綜合性學科優勢和資源,把“展覽會管理”設為特色方向,開設了博覽會管理、會展項目策劃和項目管理等課程,緊密追蹤該領域國際最新發展和經典案例。
德國萊比錫,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博覽會之都。同濟EMBA中心組織學員來到這里,專門開設《會展培訓》課程。學員們和萊比錫商學院的一流專家交流;在漢諾威,學員們借鑒漢諾威博覽會的成功經驗,與有關專家探討上海世博會會前、會中、會后呈現出或隱含著的巨大商機,還參觀全球頂級汽車制造商——寶馬和保時捷公司新廠。
在世界銀行特約顧問、哈佛大學ARIES研究員彭運鶚教授帶領下,同濟EMBA學員承接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項目《世博會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機理和運作模式分析》。學員們運用多年的管理、從業經驗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籌備和未來上海城市建設的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和科技服務。
讓學員在互動中互為發展
為了確保EMBA教育質量,同濟EMBA始終堅持小班教學,每個班學員在50人左右,實現中外師資優勢互補,其中外教比例超過40%。在教學過程中,實行課內與課外互動、國內與國外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的四級互動教學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期學員宋亞丁憑借在中國證券行業多年的從業和管理經驗,運用學習成果,在導師尤建新院長指導下,歷經半年完成了《股票首次公開發行估值方法和發售機制的比較研究》課題,在上海市學位辦和上海市教育評估院的論文盲評中,獲得了90分的好成績,多項指標都達到A。
2005年末,國務院學位辦對全國EMBA專業學位教育進行評估,同濟EMBA教育的辦學質量得到了專家肯定和好評。
尤建新介紹,該校EMBA教育有一整套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海外學期”和“社會實踐”兩大創新。同濟EMBA教育的“社會實踐”與眾不同,他們根據學員提出的要求或發出的邀請,組織同班或跨班同學進行實地考察。其中,仲盛集團對桐鄉鞋業皮革城的收購,是一個典型案例。
仲盛集團是有著近20年經營經驗的高檔房產開發公司,旗下仲盛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中心總經理湯曉丹是同濟EMBA七期學員;桐鄉鞋業皮革城是上海聚寶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的一個項目,大股東張健是同濟EMBA五期學員。桐鄉鞋業皮革城自2006年9月23日開業后,因項目股東多,經營思路不統一,導致經營困難,原股東會決定將該項目整體轉讓。
2007年5月,張健找到湯曉丹,希望她能為項目的出路想想辦法。湯曉丹經過三個多月考察、測算、前景分析和可行性論證,發現“桐鄉·時尚皮都會”的項目極具開發前景——這里堪稱“長三角的黃金眼”:距上海1小時車程,距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烏鎮僅15分鐘車程。烏鎮每年500多萬的旅游人口是強大的客流支撐;桐鄉作為國內皮革原料、皮革服飾、鞋業、箱包主要生產基地是很好的產業支撐。“桐鄉·時尚皮都會”的潛質和經營上升空間是清晰可見的。
2007年9月,仲盛集團仲盛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成功收購桐鄉鞋業皮革城。之后,將過去的商業定位和經營思路重新調整,僅一個月時間,空置一年的B區近1.3萬平方米就全部完成了招商——引進韓國近100家知名商戶,將B區打造成韓國時尚品牌服飾批發零售中心。10月,仲盛置業正式進駐桐鄉鞋業皮革城時,媒體競相報道,稱仲盛集團的品牌效力、資金實力和先進的經營思路將給該項目帶來很好前景。
堅定教育理念 從成功走向輝煌
作為全國首批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培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的學校之一,同濟大學EMBA首期班于2003年1月率先開課。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科技部部長萬鋼在擔任同濟大學校長期間,都先后出任該校EMBA教育領導小組組長。
EMBA學員大多是社會精英和成功人士,他們來學習,能夠有什么樣的收獲?時任同濟大學校長的吳啟迪教授明確而又深刻地提出了這樣的教育理念:“同舟共濟,從成功走向輝煌”。
尤建新院長對這一理念闡釋說:同濟EMBA教育秉承的是“前瞻,專業,分享,創新”。EMBA是外來品牌,不是“土特產”。因此,我們辦學的著眼點是“唱國際歌,走自己的路”。他強調同濟EMBA教育的三條要點:
第一,開拓視野,為進一步發展提供好的資源平臺。EMBA的每一個學員應該都是成功人士,但是,他們都應知道,要在市場的大風大浪中繼續成功,不能關著門孤芳自賞,我們希望EMBA學員在學習互動中更好地認識社會、認識市場、超越自我。
第二,明確企業家的責任。企業賺錢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更不能代表成功者的全部。企業是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經營好了,滿足投資者、消費者的需要了,才是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第三,具有全球化的戰略眼光。他提出企業家要重視兩張表:一張是資產負債表,一張是知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人們都知道它的重要,而對知產負債表人們還不大了解、不大重視。有些企業為什么要貼牌生產?因為產品的知識產權在人家手里。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有國際化發展的視野,把資產負債表和知產負債表這兩張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在提升自己水平的過程中,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