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情人節,莫妮卡#12539;塞萊斯正式宣布退役,但網球依舊是可愛的情人,表演賽和慈善賽上,我們還會看到莫妮卡的雙正雙反握拍,聽到她那具有穿透力的吼叫。
第八大奇跡
羅蘭#12539;加洛斯中心球場,觀眾們鼓掌,大喊,起立,一個笑容滿面無憂無慮的少女邁著大步走進來。對面,經驗豐富的加里森板著臉,嫉妒球迷對這個15歲女孩的寵愛,她迫不及待想教訓下小丫頭,然而,卻是自己低著頭率先走出球場。1989年,首次大滿貫便闖入四強,一場女子網壇的地震正在醞釀。

6歲,塞萊斯在一個停車場學打網球,回到家,她的超猛雙手球一次次砸在墻上(估計他們的鄰居是全鎮最和善的)。漫畫家父親卡洛利在球畫上卡通人物,讓女兒不至于太枯燥。早在野心勃勃的父母帶著有天賦的孩子離開莫斯科的地下室,離開西伯利亞的小屋,前往美國或西班牙的著名網校之前,早在塞爾維亞軍團成為重大賽事的半決賽、決賽的常客之前,年幼的莫妮卡來到了尼克#12539;波利泰尼的“夢工廠”。每個人都知道,一家人的未來和生存重重地壓在她瘦小的肩膀上。
不過不用擔心,瘦弱的莫妮卡并不只是一個聰明的左撇子球手,只是懷著特大號的求勝欲望。她那傳奇般的七小時不間斷訓練讓陪練們幾乎要累趴下,問問考瑞爾就知道了。更恐怖的是,她那驚世駭俗的底線進攻打法開創了“大力寶貝時代”, 威廉姆斯姐妹,達文波特,卡普里亞蒂,莎拉波娃,還有每一個“娃”和“維奇”,那些將來主宰比賽的人物,都將強力底線發揮到極致。
吉米#12539;康納斯是出了名的硬漢,有誰最像他?他自己的回答是,塞萊斯,永不服輸的斗志,關鍵分敢于冒險,以及底線進攻型打法,這些讓吉米想到了自己。“塞萊斯現在打球的方式和我以前一樣,每場比賽她都全力以赴,傾其所有。”
與兇狠的底線進攻齊名的還有莫妮卡怒吼的分貝,莎娃“獅子吼”的始祖,令康納斯的叫聲悍然失色。英國小報不停地折磨她:“當別人把你比作轟隆隆的火車你作何感想?”“你是不是帶走了這項運動的優雅與美感?”“難道你不覺得女人這么叫很男性化嗎?”但也有她的捍衛者。《紐約時報》指出,“塞萊斯當然沒理由閉嘴,不要因為全英俱樂部那些愚蠢的官員,不要因為陶茲亞特、納芙拉蒂諾娃那樣抱怨的失敗者,不要因為倫敦小報的胡言亂語。女子網球進入新時代,女孩們可以自由吶喊,大力擊球,激烈競爭,就像男人一樣。”
1989年,休斯頓,身高1米62,年僅15歲的塞萊斯掀翻了女皇,埃弗特成就了小姑娘第一個冠軍。在費德勒成為“費德勒”之前,塞萊斯輕松地創造一系列費德勒式的記錄。第二年,她成為最年輕的法網冠軍和世界第一,1990和1992年,她兩次囊括澳網、法網和美網桂冠。當她才19歲,已經卷走32個單打冠軍,八次參加大滿貫七次奪冠。請念出一個詞,統治!
對于莫妮卡,整個世界就是盤中美味的牡蠣。她在著名脫口秀中和主持人交流釣魚心得,想象著一路大笑來到河邊。網球場上,成功來得就像龍卷風,塞萊斯開始幻想更多彩的世界,比如進軍好萊塢。“等我到了25歲,我要去當演員。我會是另一個格蕾絲#12539;凱利或瑪琳#12539;黛德麗,或許茱莉亞#12539;羅伯茨,米歇爾#12539;菲佛。專欄作家布魯斯#12539;詹金斯說,“她好像是那個第一次參加別人婚禮一口氣喝了3杯香檳的女孩。”
著名時尚設計師特德#12539;廷靈為莫妮卡歡呼,“上帝啊,她是一個正常人,這么多年來的第一個。曾經,我們有姿態笨拙的瑪格麗特#12539;考特,母狗般兇悍的金夫人,處處留情的埃弗特,男人一樣的納芙拉蒂諾娃,還有超級害羞的格拉芙。現在,我們有了塞萊斯,她真是個奇跡,百分百的奇跡。”
沒有天堂
沒太久,人們發現這個女孩并非只有可人之處。1991年,塞萊斯突然決定不去溫布爾登,沒有任何理由。而當自己漸漸成名,她突然解雇了資助人/保護者波利泰尼,甚至沒有一句感謝,也省去了送一塊金表之類的麻煩。而且,這個天才少女身邊沒幾個朋友。

