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過去,雅典奧運會留給人們的,有片斷、數字、記憶,也有思考、回味和憧憬。
4年前,擁有古代奧運發祥地和現代奧運首辦方雙重光環的雅典。再次大宴賓客,成為第28屆奧運會東道主。這一次希臘人發現,承辦奧運會已不是僅憑激情與夢想就能完成的任務了,伴隨著奧運精神而來的,還有效率、預算、民生、輿論、時尚、科技、安全這些帶有現代味道的詞匯。
在五環旗升起前后的上千個日日夜夜,他們感受到了關懷、贊美、光榮、企盼、也感受到了壓力、嘲諷、懷疑、冷落。猜想祖先們2000年前在競技場上不著衣裝揮灑體力與性情時,一定想不到自己的后輩也會陷入如此“漩渦”。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圣火點燃 這些徘徊在大腦里的情緒,都化作光芒和熱量,融入肌膚和血液里,消散在賽場內外。
喧囂過去,雅典奧運會留給人們的,有片斷、數字、記憶、也有思考、回味和憧憬。
讓奧運五環在開幕式上燃燒
在社會財富驟增的時代,奧運會開幕式在某種程度上是用錢“砸”出來的。從蒙特利爾到漢城,從亞特蘭大到悉尼,無一不是靠強大的財力來支撐的,希臘國小財薄,靠豪華取勝必不可行,希臘現代舞家迪米特利斯·帕帕約安努獨辟蹊徑,將歷史搬上開幕式舞臺,為世人呈現了一臺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作為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帕帕約安努對記者說:“希臘沒有錢,但有古老的文化,又是古代和現代奧運會的發祥地,這是希臘獨有的資本。縱觀現代奧運會歷史,凡是給人留下印象的,成功的開幕式,都突出了舉辦國的文化傳統歷史。”

帕帕約安努的初衷是圍繞古代奧運和現代奧運的主線,突出奧運精神的人文內涵——和平歡快與公平競爭。為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煞費苦心。最終,極富想象力的帕帕約安努,把愛琴海搬進舞池,讓奧運五環標志在大海中燃燒,任古希臘雕塑在空中神奇組合用現代的燈光給古老的文化增添迷離的色彩。
與以往奧運會不同,帕帕約安努沒有強調英雄主義,而是突出凡人生命的可貴,開幕式結束前,一個活潑的小男孩手持希臘國旗,乘一艘小船緩緩駛入舞臺中的“汪洋大海”,似乎在告訴人們:希臘就像汪洋世界中的一葉輕舟,每個時代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而我們要滿懷希望前行。
已近中年的帕帕約安努中等身材,溫文爾雅,一臉真誠,他被雅典奧組委選定為開幕式和閉幕式的總導演時,還有些受寵若驚,但不久后與美國一家中標公司開始合作時,他表現出對藝術的執著和堅定。在開幕式的內容制作和藝術處理上,帕帕約安努是絕對的領導,一旦他確定了構思,制作公司決不能隨意篡改。一次,公司曾反對用運動員摔倒的形式表現因兩次世界大戰未能舉辦的奧運會,但帕帕約安努堅持己見,并最終獲得成功。
在帕帕約安努的作品中所有演員都是志愿者,沒有報酬。即使是著名演員,也與群眾演員一視同仁。除啟用冰島女歌手比約克演繹歌曲《大洋洲》之外,整個開幕式都使用希臘演員。為節約人力,他將開幕式舞臺中間部分設計成汪洋大海,為閉幕式設計了金色的麥田,巧妙地避開了人力缺乏的問題。
帕帕約安努說,在構思過程中,對他說三道四的人很多但奧組委主席總能力排眾議,傾聽并尊重他本人的意見,使他的構思得以實現,這在奧運史上是從未有過的。當然,他也聽取各方意見,對策劃作了一些修改。比如,原來劇本中的孕婦是裸體的,后來考慮到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他給孕婦穿上了衣服。
在預算方面,雅典奧運會可以說是押了一次賭。開幕式的經費是閉幕式的19倍,真可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帕帕約安努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充滿了期待。他說,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中國歷史各個階段,各個地區的文化特色對全球觀眾都有極大的吸引力,他個人很喜歡太極拳、武術、京劇、雜技、服飾、歌舞等文化元素。
不到最后一分鐘不完了
