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神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電線電纜的明星企業。盡管近年來電線電纜行業的市場環境很好,但是,合肥神馬的成功還是有著自己的“絕活”即自己獨到之處的。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第一,現場主義。合肥神馬的岳光明是有著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高級工程師,是出名的科技攻關能手。更重要的是,他除了公務接待,只要進公司就是一身藍色工作服。按照他本人的說法,是因為“一身工作裝可以隨時上操作臺,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現場主義”的老總。沃爾瑪的老總可能隨時出現在現場。所以如果一個企業的老總主要時間聽匯報,大概就有問題了。因為那樣就已經染上了類似于某些官員的官僚主義弊病,企業也搞不好。
第二,品牌戰略。合肥神馬的制勝法寶之一是品牌戰略。本來,所謂的品牌效應在生活資料領域效果最明顯,因為某些生活消費品功能雷同、價格差異也不大,消費者無法選擇。這時,名牌則凝結了產品質量、服務等一系列因素,成為了一種產品與另一種產品區別的最顯著的標志。但是,電線電纜除了家庭裝修一小部分外,基本上屬于生產資料。按理說,生產資料的品牌效應沒有消費品那么明顯,因為這時是“專家購買”,而不是普通消費者的“非專家購買”。不過,當線纜產品同質化也很嚴重的時候,“專家”也變成了“非專家”。合肥神馬抓住了品牌的制高點,是非常明智的。
第三,國際競爭。合肥神馬的國際化戰略也很成功,比如其產品出口到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在美國克利夫蘭和泰國曼谷舉行的國際線纜設備專業展會上大放異彩、在2008年將利用與南中香港公司合資經營的契機繼續開拓國際市場等等。可以看出,合肥神馬是在國內激烈競爭中取得優勢并乘勝出擊國際市場的。這個過程比較自然,也符合規律。當年日本家電行業企業在國內競爭充分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不得不到國外去想辦法。
第四,自主創新。合肥神馬的競爭優勢來自與自主創新。現在,“自主創新”成了一個非常時髦的名詞。但是,自主創新不應該僅僅是一句空洞的口號,那樣給人的感覺會是變了味,成了“為了自主創新而自主創新”。合肥神馬的自主創新的根源在于競爭性領域,在于壓力下的生存。因此,自主創新首先應該是企業本身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發展和實現理想的需要。因此,喊了半天的口號,不如把企業放到競爭的環境之中。換句話說,自主創新不是乞求來的,而是環境逼出來的。自主創新不是“要我創”而是“我要創”。
第五,成本漲價。作為“料重工輕”的行業,電線電纜產品的成本構成中占全部成本的80%以上,合肥神馬當然受到一定的影響。由于他們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經開始關注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了,很早就做好了應對策略,因此原材料快速上漲并沒有對其生產成本造成過大的影響。特別是他們抓住機遇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了品牌影響力。這一點在其他某些行業的情況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家電生產已經過剩了,本來應該重新洗牌,但是政府出面幫忙解決問題,這時企業好比是“永遠長不大的嬰兒”。還有的能源、基礎設施企業,一有價格問題,轉嫁給下游以及消費者便完事大吉。那還怎么會提高管理水平?
第六,組織再造。合肥神馬本身就是內部整合、重組的產物。原有的模式是關聯臺資企業華新電工從事產品銷售和技術開發,合肥神馬負責產品制造和售后服務,效果并不好。2007年兩個企業進行重組,消除了研發——生產——銷售供應鏈上的障礙,效率大大提高。特別是公司更名為合肥神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棄用“華新”品牌打出“神馬”品牌。因此,為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內部、集團內部、策略聯盟成員之間實施組織再造都是值得考慮的。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