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企業在三個月內連續兩次漲價,這是目前中國通貨膨脹特定環境下的產物,生產成本增加,對于目前幾乎微利的乳品行業,價格就要上漲,造成的結果是消費者的消費成本增加或者發生消費轉換,銷量短時間內下降,影響經銷商的經營信心。面對市場的現實,企業不能亂了陣腳。
一、追根溯源,挖掘銷量下滑原因
表面現象是價格提高,銷量出現了下滑,背后的原因并不一定是這樣的。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個是渠道,一個是消費者。渠道是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關鍵環節,首要的是去分析一下渠道各個環節是不是出現了銷售障礙;其次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是不是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漲價后銷量下滑,那么企業就要去了解消費者去了那里?他們還在消費牛奶產品還是發生了消費轉移?比如平時一天喝一斤奶的現在喝半斤了,或者平時喝牛奶的現在喝豆漿了,等等,要挖掘到消費者在漲價后發生的變化。再進一步分析,是渠道各個環節的利潤下降了嗎?無論這兩個方面在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最終產品在市場的表現。H企業在漲價后有沒有調整價格體系,有沒有調整產品結構,這些是關系到渠道利益的關鍵因素;而對消費者來說,需要對產品漲價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企業需要通過刺激消費來拉動市場。只有通過對消費者和渠道各層級全方位的原因挖掘,才可能找到應對的措施。
二、有的放矢,尋找應對措施
通過對消費者和渠道各環節的了解,基本可以尋到下滑的真實原因,問題發現了,解決的對策就水到渠成。如果是消費者由于價格原因發生消費轉換,那就要通過適當的促銷拉動來爭取和穩定消費者;如果銷量下滑是渠道各環節利潤的下降造成的,那么就要通過調整產品價格體系,或者進行新的銷售政策拉動,爭取到渠道各個環節的支持。
筆者認為,要想止住銷量下滑的局面,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制造同行漲價輿論。在整個行業漲價的大潮下,如果同類產品沒有漲價,想通過價格戰來切市場份額,這對漲價企業來說將是非常大的打擊,如何減少競品對市場的搶奪,首先要制造全行業漲價的輿論。當然對于H企業來說,乳品行業漲價已經不用制造輿論了,因為大家共同面對的都是原輔料的漲價,企業的生產成本都在同步增長,如果不漲價,企業將在虧本經營。
2 重新分配渠道各個環節利潤。由于產品生產成本增加,整個產品線的價格都要調整,那么企業在保證利潤的同時,必須考慮渠道各個環節的利潤,沒有利益相伴,就沒有渠道各個環節的支持。
3 加大重點終端建設。行業全面漲價的過程,也是行業洗牌的過程。如果企業不能全面支持終端拉動,消費者就可能對產品消費失去信心。而重點終端的建設正是樹立企業形象,重點突破市場的關鍵所在。通過重點終端的堆頭、促銷、宣傳等方式不斷告訴消費者,“H產品依然是你的首選”。
4 消費者促銷。企業只有穩定的消費群,才能夠有穩定的市場。由于產品的漲價,消費者在初期肯定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如何幫助消費者度過這個適應期,是企業銷售穩定的關鍵。從消費者心理來看,沒有兩分錢不能改變的消費習慣;對大眾消費品來說,價格是選擇產品的關鍵因素。要滿足消費者的這種消費心理,只有通過消費者促銷活動,先穩住消費者;只有消費者穩定了,他們才會逐漸的接受現實。對于已經發生消費轉換的消費者,需要通過更系統的活動、品牌傳播、公關活動等方式來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