在距奧運會開幕只有130天的時候,雅典還是一個龐大的建筑工地,奧運會主會場在緊張的施工中,多項獨到的設計方案面臨夭折的危險。
當時,在駐希臘的各國記者中曾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當北京奧組委負責人公開承諾北京將于2006年底完成所有奧運工程建設項目時,雅典奧組委也表示,雅典在2006年底也一定能完成,有傳言說,剛剛舉辦完悉尼奧運會的澳大利亞已經做好準備,只待國際奧委會一聲令下馬上就能從希臘手中接過2004年奧運會的舉辦權。
在國際社會一再督促下,希臘政府對原來的建設方案作了刪減,最終及時完成了工程建設,保證奧運會如期舉行。
有人說,奧運工程建設遲緩,除了希臘人“最后一分鐘”的標志性行事習慣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別有用心的。希臘環境部長,負責奧運項目的帕灑德里歐女士曾對記者說,承建奧運項目的都是私營公司,它們不愿過早建成場館,這樣既可以不占用流動資金,又可以省去維護費,工期拖后也在情理之中。
雖然因步調遲緩而遭到國內外媒體批評,但比賽開始后,場館的美觀大方和經濟實用卻得到專家和運動員的普遍好評。
雅典結合實際國情,在建設奧運場館時有獨到理念,以保證比賽為前提 盡可能兼顧文化與體育的平衡發展。在選址上挖掘現有資源,優先改擴建俱樂部和體育協會場館。后來,很多比賽場館都是在舊場館、甚至是舊機場的基礎上建成的。
希臘人認為,如果奧運場館以臨時建筑為主,無異于竹籃打水,以固定建筑為主,又給賽后維護帶來巨大負擔,因而采取了折中悉尼和巴塞羅那的做法。他們將媒體,組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工作間安排在場館內,接待和服務人員用房則安排在臨時建筑內。一些場館使用了可拆卸席位,如沙灘排球館的一半觀眾席是臨時的,跆拳道館的部分觀眾席是推拉式的。臨時設施和固定場館相互補充,既滿足了比賽需要,又照顧了賽后利用,也節省了建設費用。
最令人難忘的,是兩千年前和一百年前的奧運場所被重新啟用,鐵餅項目被安排在古奧運會遺址進行,射擊項目在首屆現代奧運會會址進行。歷史與現實在這里天然結合,人們載著回憶和夢想同場競技,妙不可言!
不過,希臘也為一些失誤付出了代價。有些場館在設計時對賽后綜合利用考慮不周,增加了成本。比如乒乓球館的淋浴供水池可供上百名運動員向時使用,但賽后使用人數銳減,難免造成浪費。
奧運會結束后,希臘政府繼續對場館進行改造,使其能夠舉辦文化、旅游和會展等活動。按照規劃,有大約10%的奧運場館在賽后轉為商用。不過,希臘人的懶散風格再次表現了出來。奧運會結束一年后,許多場館仍處于塵封狀態,賽后利用未能及時付諸實施,反而將許多前來一睹場館風采的游客拒之門外。據透露,全部39個奧運場館加上訓練場館,總維護費用高達1億歐元。
享受奧運,先要保衛奧運
悉尼奧運會沒發生襲擊事件,為奧運安保歷史開了個好頭。誰能料到,此后發生的“9·11”事件,令世界風云突變。反恐戰爭改變了地區政治格局,“越反越恐”的無奈,同樣影響著奧林匹克。在這種背景下,希臘政府背起了巨大的奧運安保壓力。
“雅典可能成為恐怖勢力滋亭目標?”這種假設如烏云籠罩。媒體的炒作讓人們心悸,一些國家甚至提出放棄參賽,更有人趁機推銷昂貴的安保設施,賺取利潤。重壓之下,希臘政府不得不一再增加安保投入,以防萬一。奧運安保預算從一開始的2.78億歐元增至11億美元,約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安保費用的5倍。
所幸,雅典奧運會期間沒有發生一起恐怖事件,嚴格的安保措施也沒有沖淡歡樂祥和的氣氛。雅典安保的成功,得到了國際奧組委和有關國際組織的認可。希臘公共秩序部在總結經驗時說,這主要歸功于賽前制定的周密計劃和預案、對所有相關人員的嚴格訓練,積極開展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及各部門之間的積極配合。
希臘還召集了由202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官員,安全專家,警察和情報人員參加的專題會議,探討安全保障問題,雅典奧組委還成立了奧運安保部,由警察總局牽頭,消防部隊、軍隊、海岸警衛隊及情報部門均派人參加,希臘軍隊啟動了一級戰備機制,采取了“二戰”以來最大的軍事行動,調用作戰飛機,直升機、艦艇,防空導彈及發射裝置。
