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就是要建立覆蓋全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而醫藥經費的大部分要補助患者。
這恰恰也為即將出臺的新醫改定了調子。
有關專家明確地說,醫療再改革,最終的利益方必將是廣大消費者。這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之所以出現了“第八套”、“第九套”醫改方案,理由不言而喻。
醫改線路圖
1994年,國務院在江蘇鎮江、江西九江啟動城鎮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試點,由此揭開醫改序幕。
1998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覆蓋全體城鎮職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并陸續出臺醫藥分家、藥品招標采購、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但政策的落實難度不小。
2003年,SARS的襲擊使人們意識到,醫療衛生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存在缺陷,當年進行了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所得數據令人震驚。
2005年7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研究報告被披露,其中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激起了社會熱烈討論,“看病難、看病貴”從此成為社會焦點議題。
2006年9月,國務院成立十余個部委組成的醫改協調小組,由國家發改委主任和衛生部部長任雙組長。
2007年1月,由衛生部主導制訂的醫改新方案披露,強調政府主導。該方案引發激烈爭議,隨后,醫改協調小組決定委托6家海內外研究機構獨立制定方案。
2007年5月底,8個獨立醫改方案接受醫改協調小組及國內外專家評議。與先前預測相左,大部分方案傾向于市場化。
2007年7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要求今年在79個城市試點,2010年覆蓋全國。這意味著政府的新增醫療衛生支出將主要用于補貼居民醫療保險賬戶,而非是對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增加投入。這一決策被認為是為醫改方案確定了基調——補需方,而非補供方,醫療服務的提供將更市場化。
2007年9月,國家發改委宣布,最新醫改方案已形成,并上報國務院,將對社會公布,征求全民意見。
今年“兩會”上,醫改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臨安模式:農村包圍城市
隨著新醫改出臺日期的臨近,醫改的呼聲也水漲船高。各地紛紛將理論結合實踐,探索適合自己省情的醫改模式。
浙江臨安市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這次,臨安的社區藥房管理模式無論在規模上、廣度上、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并被簡練地稱為“臨安模式”。
什么是“臨安模式”呢?
提升社區服務中心、服務站(醫院)的抗風險能力和資金積累同時,探索醫藥商業企業、生產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而形成的藥品采購管理模式。即通俗所說的“藥房三方共管”, 三方分別指錦城社區中心、康銳大明和浙江海虹控股醫藥電子商務公司。
具體做法為,社區中心根據原有的歷史藥品采購價和醫藥商業企業現有的進貨價進行比較,來確定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價,同時也通過海虹醫藥電子商務向全國藥品生產企業詢價,最后確定藥品采購價格,即采用三方價格比較,對藥品采購價實行擇低選擇。
“臨安模式”的好處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臨安市衛生局副局長楊建林欣喜地告訴記者:“對醫院而言,‘臨安模式’降低了藥品采購價格,減少了庫存,增加了藥品收益;將煩瑣的采購事務委托給專業機構來處理,專心做好藥品臨床使用合理性評價和不良反應的監測;提高了藥品采購效率、藥房管理水平;對收益增加的部分不斷讓利給患者,吸引更多患者就醫。對企業而言,‘臨安模式’由原來的賣產品向配送服務轉型,專心打造核心競爭力,將配送服務做到專業化。對政府而言,‘臨安模式’可以通過全面、真實的網上交易實現實時監管。對第三方服務商而言,‘臨安模式’實現了真正的醫藥電子商務,發揮了渠道作用。
“2007年,我們增收了30多萬,其中10%讓利給了患者。”4月15日,浙江省臨安市錦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王柄江告訴記者。
而當地的衛生統計數據亦證明,錦城社區中心1-11月份中心藥品實際零售額為8909561.53元,按照國家規定,鄉鎮衛生院藥品最高零售價格為9775530.27元,實際讓利給老百姓865968.74元,讓利率為9.7%。
無疑,王柄江和基層患者是“臨安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他們感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利好。
“該模式已得到杭州市衛生局和浙江省發改委的認可,今年將逐步向杭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推廣,試行成功后,有望推廣到全省,甚至其它兄弟省份?!睏罱中老驳馗嬖V記者,“我們的醫改就是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只要在基層得到了廣泛認可,就等于說我們站住了腳跟,有了實現更大飛躍的資本?!?/p>
模式的完善還有待時日
取得成績并不能說醫改成功,只能說明它朝著醫改的正確道路上邁了一步。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并重,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
溫家寶總理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明,醫療改革的基本目標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要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醫藥分開”就是一條必由之路。
為什么這么說呢?
“醫院開出天價藥方”等鮮活的事例已經證明,看病難、看病貴都是“醫藥不分開”惹的禍,要徹底根除以藥養醫體制這個頑疾,就必須從醫療體制本身入手,推行“醫藥分開”政策,還老百姓一個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不光“臨安模式”,包括南京的“藥房托管”、連云港額“限定利潤統一配送”等等地方醫改模式,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醫藥分開”問題。他們僅僅從自身的情況出發,找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起到了“緩解疼痛”的作用,其中的問題還有待解決,模式還有待完善。
“臨安模式”雖然切斷了廠家醫藥代表與醫生之間的直接關系,但仍未觸及深層的體制問題,如藥房的法人地位、產權、人事關系均未改變,藥房的收入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經濟效益之間仍然存在較大關系。另一方面,在低價原則下,藥品質量如何保證,如何和醫生的用藥習慣銜接等問題也不能不明不白。
事實上,“臨安模式”等地方醫改模式也在展現極強生命力的同時,擁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能。
眾所周知,截至目前,全球十大制藥巨頭已陸續披露2007年全年業績報告。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十強榜單上,只有6家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出現增長,包括輝瑞在內的4家企業的收益卻不同程度地下跌。而各大跨國藥企在中國的業績全線飄紅,繼去年15%的行業銷售額平均增幅之后,今年的平均增幅達到20%以上,某些藥企的部分產品甚至到30%以上。相應的,各大藥業巨頭紛紛表示,將持續加大在中國這個新興市場的投資力度。
材料清楚表明,今年注定了我國醫藥市場上不平靜。
新醫改的即將出臺、大量外資的進入,對我國醫藥市場的沖擊力不言而喻?!拔覈尼t藥服務商和終端要經得起內外兩方面的夾擊,必須要找到一個適當的經營模式或者穩定的盈利點,比方說‘臨安模式’,將它發展成體系、規模后,自然就有了抵御被吞噬危險的能力?!币晃会t藥領域的專業人才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