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品牌榜
1.伊利
伊利和蒙牛一直是乳品界的勁敵,去年在益普索對42個非奧運贊助商的調查中,有56.8%的公眾將蒙牛誤認為奧運贊助商。而在艾瑞網近期發布的《2008年3月奧運網絡廣告月報》中,伊利一躍成為奧運品牌的三甲之一。奧運營銷是一個不見硝煙的戰場,雖無兵戈相見,卻有勝負之分。伊利在品牌營銷的路上,的確走了很多彎路,但是乘著奧運的東風,伊利逐漸總結出了自己的品牌經。5.12地震發生后,伊利在第一時間內捐款。當商務部緊急調配牛奶送往災區時,也是首選了伊利,這無疑是對其品牌形象和公益形象的雙重肯定。
2.百事可樂舞動中國
百事可樂雖非北京奧運贊助商,但卻從未放棄借奧運之機對自己進行營銷。當奧運火炬傳遞受阻,MSN上紅心成列,百事迅速推出了“全民上罐,舞動中國”的活動,而活動說明的第一句就是“中國人,就要愛中國!”標志性紅心高懸在網頁的最上方。百事準確抓住了國人當時的心態,“愛國營銷”的戰略成果顯著,截止到目前,參加這一活動的民眾已過百萬。百事的紅心營銷行為,體現出了其自身獨特的眼光和營銷智慧,登上營銷紅榜絕對是實至名歸。
3.中國網通
繼“尋找北京最美的微笑”圖片征集活動之后,中國網通又特別推出了“奧運學期,誰是MVP?”活動。作為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之一,中國網通的營銷策劃充分體現了北京人文奧運的精神,本著以活動促品牌,以奧運推品牌的宗旨,展開了一系列活動。在眾多的奧運品牌中,中國網通的宣傳不是最突出的一個,但在品牌營銷方面,卻是投入與宣傳效果性價比較高的一家。奧運營銷潮已經進入最后階段,找準營銷點正是奧運營銷沖刺階段的關鍵。
黑品牌榜
1.聯想“紅本女”事件營銷
當偷拍者的鏡頭準確無誤地對準了這位美麗的Office Lady時,網友們還是一眼就看出了誰才是真正的主角——紅色聯想ideaPad U110。名為《7天7夜不吃不喝網絡追蹤紅本女事件》的帖子在搜狐數碼公社高調占據顯著位置若干天后,還是不得不在網友們的一片鄙夷聲中冷卻。聯想刻意營造的“紅本女”營銷事件,不但沒有趕上事件營銷的時髦,反而碰了一鼻子灰。營銷可以策劃,但分寸的拿捏要求能夠恰到好處,聯想明顯功力尚淺。
2.奧美身陷“抵制門”
當家樂福在鋪天蓋地的聲討中成為眾矢之的時,奧美也因網絡上傳聞“家樂福雇用奧美處理公關危機”而身陷“抵制門”。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與奧美一貫果斷、恰到好處的公關風格相反,奧美這一次迅速、略帶草率的回應非但沒有達到辟謠的目的,反而讓傳言在網上更瘋狂地傳播開來,并由此牽扯出奧美公司實力及員工個人能力等一系列問題,使其一度成為許多論壇的焦點。作為一家知名的公關公司,在幫助其他企業進行公關之前,奧美是否應先將自己打造成營銷圈中的經典案例之一呢?
3.萬科
5.12大地震摧毀了太多的東西,卻在中國民眾的心里建立起一股不可摧毀的凝聚力。從災難發生的那一刻起,萬科就開始密切關注災區,并捐款200余萬。但是,萬科卻因其總裁王石博客上的幾篇文章,而成為網友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在舉國哀悼遇難者之時,王石的企業不應該承受“泛慈善”、“慈善不是一朝一夕”的言論,的確有些不合時宜。也許,他的理性并沒有錯,錯的只是時機,錯的只是王石忘記了自己所代表的并不僅僅是他個人。地震無營銷,但是,當我們的家園在地震中被摧毀,我們不能讓自己所辛苦樹立的品牌也隨之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