據統計,雅典奧運會動用安保人員7萬多,是悉尼奧運會的3倍多。由于擔心保安人員的外語能力會成為安保工作的一大障礙,希臘政府下決心對全國7萬多名奧運保安人員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外語,禮儀,安保知識以及常規和非常規安全隱患的應對能力。
雅典奧運設施的四周一般劃有紅、黃,綠三個安全區域實行不同程度的戒嚴,核心區域為紅色安全區,只有持高級通行證的奧委會高官才能自由通行:中間區域為黃色區域,持奧組委印制的二級通行證才能進入,但不得存車,外圍是綠區,持上述兩證人員可以停車,其他人只能進出,不能停車。
奧運期間,北約派出預警飛機全天候值班,還啟動了代號為“杰出運動會”的多國部隊防生化及核輻射特種安保作戰計劃,向希臘派出專門從事反恐和應急的機動部隊,美國在相關海域部署了航空母艦,英、以、俄、法四國的快速反應部隊也處于戒備狀態。
希臘政府不惜代價,花費2.55億歐元從美國科技應用國際公司購進綜合作戰指揮平臺C41系統(指揮、控制、通信、協調和集成系統),此項投資數額之大,創人類體育競技歷史之最。C41系統連接雅典的國際機場、港口,奧運場館乃至全國要塞的1577個監視攝像機,報警器,傳感器等監控系統在同一時間內向指揮中心和奧組委的116個緊急行動中心反饋相關信息。

賽場上時常有飛艇劃過這是從瑞士公司租賃的“空中守護神”硬式飛艇,負責24小時不間斷巡邏。飛艇內裝有各種感應器,包括化學嗅探器,適宜夜間工作的超高精度攝像機和智能探測器。
約會奧運,暢通無阻
交通擁堵一直是雅典的代名詞之一,也是當初雅典申奧遇到的最大阻力。
直到奧運會開始前,人們談論最多,最擔心的仍然是交通問題,然而等到奧運會開始后,管理最為有序、得到人們贊揚最多的,恰恰也是交通,雅典奧組委曾經承諾的“快捷,方便、舒適、安全”的交通模式,從天方夜譚變成現實,并創造了奇跡。
希臘政府很早就意識到,舉辦奧運會,首先要改善雅典的交通。2001年,雅典地鐵建成通車,新國際機場投入使用,從2000年到2004年,雅典周圍新建現代化高速公路120多公里,改造老高速路90公里,大規模整修市內干線道路約2800公里,竣工立交橋40座,加長地鐵線7.7公里,輕軌23.7公里,郊區鐵路線32公里。奧運期間,僅雅典奧組委交通部就為奧運客運服務投入客車1300輛,轎車3000輛,人力約12500人。
雅典的4C交管模式得到了普遍贊賞。4C,指交通運輸的指揮、控制,溝通與協調。新成立的奧運客運交通運行中心在奧運會期間發揮了集約化指揮作用。因電視系統,信號燈系統,道路實時信息系統,將監控信息及時通報管理人員,以便對交通模式進行調整或采取應急措施。
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沒有出現過機場人員滯留和混亂現象。開、閉幕式,觀眾都在10萬人以上,散場后均在一個小時內通過奧運快速巴士,地鐵、郊區火車以及普通公交線路全部疏散完畢,而且做到了迅速、安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在連接奧運村、各比賽場館與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的主干道上,開辟了100多公里的奧運專用車道,無證車輛禁止通行。給運動員及領隊、技術官員,媒體記者、各國奧組委官員和贊助商發放不同級別的通行證和車證,依據證件行車和停放。
雅典號召市民出行時放棄私家車,改乘公交,并實行奧運門票乘車制。公共客運提供24小時服務,增加了高峰期運營頻率。
從開幕前一個月開始,電視、電臺和報紙等媒體掀起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奧運交管宣傳活動,詳細介紹奧運交管新規則和通向各奧運場館的公交路線。大批文警在路口和奧運場館外執勤,提醒無證車輛退出奧運通道,指點人們如何乘車。等到奧運會開始后,人們對特殊的交通規則已經熟悉,對由此帶來的不便給予了諒解并積極配合。
奧運會期間,雅典交通秩序井然,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鮮有發生。雅典市原本以為能靠罰金發一筆財,結果未能遂愿。酷愛自由的希臘人在攸關國家形象的時刻表現出了極大的愛國熱情。
久違了,人情味
雅典奧組委從不輕視宣傳活動,極力借此來宣傳“奧運回歸故里”的主題和奧運的“人文”特性。多樣化的文藝活動,使雅典奧運會充滿了古典優雅的希臘式夢幻色彩,給日益商業化的奧林匹克運動注入了久違的“人情味”。
