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縣,以紅山女神的故鄉著稱于世,也以經濟的快速發展享譽東北
通訊員 王眾力
三月,紅山女神的故鄉,遼寧省建平縣萬物吐綠。
建平縣是遼冀蒙三省區交會的一點,境內物產資源豐富。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沙棘林,也是全國的馬鈴薯生產基地。“瑞綠”等精品雜糧已經走出國門,是人們有口皆碑的“有機雜糧之鄉”。京四、朝赤兩條高速公路橫貫25個鄉鎮場街,葉柏壽火車站是連接關內外的重要交通樞紐。

建平縣曾經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近幾年來堅持項目立縣,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改革成果惠及60萬百姓。記者來到建平縣,采訪了中共建平縣委副書記、縣長劉春田。
記者:近幾年來,建平縣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劉春田:幾年來,建平縣始終堅持以“一主四化”為主攻方向,以項目立縣為核心舉措,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手段,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堅持科學發展,注重產業培育,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建平縣財政一般性預算收入位列遼寧省44個縣市區第12位,經濟增長幅度進入全國百強縣。
建平縣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堅持以資源為依托,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攻方向,以培育主導產業和骨干企業為重點,全面提升工業經濟對縣域經濟的支撐能力。按照項目向產業集中、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的原則,規劃建設了以陶瓷工業園、現代生態科技園區、雜糧工業園區為主的縣屬園區,以沙海膨潤土園區、青松嶺硅石園區、八家木材加工園區、深井綠源農業園區為主的鄉鎮工農業園區,初步形成以縣屬園區為龍頭,以鄉鎮工農業園區為骨干的園區經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廣泛開展各類救助活動,城鄉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97.1%。
“一主四化”主思路
記者:剛才您提到在縣域經濟發展中以“一主四化”為主攻方向,這一理念在實踐中是如何運用的?
劉春田:“一主四化”的發展思路,即以民營經濟為主,不斷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和服務業現代化進程。
以民營經濟為主體謀發展。圍繞培育優勢產業,按照增規模、接鏈條、育支柱、壯園區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骨干企業培植行動。
堅持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加強主導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完善城鎮服務功能,加快推進建平城鎮化步伐。按照城鎮規劃修編的總體要求,堅持產業支撐、整合資源、市場運作多措并舉,提高城鎮化水平。抓好城市重點工程建設,加大城市環境管理力度。堅持開發建設與管理并重,美化、綠化、亮化城市。加強物業管理,整頓和規范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城市環境衛生,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有序、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強第三產業綜合實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服務業升級行動,是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形成“一主當先、四化聯動”格局的重要舉措。要圍繞做大第三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確保形成以縣城為核心,向周邊區域輻射帶動的商貿集散效應。健全完善連鎖經營、代理、配送等現代流通網絡。積極促進興隆大家庭、大商集團等一批大型商貿企業入住建平。突出發展包括健全農業技術支撐體系、農副產品流通體系、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等在內的生產服務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房地產、信息、中介等行業。積極挖掘旅游資源,加快旅游業發展。
項目建設為核心
記者:您剛才在談“一主四化”時,強調以推進項目建設為核心。那么,項目建設對建平的經濟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你們是如何推進項目建設的?
劉春田:項目建設是優化經濟結構,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我們舉全縣之力,加大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下決心抓出一批具有牽動效應的重點項目。
第一,要圍繞推進工業化進程抓項目。工業是建平的經濟支柱。因此,必須把工業項目擺在整個項目建設的首位。一是圍繞礦產資源精深加工上項目。如何把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把產業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是全縣要做好的第一篇大文章。二是圍繞現有企業做大做強上項目。要以現有企業和項目為載體,培育生成一批大項目。力爭培育一批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牽動效應的立縣企業。三是圍繞工業內部結構優化上項目。高度關注并進一步優化項目結構,適應省新型產業基地建設和朝陽市推進“5+1”產業格局形成的新形勢,努力上一批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稅源型項目。四是圍繞工業園區建設上項目。
第二,要圍繞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抓項目。一是圍繞優勢產業基地建設上項目。要以項目建設,擴大基地規模,做大龍頭企業“第一車間”,為龍頭企業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圍繞龍頭企業建設上項目。要通過政策扶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等方式,做大做強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促進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
第三,要圍繞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抓項目。圍繞城市擴容提質上一批房地產開發,棚戶區改造,城市供氣、供暖、給排水、市政管理等完善城市服務功能領域的重點項目,擴大城市規模,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圍繞小城鎮建設上項目。
第四,要圍繞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抓項目。要在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重點圍繞交通運輸和物流業、商貿流通、文化產業、金融保險、信息中介等,謀劃和建設一批重點項目。
第五,要圍繞社會事業抓項目。教育、文化體育、衛生、計生等部門,圍繞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職業教育,基層計劃生育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農村鄉鎮、社區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廣播電視事業“村村通”以及農村群眾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等方面。
第六,要圍繞國家產業政策抓項目。目前國家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比較多,國家下撥資金按照項目給付,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研究國家的政策支持范圍,把握國家和省市資金投向,通過包裝一批項目,爭取政策資金。通過爭取到的政策資金,上一批項目。
記者:建平的下一步發展,特別是在改革創新方面有哪些打算?
劉春田:改革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建平積極推進各項改革,一要深化企業改革。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突出抓好現有企業重組聯合改造工作,引導域內企業打破地區、條塊和所有制界限。二要按照積極穩妥、分類推進、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將生產經營類和中介類事業單位劃出事業單位管理序列,逐步完成改制任務。三要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到優化資源配置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四要繼續加大財政改革和行政事業單位資源整合力度,探索建立財政支農支出穩定增長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提高財政公共服務和保障能力。
通過實施“一主四化”的發展思路,通過抓項目、抓改革,到2012年建平縣域經濟總量將達到223億元,實現縣域全面崛起,力爭進入遼寧省發展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