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龍
知名海派作家。曾任《海上文壇》副主編,現任《現代家庭》主編。著有《上海女人》、《反調男女》、《與名人同窗》、《男人眼中男人的缺點》、《男人眼中女人的缺點》等書。
赤膊,睡衣,躺椅,晚飯;祖孫的天倫,男女的調情,少女的等待。所有本該在各自居所里進行的事情,因為居所容納不了承受不了,而延伸到了居所之外。在冬天,二樓、三層閣甚至要用封箱帶把漏風的北窗封得嚴嚴實實,到了夏天,哪怕把窗全部拆掉都吹不到風。所謂天當房,地當床,在夏日的老城廂,用不著再作注解。

假如以為這不是上海而是某個小鎮,那就錯了,這是上海典型的老城廂,這樣的住宅群落在上海無以計數;假如以為這就是下只角,那又錯了,真正的下只角那就是低矮的平房,狹長的弄堂。
這里的男人基本上就是死了心在這里做男人的,在這里出生,在這里長大,在這里娶親,一直到在這里老去。當然有了得的男人,做生意的,或者其他方式升遷發財的,自然就舉家搬了出去,但是為數不多,更普遍的男人,書讀得一般,人也做得一般;心不好高騖遠,腳步也就實在。
這里的女人有所不同。這里的女人夢想可能是最燦爛的。因為在老城廂的橋那一頭,轉個彎,就是最熱鬧的鬧市中心,老城廂女人足以感受到上海的一切繁華。但是在橋的這一頭,煤球爐,馬桶,公用,狹小,嘈雜,一切女人厭惡的事情都將是女人每天要面對的事情。老城廂女人的夢想就是嫁到橋的那一頭去,那就不要晚上小便小在床邊的痰盂里了,那就不要早上倒馬桶了,那就不要生煤球爐了,那就不要夏天和鄰居睡在馬路上了。
但是后來絕大多數的老城廂小姑娘,還是在老城廂里完婚,老城廂里“近親結婚”特別多,老城廂里男女戀愛結婚特別容易。夏天每一個夜晚的集體乘風涼,不知造就了多多少少的眉來眼去與暗合。尤其是,在老城廂里誰也用不著騙誰,誰也瞞不了誰,誰家脫底棺材,誰家有些家底,誰家為人忠厚,誰家刁鉆促狹,誰家豪爽,誰家古怪,家家人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近鄰結婚”就像一張無形的網,想擺脫都擺脫不了。
多少有點低俗,卻也是真實的生活企盼。而事實上,這種多少低俗的婚姻企盼,到頭來還是七折八扣地回到了實在的生活里,絕大多數的老城廂女孩子,按照老城廂“近鄰結婚”的傳統,升格為了老城廂媳婦。要說命,這就是命了。
自然有嫁得很好的,在一大片老城廂世界里口口相傳,成為許多女孩子一時間咬牙切齒的心頭之癢。從屋頂的老虎窗看出去是天空,多少女孩把自己的夢從這個窗口寄出去,回音在哪里?
就像路邊背了雙肩背包的女孩,很離群地期待著,從她身邊掠過的小汽車怎么是模糊的?因為小汽車不是為女孩子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