早在舉辦奧運會的7年前,希臘文化部長埃 維尼澤涪斯在聯合國教科文第29次全會上就提出了“文化奧運”的概念,承諾要把文化作為雅典奧運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舉辦一系列“文化奧運”活動,傳遞“和平、共存與和解”的信息,復興奧林匹克精神,在奧運會之前的4年中為此而特別成立的希臘文化組織,先后舉辦了98場演出、展覽等活動,涉及戲劇、音樂、舞蹈、文學、數碼藝術、電影,文物展覽,視覺藝術和國際研討會等¨個門類。
在雅典奧組委組織的“雅典2004文化”活動中,奧運圣火所到之處,人們都能夠欣賞到宣傳片,展覽或音樂會。
雅典奧運村中,設有簡易劇場和活動舞臺,每天都有文藝表演或露天電影。在各國升旗儀式上,希臘藝術家會以簡樸而又有特色的舞蹈再現古代奧運會的競技場景。
奧運會比賽期間,雅典市22個廣場和主要街區上演了豐富多彩的各類表演活動。雅典人將之命名為“舉城歡慶”,希望能向各國運動員和游客展示希臘文化,也為雅典市民提供了解外國文化的機會。據統計,共有34個國家的600多名藝術家在雅典先后舉行了545場廣場文化表演。“舉城歡慶”一般從晚上8點多開始,直至深夜結束。繽紛喧鬧的舞臺都訴說一件事;奧運會是人類共同的節日!
奧運改變了雅典,也改變了雅典人
雅典奧運會雖然預算嚴重超支,但是素有“破爛”之稱的雅典市因此而舊貌換新顏。女市長巴克揚尼斯透露,雅典市的奧運會預算達1.12億歐元,是雅典市最大的“投資項目”,也是雅典市政府完成的最復雜和最艱苦的任務。
作為主辦城市,雅典享受了奧運會帶來的極大好處:35個奧運場館中,有20多個集中在雅典。希臘政府官員自豪地宣稱,憑借這批世界一流的體育場館,雅典將毫無爭議地成為歐洲最大的體育城市,體育經濟將給希臘帶來大量外匯。
為籌備奧運會,雅典修整了450條主要街道上的道路人行道,公共區域等,種植了35萬棵草本植物和8200棵樹,對市中心大量的舊房、危房進行了改造 并對有文物價值的老房進行了維修。
奧運會使雅典的基礎設施實現了質的飛躍。在申辦奧運時,雅典還是一個沒有地鐵的城市,到了2001年,希臘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地鐵的便捷。如今 從市中心乘地鐵到雅典國際機場,只需20分鐘。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6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批評希臘人籌備工作進度太緩慢了。7月份再赴雅典,看到日新月異的變化,羅格非常興奮,他說,奧運會使雅典在城市建設方面至少提前了20年。
借奧運之機,雅典改善了城市形象,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一名中年男性居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讓時光再倒流5年,生活在雅典實在令人無法忍受,是奧運會為他們帶來了地鐵,城鐵和輕軌,帶來了干凈的街道,帶來了高質量的生活。
如果說城市美容是奧運會催成的物質遺產,那么雅典人因籌備奧運而改變了處事方式,則可以稱得上是奧運會給希臘留下的精神財富。雅典奧組委主席扎斯卡拉基說:“希臘人歷來都是個人主義者,而雅典奧運會培養了希臘人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國家集體主義精神,如果沒有這種合作,根本無法奢談奧運會。”
在最后幾個月場館建設的沖刺階段,許多施工現場出現了希臘歷史上罕見的場面:工人們不顧風雨酷暑,8小時三班倒地戰斗在第一線。許多在希臘生活多年的外國人感嘆道,作風懶散的希臘人變了。連希臘人自己也驚愕;向來懶惰和善于空談的希臘人,這回竟然勤快起來了!
雅典奧運會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最讓希臘人驕傲的,是志愿者人數之多創歷史紀錄,希臘人說,奧運會重返故鄉他們有責任、有義務奉獻一屆最有特色的奧運盛會。
不可否認,奧運會給雅典帶來的不便,使一些市民頗有微詞。一部分人選擇在奧運會期間離開雅典,也有少數人反對奧運會,他們認為奧運會把雅典變成了軍費,公民權利遭到侵犯,不管怎樣,奧運會期間一切云轉順利,一些原來誓言要在奧運會期間舉行罷工的工人竟愉快地工作并服務在第一線,在關鍵時刻,雅典人表現出顧全國家大局的氣度,展示了奧運主人的應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