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球拍需要注意什么?球拍上注明的那些參數不可不看,這些參數就如球拍的密碼,只有破譯成功才能得心應手。
Head Size(拍面,單位為平方英寸) Super Oversize,超大拍面:拍面在115以上(通常是設計成115、118、120三個大小)。Oversize,大拍面:拍面介于105到114之間(最流行的是105、107、110三個大小)。Mid-Plus,中大拍面:拍面介于 97到104之間(最流行的是97和100)。Midsize,中拍面:拍面介于90到96平方英寸之間(最流行的是90、93、和95 )。Smallsize,小拍面:拍面在90以下。
一般來說,拍面越大,擊球面積越大,相對甜區越大,容易接到球。小拍面拍子擊球時拍頭控制比較靈活,雖然甜區小,但能帶來更好的擊球體驗。小拍面需要較好的控制能力和技術支持,因此建議初學者選用較大的拍面。
Length(拍長,單位為英寸) 標準拍長是27,這是有規定的,所以拍子上不標出。成人拍中有加長拍,但最長不能超過29。一般認為加長球拍在球拍力量,發球威力方面會有增加,但會損失在網前截擊的靈活性,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身高和力量如何,一般個子較矮或女孩子可以考慮選擇加長球拍。
Strung Weight/Weight(上弦后/空拍重量,單位為克) 現在有些商家會把球拍的輕作為賣點,越輕越靈活,但千萬不要以為球拍越輕越好。考察重量對球拍的影響,需要分兩個方面,揮和擊。
揮動的時候,輕的球拍容易按照你設想的方式揮動,靈活;而擊打的時候,重的球拍可以在碰撞的瞬間保持穩定,而且球反彈更有力。因為擊球是擊打運動中的球,球本身有很大的慣性,用很輕的球拍去擊球,就需要在擊球的瞬間用更大的力量控制球拍,否則就會造成拍面翻轉,而使球出界或者下網。
建議男性使用290-330克的球拍,女性250-310克。而無論男女,選擇250克以下的球拍,要小心,它會讓你更容易出現擊球失誤。在重量選擇上有一個基本原則: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可能選擇重量大的球拍。
Balance(平衡,單位為pts) 平衡的單位“pts”有點特殊,我們也叫做點。根據1pts=1/8 inch算來,1點約為0.3175厘米。平衡的標示還會在單位后面加上頭輕或是頭重。頭輕就是說拍子的平衡點在從拍子的中點到拍柄的一邊,反之頭重就是說拍子的平衡點在從拍子的中點到拍頭的一邊。
舉列說明,對于拍長27inch即68.5cm的拍子而言,1點頭重,是說拍子的平衡點在從拍柄數34.57CM處(68.5/2+0.3175=34.57);5頭輕,就是說拍子的平衡點在從拍柄數32.66CM處(68.5/2-0.3175*5=32.66)。
頭輕的拍子揮拍比較靈活,但因為慣性等原因,需要更多自己發力控制,比較適合打網前;頭重打網前不爽,但底線省力。如果想鍛煉自己發力,加強控制力,提升技術,頭輕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不想太吃力或是女士,用頭重拍較好。
Stiffness(硬度): 硬度的單位有邵氏\\布氏\\洛氏\\維氏等等好多種,有些球拍上并不標識硬度,如果你有興趣的球拍沒有硬度的標示,你可以向專業人士詢問該球拍的硬度。球拍測量硬度的方法大多是將球拍握把固定,然后掛一定重量之物在拍框頂端,再量其彎曲的程度,所以,數據愈小表示硬度愈高。
硬度愈高的球拍能回饋愈多的能量給球,也能提供更大甜區,使球在飛行方向上更容易被控制,同時也能削減更多的振動。軟拍由于拍子變形大,吸收力量大,所以需要更多自己發力。力量偏小喜歡借力的人士最好選硬度65以上的拍子。相反,力大人士用軟拍子更能發揮自己的控制力和力量。
Beam Width(拍框厚度,單位為mm) 厚框球拍的定義是拍框的接口厚度(與拍面垂直之向)高于20mm。若增加球拍的厚度,球拍硬度會隨之增加。厚框球拍可加大甜區、增大威力、減少震動,并提高方向的控制性。窄邊球拍適合擊球速度快、揮拍長的選手,但控球性、力量較不容易發揮。
Grip Size(拍柄大小) No.1/1號握把為4又1/8寸,No.2/2號握把為4又1/4英寸,No.3/3號握把為4又3/8英寸,NO.4/4號握把為4又1/2英寸。
拍柄大小的選擇也有一個原則,和重量一樣,也要選擇自己能覺得舒適的最粗尺寸。換句話說,不能選太細,大細握把不易抓緊,遇上強球容易松動而翻拍。太粗握把容易疲勞,靈敏度會降低,不易處理小球或截擊球,也是有弊害。 要達到自己最感舒適、最粗尺寸,往往需要配件的幫助,我們可以在原先稍微細小握把上纏上一層柄皮,一條不夠可以再加一條。
String Tension(上線高低峰值,單位為磅) 一般最常用的磅數是55到60磅之間,職業選手往往都穿到70磅左右。磅數越高,彈性越低,但是揮拍速度快的球員可獲得較好的控球效果,線路和落點更加容易控制;磅數低會產生彈簧床作用而使反彈力增加,相對控球性就會減低。
另外,磅數小,拍面與球接觸時變形就大,可以緩沖來球的沖力,從而保護選手的手肘和球拍。由此可見,初學者可選用拍線磅數較小的拍子,這對手臂有保護作用。隨著球技提高可適當增加磅數,一般先上拍子推薦的中值,再根據手感調整,每次可調整2-3磅。
String Pattern(線床密度) 一般有16×18、16×19、16×20、18×19、18×20等。疏穿線模式會產生更多的旋轉力,追求旋轉球效果的選手能從中獲益,但是線的耐久性會降低。擊球時候不是很在意旋轉但是在意增強控制的選手比較適合密穿線模式。
One Piece/Two Piece 建議用1/2根線穿成整個線床,現在的拍子Two Piece的比較多,就是用2根線分別穿橫豎線,也叫二段四結式專業拉線法。意思一共要打四個結.這樣才能把所有的壓力平均分布在四點,保證了球拍受力均勻,不易變形,One Piece打二結對球拍不如四結的好。
密碼破譯到這里,應該可以幫助新朋友們選購到合適的拍子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知識需要在以后長期的熟悉中慢慢去體會了解,但掌握這些卻是購拍前的必須。因為選擇球拍第一要注重的是規格,不是品牌,不是外觀,更不能隨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