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深入實施,電網企業發展面臨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借鑒相關理論知識和國外具有代表性電力企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現狀和我國企業的特點,提出優化我國電網企業負債規模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負債規模;負債經營;國際比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深入實施,電網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電網企業遠高于平均水平的資產負債率和極其單一的融資模式成為其資本結構的一大特點。在新的環境下,這一特點日益成為電網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大隱患。筆者擬以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XX省電力公司為具體研究對象,在借鑒相關理論知識和國外具有代表性電力企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現狀和我國電網企業的特點,提出優化我國電網企業負債規模的具體對策。
一、國外電網公司負債經營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電力體制改革正處于攻堅時期,在法律、制度及企業內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筆者選取了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英國國家電網公司、美國愛迪生公司、法國電力公司和韓國電力公司五家國外電力企業為研究對象,了解這些公司的負債管理現狀,與我國電網企業進行對比分析。選取這些公司是因為這些公司目前的經營范圍與我國電網公司有相似之處,都負責電網的經營與管理,其所處國家的改革歷程在某一階段與我國現階段的電力體制改革相似。
(一)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負債管理現狀
筆者通過分析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歷年資產負債表發現,其1998~2005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86%,其中長期負債占負債總額的平均比重為79.31%,債券占長期負債的比重為52.14%,長期借款占長期負債的比重為29.3%。可見,日本東京電力也具有較高的資產負債率,與中國電力公司不同的是日本東京電力的負債融資方式除銀行貸款外還有債券等其他負債融資方式,且結構比較合理。

另外,該公司從1998~2005年的相關指標的變化趨勢是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呈緩慢下降趨勢,債券融資占負債總額的比重在呈緩慢上升趨勢,同一時期的長期貸款占負債總額的比重也呈緩慢下降趨勢,這說明該公司的負債結構在逐步調整。結合日本電力體制改革的特殊背景,筆者認為東京電力正處于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歷史過程,尤其是其供電端的放開,使東京電力從過去垂直壟斷一體化的模式逐步轉向市場化運作,因此其過去單一的融資渠道和負債結構已經不能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迫使東京電力公司調整其資本結構和負債結構見圖1和圖2。
(二)法國電力公司負債管理現狀
法國是世界電力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國家之一。其電力行業一直保持著垂直壟斷一體化的模式,法國電力公司過去一直是作為法國唯一家大型壟斷國有電力企業,業務包括發、輸、配、供所有環節。2003年,法國迫于歐盟的壓力,將發電業務分離出來,對輸、配電實行獨立核算。但是法國電力公司目前仍保著對電網的絕對壟斷。其業務范圍和發展過程與我國原國家電力公司類似。由于搜集資料受到限制,筆者只搜集到其兩年的財務數據,通過分析發現其資產負債率高達91.23%。筆者分析認為這是由于法國電力公司仍保持著高度的自然壟斷造成的(見表1)。

(三)英、美國家電力公司負債管理現狀
英、美兩國是世界各國較早進行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國家,其中目前英國的電力市場已經完全放開。英國在實行電力私有化后,保留了電網的壟斷地位。英國國家電網公司就是電力私有化改革的產物,負責電網的經營管理。美國在實行電力市場化改革后,大部分電力企業仍然經營著包括發輸配各個環節的業務。美國愛迪生公司就是具有這一特點。筆者之所以選取這兩個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就是為了解電力市場化改革較為成熟的國家中的電網企業的負債管理現狀。
通過分析英國從2001~2005年的資產負債率,發現其資產負債率具有上升趨勢,這與英國近年來加大電網投資力度有關。美國愛迪生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并不穩定。但兩國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均保持了較高水平,其中英國電網公司自2001~2005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86.3%,美國愛迪生公司自1998~2005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82.21%(見圖3和圖4)。
二、我國電網公司負債管理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的電網企業在新的外部環境下積極轉變了經營思路和戰略發展模式,但是由于電網公司具有自然壟斷的特性和改革的歷史原因,我國電網公司還面臨著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負債規模問題是其中之一。
(一)電網企業負債管理現狀
筆者以XX省電力公司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負債規模現狀。通過對XX省電網公司從2003~2005年的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對電網公司負債管理現狀進行了描述(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XX省電力公司公司歷年的資產負債率均在70%以上,三年平均資產負債率為75%,平均所有者權益比率為25%。而在所有負債中長期負債與流動負債的比例為3L:2,長期負債占了絕大部分。在長期負債中,長期借款的比重占長期負債比重的99%。根據省公司提供的資料,長期借款的來源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和農網專項借款及國外銀行貸款。根據省公司2003~2005年的利潤表,發現財務費用成為省公司盈利低的主要原因,財務費用占主營業務利潤的平均比重達到了136%。
另外,XX省電力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弱,從2003~2004年的流動比率來看,分別為1.03,0.69,0.5。從理論分析,XX省電力公司面臨著較大的短期償債風險,電網公司本身具有現金流量大的特點,可以緩解償債壓力,但是電網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卻明顯下降。
通過對XX省電力公司的負債規模及結構進行簡要分析可以發現,該公司在負債管理方面存在著以下問題:
(1)融資渠道極其單一。XX省電力公司作為一家負責經營管理區域性電網的電力企業,自身具有壟斷性電力企業的特征。通過其主要財務數據可以發現,該企業的融資渠道極其單一,主要以通過負債的主要融資渠道,以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和國家政策性貸款及國外銀行貸款為主要融資方式。單一的融資渠道,導致其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這種方式固然可以充分發揮負債融資的財務杠桿效應,但財務杠桿“雙刃劍”的作用也同時給其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
(2)負債結構不合理。占據XX省電力公司資本結構絕對比重的負債資本也存在著結構嚴重不合理的問題。省電力公司的負債主要以銀行的長期貸款為主,沒有采取債券融資等其他融資方式。單一的負債結構導致了高額財務費用的產生,成為省公司贏利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這點可以從省公司歷年財務費用表看出。
(3)短期償債能力下降。省公司的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不配比,反映出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下降,盡管電網企業由于其所處行業特殊性,具有較大的現金流量,可以認為在流動資產小于流動負債的情況下不存在短期償債風險,但是,電網公司的流動比率作為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卻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該公司2005年的流動比率比2003年的流動比率下降了51.43%,可以充分說明省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下降。

