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點評
李志起 CBCT李志起品牌營銷機構董事長
一本很重的“輕”雜志
上期《成功營銷》雜志一拿到手,就覺得異常的“重”,雖然是從引人入勝的“輕公司”專題開始看的,卻越看越感覺出這紙上黃金的“重”,相信所有看過上期雜志的讀者都該慶幸與它的不期而遇。它給了中國創業者一種全新的思維,也給了傳統企業家不得不正視的理念碰撞,那就是“傳統的商業法則正在受到挑戰,銷售額高于一切的時代已經過去,利潤才是王道。”對于公司而言,注冊公司、租賃辦公室、配備辦公家具、布置網絡這些都是投入,想要獲得更高的利潤,應該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比如租賃靈活的辦公室,可以從一人發展至幾十人的規模,把自己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獲得收益的工作中,而與銷售無關的事情全部交給專業的公司來負責,這就是輕公司時代的核心價值。那些規模小,但利潤高的互聯網新貴,正在挑戰傳統行業里那些“身材”臃腫、人員眾多、成本高昂的企業。近期炒得火熱的YESPPG就是一個典型,這家在互聯網上銷售男裝襯衫的公司雖然只有500人,卻能日處理1萬件服裝的發貨,國內服裝業老大之一的雅戈爾現在也不過是1.3萬件。而且,YSEPPG公司成立至今,不過短短兩年時間。一些傳統行業公司也正展開變革。海爾集團總裁楊綿綿聲稱,海爾的目標是“把公司做小,把客戶做大”,這也表明了海爾集團向“輕公司”轉型的決心。在傳統的觀念看來,外包是企業不得已的做法,在網絡時代,外包卻成為企業發展必然的趨勢,企業把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剝離出來,只負責價值含量最高的品牌經營,從而確保企業能夠將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環節。
最好的例子就是耐克,這個世界上最知名的運動品牌居然沒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工廠。從產品生產、包裝、運輸到銷售,完全依靠外包。微軟、IBM等軟件巨頭,如今也只專注于核心模塊的研發,更多的開發環節,早已外包給了許多中小型的軟件公司。互聯網絕對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Email、即時通訊等工具,提高了人們的溝通效率;搜索引擎的出現,為人們查找信息提供了廣泛的信息源與過濾器。BBS、門戶、購物等網站的出現,為人們創造了信息閱讀、交流、購物的新渠道。互聯網時代的“輕公司”,懂得充分運用互聯網的這些特性,用最低的營銷成本讓自己的產品被客戶所認知,足不出戶,卻可以做全世界的買賣。“輕公司”里的員工可能分布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利用互聯網實現SOHO的辦公方式,公司的運營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你對這一切還有疑問,看看淘寶、eBay上面的出色賣家吧,減少了傳統銷售渠道的成本,節省了龐大的公司運營開支,他們過得比一些傳統的銷售商好很多。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企業要做的不是把自己變得更壯、更大,相反,學會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或許才是更好的獲勝之道。作為企業遠航的望遠鏡,財經雜志本身是一種資訊的通報和觀念的引導,中國網商的崛起已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相關案例也隨處可見,但雜志在相關資訊收集整理上如何能夠更勝一籌,并能引申出更具備實際操作性的專家點評,那么將是廣大讀者所真正期待的完美雜志。
上期封面回顧
在火器出現之前,以輕便著稱的游牧民族在戰斗中是最銳不可擋的,那些披著重盔猛甲的波蘭士兵只能被這些輕騎兵打得落花流水,這就是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能夠橫掃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商業世界中,也出現了這樣的“輕騎兵”,而且也開始像成吉思汗一樣沖擊傳統的商業信念。一個不到500人的襯衫企業,兩年之內就做到了每天賣掉1萬件襯衫,而行業老大雅戈爾也只是每天賣掉1.3萬件,這就是PPG創造的奇跡。不止PPG,紅孩子、九鉆網、鮮花網等等都越來越流行,阿里巴巴的高調上市似乎更彰顯著電子商務的魅力和美好前景。傳統的“重型公司”與它們相比則顯得越來越笨拙,它們的利潤被房租、銷售能耗、人工、管理等等分食著,步伐也越來越緩慢。
2007年最后一期的《成功營銷》就以《沖擊傳統商業信念》為題,向讀者一一解析了PPG、BONO、吉喜利、紅孩子、九鉆網、北斗手機網的“贏”銷之道,并邀請專家對此進行分析和點評,這既是對現有情況的反映,同時也取了“2008創新”之意。
2008年已經到來,《成功營銷》雜志將在新的一年中給讀者帶來更多的驚喜,也將帶來更精彩的“上期封面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