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 → 潘華佳
2007年全世界最IN的一只手袋是什么?不是Hermes Kelly Flat方包,不是鑲有LV字母的Louis Vuitton Monogram蕾絲包包,而是一只名字叫做“i'm not a plastic bag”的環保手袋。它由英國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與英國時尚設計師Anya Hindmarch合作推出之后,“環保概念”+“限量版”+“5英鎊”的售價使得手袋銷售異常火熱,開賣當天早上人們便在超市門口排起長隊,僅在一個小時內,兩萬多只環保手袋就被搶購一空,在2007年全年更是以長紅不衰的勢頭成為眾多好萊塢明星的心水物件。

好萊塢太遠,但環保的時尚態度離我們很近。近期在當代藝術館舉辦的“環保X設計”300位日本設計師作品展就吸引了滬上潮人們的熱情,不僅僅沖它有著最時尚的“環保”名頭,單那些花花綠綠又充滿可愛日本元素符號的手袋、扇子和包袱布,就已經足以招來“卡瓦伊”的驚嘆聲一片了。好太陽的日子,信步穿過人民公園冬日里依然郁郁蔥蔥的草地和小樹林,推開藏在深處的玻璃屋展覽館,赫然是一面墻壁的手袋,就那么按照橫平豎直的方式,整整齊齊排列在面前,猛一看好像平安時期的京都布局,沒有繁枝冗節反倒升華了筆直線條本身的美。而線條里的這些手袋都是用環保材料做成的白色長方形拎帶,每一個設計師根據自己心中的環保理念自由描畫圖案在上面,有的傳統、有的現代、還有的超現代。看不懂?沒關系,因為作者已經把心中的設計緣由用一句話寫在做成手袋標簽狀的綠色小卡片上了。比如,一個手袋上畫的是一只耳朵豎起來的兔子,兔子耳朵延續上去,就是手袋的拎手環,在卡片上作者表示自己的設計意圖,說拎著這樣的袋子好像拎著兔子的耳朵,這樣想著,讓平常的購物行為更有趣。說到這里,你可能會想,拎著兔子耳朵很環保嗎?那么你就徹底想錯啦。鼓勵大家自己攜帶一枚這樣前衛有趣又綠色的購物袋取代傳統的塑料袋去購物,才是這場手袋秀的真正環保意圖之所在。這里的每一只袋袋都比塑料袋更漂亮、更藝術、更隱私又緊跟國際環保時尚,作為摩登上海的潮人們,你怎能拒絕?更何況,沒看新聞嗎,“限塑令”如今已經在上海的某些大賣場小超市試點了,阿媽阿婆都知道要拎個菜籃子拒絕塑料袋啦,你再不環保,真正要被OUT掉哦。

相同理念的展品還有折扇系列,就是藝術家們在空白扇面上畫各自的創意主題,一方面,畫的本身內容大多清涼又綠色,另一方面,和手袋一樣,用扇子取代空調、電扇,既節約能源又減輕氟利昂對大氣層的破壞、緩解全球變暖帶來的環境危機,何樂而不為呢?想想近年來印尼海嘯新奧爾良颶風來得妖異又兇猛,真是時候關掉空調搖起扇子了。說回展品,看過手袋再看扇子,扇面由于其特別的形狀和韻味,做出來的效果倒比手袋更出彩。從高高低低懸掛著扇面的走道穿行而過,扇面搖曳,有的描繪蘭草櫻花的素淡,有的渲染浮世繪的濃艷,色彩旖旎,情調真是很東方。而其中一面最讓我莞爾的,是雪白的一面扇子,零星有三兩個黑點,湊近一看,是小小的蚊子縈繞。設計師在說明上寫,總想念幼年居住鄉下時,在夏天清涼的夜色中納涼時的習習小風,甚至連蚊子的騷擾都是別有生趣的。所以設計這樣的扇子,在城市里面搖一搖,恍惚間,什么都有了。有點傷感,有點閑情,還有點自得其樂的小快活,這樣來環保,誰能拒絕?
主辦這個展覽的瑞可利株式會社董事長兼CEO的柏木齊先生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改變一下觀念,我們就可以參與‘環保’。 環保手提袋、包袱布和扇子都包含著這樣一種心情,希望本次展覽能有助于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促使大家進一步思考保護地球的城市生活方式。”——這話聽起來是枯燥官方了點,遠不比他帶來的那么些展品精妙,所以,不要被“環保”的大帽子嚇倒,也許哪一件,從此就改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