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充滿了各種時尚的因子、設計的元素,其中不少借助實物固定了下來,更多的還在設計者們的腦海中盤旋,也許是對于歷史遺跡的解讀,也許是對未來生活方式的想象,它們往往會通過某一契機聚集在一起,共同綻放出絢爛的色彩,諸如此次的“世博想象”2007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展。
2007年12月27日上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世博想象”2007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展在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自2001年以來,兩年一屆的上海美術大展已經成為上海規模最大、涵蓋面最廣的品牌展覽之一。“世博想象”2007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展是繼“家——從傳統到現代”2003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大展之后舉辦的又一次設計藝術展。此展覽以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召開為契機,用設計藝術的形式關注世博、參與世博、宣傳世博,為世博出一份力,同時促進全國設計界的交流。展覽自籌備以來,全國各地高等藝術院校設計專業的師生,熱情應征。最終主辦方從近500件應征作品中遴選出231件作品參展,平面作品85件、實物37件、環藝作品101件、多媒體8件,其中優秀作品20件。
城市的回顧與展望
走進上海美術館,一樓大廳一側,回蕩著富有節奏感的音樂,左右兩邊是兩面大紅的民族風格十足的木墻,中間巨大的環球銀幕上,快速呈現著多媒體三維動畫,高樓瞬間拔地而起,地鐵快速駛過,行人健步如飛……來自上海大學世博藝術與展示中心的作品——城市“足跡”,運用燈光造型呈現了城市剖面,以神經元的方式展現了各國城市的建筑理念和歷代世界著名城市的輪廓變遷。眼前的這些畫面讓專心經營著自己生活的人們感到應接不暇,但若跳身站在歷史的軸上回望,城市何嘗不是如此飛速前進的呢?
設計展組委會秘書長、策展人之一朱國榮:“藝術展還可以是一場狂歡,她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盛宴,以一種熟悉的方式讓遺忘之物被重拾記憶。”所以回顧城市發展歷史是此次展覽的主題之一。當然也有很多作品展現了城市未來可能的生活方式。“聯想‘空中花園’”(大膽提出了“上海屋頂全面綠化”的構想)、“長者公寓改造方案”、“混搭丁克家”、“休閑旅行車設計”等等,設計者打開自己的想象魔盒,讓現實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構建出了一種嶄新的藝術和城市、藝術和生活的奇妙關系。
傳統與時尚的交融
在一樓展覽大廳內,擺放著一個魔球般的天體儀,只要往前后左右任意方向輕輕一轉,天體儀前的大屏幕上就相對應地呈現出分處東南西北四方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讓觀賞者重溫中國悠遠而神秘的傳統文化。
二樓到三樓展覽區的銜接處,有幾位年輕人正興致勃勃地踩著地面,走近一瞧,原來是一個集數字技術、數字藝術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于一體的交互展示作品“靈動水墨”。只見地面上投影著一幅水墨荷塘,靜靜的水面中荷花含苞欲放,一片靜謐的氛圍,然而當有游人走進畫面時,腳下的水波開始蕩漾,魚群驚散,荷葉漂浮,沉睡的荷花被游人驚醒、開放,一旦離開,一切又漸漸恢復寧靜。“靈動水墨”中,觀賞者本身成為水墨作品各種形態的觸動者,現代技術讓人與畫可以在一個寫意的意境中,自然而靈動地對話交融。
關于上海世博會的無盡想象
2007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展既然以“世博想象”為“大旗”,那么應征者自然要為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出謀劃策。大至城市文明館、主題館、自助式輕軌、自動售貨機,小到宣傳海報、禮品、門票、指示牌等,這次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大多數是專為世博會設計的。
環保是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世博想象”的不少作品也帶有很鮮明的綠色環保理念。考慮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整個展場正好被黃浦江一分為二,四川美術學院的兩位設計者,構想出了在空中駕駛的“自助式輕軌”,此交通系統采用綠色環保設計,既可緩解交通擁堵問題,又可為城市增添一條靚麗的風景線。考慮到世博會期間大量人流帶來的垃圾問題,很多設計者設計出了各式各樣的垃圾處理裝置,如造型像太空飛船一樣的、可以行走的趣味性垃圾清潔裝置,自助式餐后清理回收單位、“吞噬者”垃圾運送車,交椅式便攜垃圾桶、飯盒系列垃圾桶,即抽式垃圾袋,用于回收一次性紙杯的DIY墻等等。
在整個展覽會場里,點綴著很多不同造型的富有童趣的大型風車,有立于地面的,也有懸掛在空中的,顏色上選用具有代表性國家和地區的國旗為主要用色,意喻著五大洲的和諧團結。錯落有致的排列組合,色彩斑斕的視覺享受,運用風能的環保設計,這個為世博會設計的動感雕塑融合了此次藝術展的許多元素:傳統、未來、時尚、國際、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