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大小小的皮包店充斥大街小巷,有高級精品店,也有普通品牌店。包的種類林林總總,制作材料更是五花八門。在琳瑯滿目的包包店里,有一個嬉皮手工皮包店卻異常出位,紅紅火火。這家店把回歸和復古的嬉皮精神成功地嫁接在人們日常使用的皮包上。這和現代都市中產白領渴望返璞歸真、尋求自由和享受的理念不謀而合。這家獨一無二的手工嬉皮包店很快在消費者中叫響,讓店老板汪涵在休閑中賺來百萬財富。
尋求夢想,意外發現嬉皮包包
今年33歲的汪涵出生在遼寧盤錦市雙臺子區。因為家境不好,職高畢業后就給人打工,她賣過書報、販過服裝、做過保姆、開過雜貨店,奔奔波波地一干就是8年,辛酸苦辣的創業滋味讓她至今難忘。
這些年,汪涵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開一個皮包專賣店,因為她在讀書的時候就酷愛各類皮包,每當看見同學的特色包包都喜歡得不得了。
2005年7月,她東挪西湊,終于在親友的幫助下,在商貿廣場租了個精品間,開了一間皮包專賣店。剛開業的時候,她興奮得連覺都睡不好,整天咧嘴笑。她耐心對待每個顧客,潛心研究顧客需求。可是,經營了一年以后,她的生意仍然沒有起色。一個月賣得好的話也只能賺一千多元錢,扣除水、電、氣、租金,所剩無幾,基本上就是白忙活。
其實,在商貿廣場經營狀況不好的不止她一家。由于盤錦屬于中小城市,在這里經營包包的商戶,都是去沈陽、南臺等地的批發市場進貨,款式更新慢不說,家家戶戶的樣式基本都雷同,根本就賣不上價格。幾乎所有商家都處于不死不活的經營狀態,汪涵再怎么努力經營也看不見實際的經營效果。
2007年5月的一天,一個時尚女孩來店里買包,眼看就付款了,女孩提出一個條件,把包包整齊的邊拆開變成毛邊,還要弄得不規則,說這樣才時尚,外國就流行這樣的嬉皮包包。汪涵一邊按照女孩的要求拆開包包,一邊又去市場外邊求人把毛邊處理好,這樣一個生意忙得她頭昏腦漲的,錢還沒掙多少。
女孩走了以后,汪涵總琢磨嬉皮這個詞,似乎有無限的可能和創意。晚上,汪涵迫不及待地上網查詢嬉皮士的有關信息。她發現20世紀60年代,一群搞搖滾的年輕人為了標榜自我叛逆的精神追求,慢慢形成一個嬉皮士圈子,而后滲透到油畫、建筑等其他藝術領域,風靡西歐,盛極一時。嬉皮士們篤信的箴言是做自己的事(do your own things),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尋找屬于本我的原始欲望,以求達到文化的超越、人的精神的解放和人的生存狀態的更新。這和現在都市人渴望返璞歸真、親近自然、尋求自由的理念不謀而合。看到這里,汪涵眼睛一亮,這正是自己追求的經營宗旨,也就是擁有一個返璞歸真的空間,開一家小店休閑地賺錢,多么愜意。
她經過細致考察,發現嬉皮士手工皮包有創業前途,它的市場定位為高端消費,目標客戶鎖定正在崛起和壯大的中產階層,因為這個階層正是嬉皮精神的追求者和享受者,也是潮流消費的引領者。
盤錦這個城市是因油而興的小康城市,中產階層龐大,汪涵相信,這是一個相當巨大并有深厚潛力的市場,這個發現讓汪涵驚喜不已。
演繹嬉皮,將特色進行到底
經過充分準備醞釀,2007年6月,汪涵在新開的順地城物色了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店面,并根據嬉皮士的風格對店面進行一番特色裝修。她墻面和門臉裝修得很懷舊,甚至有些原始的感覺。里面的包包都是汪涵從全國各地淘來的,很精致,尤其是擺在醒目位置的特色皮包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每一個細節,汪涵都注意到了,她把這個小店變成了一個演繹嬉皮精神的舞臺,把來來往往的顧客都當成了這臺戲中不可或缺的角兒,汪涵自己則是個不折不扣的制片人,每天都在挖掘嬉皮精神的商業價值,這些讓汪涵樂在其中。