(二)國內外負債管理現狀對比分析
從資產負債率變化趨勢來看,凡是正處于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的電網公司,其資產負債率都呈現下降趨勢(如:日本、韓國、法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完成后電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是否會上升還沒有定論。我國電網公司正處于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攻堅時期,按照國外電力公司的發展規律,其資產負債率應該逐步地進行調整。
關于電網企業的負債規模標準,各國電網企業尚沒有統一的標準。通過與國外電力公司的比率進行比較發現,我國的資產負債率指標并不高,是否還有上升空間還要結合我國現實條件,通過實證的方法進行論證。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國電網企業的負債結構需要進行調整。而且高額的財務費用直接影響了電網企業的利潤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三、實現最優負債規模的途徑探討
電網企業負債所存在問題既有深層次的歷史原因,也有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瓶頸制約。這些問題需要從企業所面臨的外部政策環境、內外部財務治理機制等方面著手解決,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一)構建有利于優化負債規模的外部環境
電網企業由于其自然壟斷的特征,保持了其在電力行業壟斷地位。政府在相關政策、管理體制上仍很大程度上延續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模式,如電力投資審批、電力產品定價等都是政府對電力行業微觀管理的重要內容。這也是電網企業管理者市場意識缺乏的根本原因。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相關政策、管理體制上改革政府對電網企業的管理模式,增強電網企業優化負債規模的動機。最直接的切入點是改革政府對電網企業的考核內容,除重視電網企業的保值增值指標外,還應重視電網企業的資金成本指標,即在國資委對電網企業考核指標中,應增加有關資本成本、負債規模、資本結構等相關指標,將這些指標提高到一定權重,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同時,建立評價電網企業財務風險的機制,對具有潛在風險的財務行為從制度上予以規范。

在外部政策環境上,應該為電網公司構建多元化的融資環境。在電網企業內無資本成本約束,外部又缺乏拓寬其他融資渠道,必然沒有優化負債規模的動機。因此,政府應當在確保電力企業具有提供可持續電力服務財務能力的前提下,針對電力企業制定相關的融資政策,為電網企業的融資構建相對寬松的外部政策環境。如允許擴大發行債券規模、允許發行產業投資基金等。
(二)開拓融資渠道,優化負債結構在現有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機制下,積極開拓新的融資渠道是優化負債結構的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根據一般的企業融資理論,企業可以選擇的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外部融資的方式主要有權益性融資和負債性融資。其中負債性融資的主要方式主要有:政策性貸款、商業銀行貸款和債券融資。權益性融資主要包括股票融資和產業投資基金。
電網企業目前主要的融資渠道是政策性貸款和商業銀行貸款。在現有的政策條件下,電網公司可以適當降低商業銀行貸款的比例,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來籌集更多的資金,以此來調整企業的負債結構。盡管我國對發行企業債券的管理程序非常嚴格,但是電網公司以其大量的現金流和穩定的現金收入和回報率可以保證具有較高的信用度,因此大力發行企業債券是一條可以選擇融資渠道。國家電網公司可以授權下屬各省的省級電網公司,根據各自所管轄范圍的內的實際情況,發行省范圍的企業債券,以有效籌集所需資金。這樣也可以使集團財務管理實現集權和分權的有機結合。
另外,在實行股份制改革面臨政策瓶頸的情況下,我國電網企業可以積極開拓建立產業投資基金這一融資渠道。這一方法的有效性國外電網公司發展過程中已經得到證明——美國大部分電網公司目前在電網建設中都選取了產業投資基金這一融資方式。我國目前已經成立了房地產行業的產業投資基金,建立電力行業的產業投資基金還是一個需要積極開拓的渠道。
(三)加強資金管理
內部融資是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加強企業資金管理,使企業資金資源能夠有效利用,防止資金資源的浪費也屬于廣義的內源融資概念。
電網企業的經營特點之一就是企業現金流量非常大。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是優化企業負債結構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國家電網公司采取的是集權型資金管理模式,在總部成立資金結算處的同時,還成立了財務公司,負責國家電網公司內部各成員單位的資金調撥。另外還實行了嚴格的收支預算管理制度,有效加強了企業的資金管理。這種集權型的資金管理模式,集中發揮了企業集團的規模優勢,有利于電網公司集中分配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另外通過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方式,還有利于電網企業充分發揮其融資的優勢。我國電網企業應該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完善資金集中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資金集中管理的程度。
(責任編輯:石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