很多年后,當克里斯特爾斯說自己在巡回賽結識了很多朋友,莫妮卡大潑冷水,“世界前十的球員沒有和自己同水平的朋友。那不可能,因為那不是打職業比賽的聰明方式。”一直以來,無情而高強度的擊球節奏,讓對手難以閱讀和招架的底線進攻是塞萊斯的網球語言,與美麗相距甚遠。很少有人覺得她打球賞心悅目,沒有人稱她的樣子為優雅。
莫妮卡血液中的吉普賽因子徹底釋放,她就是各種矛盾的結合體。“她可以迷人有時卻賣弄風情,她善解人意有時卻暴躁易怒,她讓大家都愛上她有時卻把所有人拒之千里。她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謎。”著名作家約翰內特#12539;霍華德如是說。
1993年4月30日,漢堡,那一天后,這個謎變得更加難以捉摸,這個女孩把自己隱藏得更深。一個失業的東德車工,同時是格拉芙的瘋狂擁躉,把一把20多厘米長的剔骨刀插進了塞萊斯的后背。
最初,消息說莫妮卡只是離開賽場1個月,可用了兩年多時間,她才回來。其他女選手們的態度更是讓塞萊斯冷得透骨,大家很快投票反對讓塞萊斯保住世界第一的排名。莫妮卡的臉上沒有表情,“在我遇刺那天,大家支持我,但到了下周一她們聯合起來把我的排名拿走。只有加比(薩巴蒂尼)把我看作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她們想要得到的排名。”
現場7000名觀眾看到了那人刺了莫妮卡,帕爾奇本人也承認了罪行,但法庭以兇手有精神病為由將他無罪釋放。“他回到了從前的生活,但我卻永遠不能,因為我還活在那個陰影中,差一點,我就要被死神帶走了。”塞萊斯把自己裹得更緊了,那兩年地獄般的生活被她深深埋在心底。期間,她見了120次心理醫生,而用醫生的話說,“她覺得自己是籠中鳥,驚恐,害怕,緊張。她睡不好覺,常常做噩夢。”
然而,塞萊斯不想讓大家記住她,僅僅是一個愛咯咯笑或者愛大叫的女孩,僅僅是一個被刀刺傷的受害者,“我想回來,我還有很多事沒做,很多愿望沒有實現。”她明白了,這個世界沒有天堂,但是,你可以選擇走出地獄。
永不說再見
說起這次意料之外的“休養”,塞萊斯甚至面帶微笑,“這么長的悠閑時光,我看到了網球之外的美好生活。終于,我可以和同齡的孩子一起聊天,嬉戲,逛街。如果我想去滑雪,也不用擔心摔斷腿……過著正常的生活,也挺好的。”

是真的嗎?但其他事情卻不同了。她那近乎兇殘的凌厲氣勢,那不可一世的霸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球迷們看到的是一個更和善,更溫柔,卻不那么振奮人心的莫妮卡。這已不是那個無情的戰士,步步緊逼讓對手們繳械投降,站在這里的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運動員,她甚至說16歲就應該充滿歡笑,而不是被逼著走上球場。這就像泰森為劉易斯唱贊歌,穆雷響應每次戴維斯杯召喚一樣令人難以想象,但是,它的確發生了。
所以,當她連續三次被辛吉斯以兩個甜甜圈橫掃,當她眼看著1996年格拉芙在每個自己參加的大滿貫奪冠,她似乎并不感到震驚。畢竟,重新回來的她并沒有適合打球的體型,而且從肩膀到腳趾的傷病揮之不去。更糟的是,正值壯年的父親——她的根基,她的教練,她的信心和靈感之源,在1998年因癌癥離開了人世。
一次又一次挫折和磨難后,塞萊斯發現了人生的全新意義。莫妮卡告訴芭芭拉#12539;沃爾特斯自己再沒看過那個傷疤。“我把它拋在腦后,關上那扇門。但鑰匙在我自己手上,等到我需要處理它,我會打開門。但現在,我想讓門緊閉,只朝前看。”現在,那個愛咯咯笑的女孩成熟了,“我的一生中,那些小說般的快樂結局從來沒發生過。所以,你有兩個選擇:要么變成瘋子,要么繼續生活。我決定讓生活繼續。發生這件事之后,我經常告訴自己,珍惜這一天,讓下一個小時更有價值。”
塞萊斯說,沒有其他快樂可以和擊球相比,僅僅是簡單地擊球。從2003年離開賽場后,復出的念頭一直在塞萊斯腦中回旋,然而,34歲的塞萊斯正式宣布了離開,但我們仍能看到她打球。“我還會繼續參加表演賽,特別是慈善比賽,為宣傳這項運動出一份力,但再不會跟著賽程表滿世界跑了。過去,我把一切都獻給網球,現在,我期待用同樣的熱情和能量去追尋別的機會,把更多精力放在兩件事上——孩子和動物。”
納芙拉蒂諾娃說,“人們說我或格拉芙是歷史最偉大女球員。但如果沒有那次瘋狂的慘劇,可能現在我們討論的最偉大球員就是莫妮卡了。”
莫妮卡#12539;塞萊斯(Monica Seles)
生日:1973年12月2日
國籍:美國
出生地:南斯拉夫諾維薩德
居住地: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
179cm/64kg/左手握拍,雙正雙反
大滿貫單打冠軍:
澳網(1991-93,96)
法網(1990-92)
美網(1991,92)
職業生涯冠軍數:53(女單) 6(女雙)
單打總戰績:595勝122負
總獎金:$14,891,762
14歲,參加職業比賽,1989年2月13日正式轉入職業,當年年終排名第六。
16歲6個月,羅蘭加洛斯封后,法網最年輕冠軍。
1991年3月,首嘗世界第一,保持178周,1991、92年兩年收獲6座大滿貫。
1993年4月30日,漢堡,賽間休息時被格拉芙的狂熱球迷刺傷背部。
1995年,傷愈復出,被授予世界第一排名,與格拉芙并列。
1996年,贏得第四座澳網。
1996、2000年,幫助美國兩奪聯合會杯,于1994年成為美國公民。
2003年3月,因傷離開賽場。
2008年2月14日正式宣布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