小店一開業,強烈的復古風格,叛逆的嬉皮味道,新穎的包包款式,讓愛包一族心動不已,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日營業額達到2萬余元,并且連續攀高。
有了表面的熱鬧,汪涵更注重內涵。事實上,嬉皮士更像一個介于生活和藝術邊緣的激情實驗室,汪涵信奉想象力是第一生產力的偏方,可再有特色的東西,沒有實質內涵,一段時間的火爆往往只是曇花一現。
于是汪涵的嬉皮士包包店在以特色取勝的同時,更注重質量和實用性。對此,汪涵堅持所有的皮料完全采用進口整張頭層天然水晶變色牛皮,滄桑古樸,里面采用高密度仿真皮絨里,五金自行設計,造型古怪并經多次封釉。不像很多其他品牌的皮具,采用雜皮、邊角皮或者二層皮制作。而且堅持原創,純手工制作。用最原始的材料和雙手,配合最激情的創意,創造更有品位的產品,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東西,體驗最淋漓盡致的釋放,嬉皮士創造了一種最直觀最擅變的專利設計方法,突破了一般工藝美術設計和應用的框框。
隨著生意的擴大,汪涵還親自培訓了一批服務員,推行讓利銷售和優質服務,實行珍珠卡、金卡、鉆卡銷售制度,承諾凡在她店里購買過一個包包的顧客,下次來買新包包時,可以享受九五折優惠,再下一次可以在此基礎上再九五折,依此類推。顧客只要買走一個包包,便相當于帶來一系列穩定的銷售量。
嬉皮的風格、精美的包包、“人性化”的服務,讓汪涵的營業額一路飆升,月營業額很快由45萬元升至80余萬元,成為順地城最紅火的特色專賣店。
創意制勝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但是,隨著汪涵嬉皮生意做大,好多皮包經營商戶也有樣學樣,做起了嬉皮包的生意。不光順地商城,就連附近大大小小的皮包店,也開始經營嬉皮包包了。眼看自己的生意就要被眾多人跟風模仿,汪涵心里暗暗著急。有了多年經營經驗的汪涵是不會輕易被困難擊倒的,她認為,有好的質量,還需要好的創意,讓每一個皮包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精品,才能立市場于不敗之地。基于這樣的認識,汪涵在不斷搜索、尋找精品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獨立創新能力,擁有自己的工廠和專業設計團隊的創意企業,并且與一些著名的畫家和設計大師合作,每天都會拿出6到8個新品,這種更新的速度保證了嬉皮士一路領先,永遠成為別的品牌的模仿對象。
汪涵說,現代時尚行業,誰想得絕,誰更新得快,誰就喝頭啖湯,否則,站一邊去。
現在,汪涵的嬉皮手工皮藝款式全,產品精,創意獨到。只要路過嬉皮士手工皮藝館,就會被她那張揚的個性深深吸引,即使沒有購買的打算,也會情不自禁地多看幾眼。
就這樣,汪涵避開跟風模仿,自開業以來一直保持領先優勢,顧客絡繹不絕,生意營業額直線上升。
有一天,店里來了三個青島的顧客,每人購買了一個皮包和一條皮帶。這幾個顧客回青島后,打電話給汪涵對嬉皮士大加贊賞,并要求定期寄送最新款式皮包給他們。
這個生意讓汪涵有了對外發展業務的想法,為了更好地服務外地顧客,汪涵在網上注冊成立了網店,針對全國發展郵購業務。在實體店,汪涵成立對外服務部,專門發展外地業務。推出外地服務貴賓卡制度,而且對所有皮包都免費保修1年,免費郵遞,承諾不滿意就退貨。
隨著外地業務的發展,汪涵根據嬉皮包需求集中的城市建立分店,很快在沈陽、大連等城市建立連鎖店,按照汪涵的預期,這幾個嬉皮士皮包店每年盈利48萬元左右。總店和連鎖店年純收入達150余萬元。
生意的紅火讓汪涵生出更長遠的創業思路,她計劃在全國各地發展更多的嬉皮皮藝連鎖店,并逐步推向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