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領導人如果是家長式、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這個公司智力資本的質量一定會很差。
當今時代的一些智者,都在預言著一個新世界即將到來,如房龍在他的《人類的故事》最后一章,格林斯潘在他的《我們的新世界》中,還有中國改革開放的設計師,信息時代的預言家們、網絡英雄等,都在他們的著作中描述出一些即將出現的新世界特征。如和平,而不是爭斗、戰爭;團結,人類一家,全球化,“同一個世界,同一夢想”,而不是分裂和歧視;物質和精神同步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而不是物質過度發展,而忽視精神進步;新世界是文明、智力世界,而不是野蠻、無知世界……尤其是房龍在《人類的故事》一書的最后,借用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期最高尚的人物之一孔多塞侯爵,被打死前講的一段話,描述我們人類面對新世界的趨勢和特征,“大自然給了我們無盡的希望。人類掙脫了鎖鏈,以堅實的步伐在真理、美德和幸福的大道上闊步前進的景象,為哲學家顯示了一個人間奇跡,使他從至今仍沾污和折磨人世間的錯誤、犯罪以及不公正中得到安慰”。

的確,未來新世界是更智慧的世界,人們更智慧地行走在真理、美德和幸福的大道上。智慧從哪里來?
這首先要說一說教育,在我們傳統教育中,教室里、課堂上的老師是知識、智慧的代表和象征,要用各種儀式樹立老師的地位和威嚴,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做好教學,用孔夫子的話來總結就是“師道尊嚴”。這套辦法在舊世界中的確有效,但在新世界到來的今天,這套辦法似乎已經顯得落后,因為今天一個小學生掌握的知識遠比一位當年讀著拉丁文、拿著鵝毛筆的飽學之士的學問還要多。知識和智慧散布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學生的頭腦里。新世界的教師更應該是一個啟發者和發現者,發現和啟發每一個同學的智慧和天才,發掘每一個同學自我發現的潛能。同學們之間也互相啟發,互相發現。但我看到現在的教室還是舊世界的格局——高高的講臺,老師的腳底下還鋪墊著高高的臺階。
我們的教室,尤其是大學的教室應該像星巴克咖啡廳一樣,討論不同課題的同學們聚在一起,一邊上網,一邊喝著飲料,一邊學習和討論問題(尤其是案例),通過案例,提出一個小組方案,而不是個人的解決方案。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團結合作精神,提高各種能力。老師在這里應該是協調者、組織者、服務者,不應該像高高在上的“大人”,更應該像咖啡廳的服務員。知識不僅存在于課堂中,還要走出課堂,“三人行必有我師”。
同樣道理,在公司里,在新世界中最重要的資本一定是智力、智慧,公司的領導人如果是家長式、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這個公司智力資本的質量一定會很差。
因為公司的智力同樣分布在每一個員工身上,作為公司任何一級領導,都要是一個啟發者和服務者,同樣要有餐廳服務員一樣的服務意識,啟發和發掘公司每一個同事,辦公室每個角落的智慧。為了這些智慧,辦公室需要營造良好、舒適的氣氛,有可口的小吃、有香濃的茶和咖啡,有單獨靜想的地方,有互相討論的會議室,各種大小會議室等。有了愉快的心情,才可能有創造力。而這些僅僅局限于自己公司還遠遠不夠,與你打交道的人和公司也都要給他們以幫助、力量、啟發和服務,把大家的智慧都匯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