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2日,首列國產時速300公里動車組(CRH2-300)在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線,自此,我國成為繼日本、法國、德國之后,第四個能獨立研制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國家。
這是鐵路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黨中央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決策的具體實踐!是推進鐵路自主創新,加快鐵路現代化的重大成就!
黨的十六大以來,為適應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對鐵路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 盡快趕上世界鐵路技術裝備先進水平,鐵路部門按照“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總體要求,扶持國內機車車輛重點企業,成功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技術。在此基礎上,狠抓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進一步搭建了具有更高水平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平臺。
目前,南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已轉入批量生產,預計2008年2月交付首批10列動車組。在經過一系列試驗后,將于20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際鐵路上正式投入運營,屆時北京至天津列車直達僅需30分鐘。
國產時速300公里動車組有哪些創新之處?“南車四方人”又是怎樣自主創新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來到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深入研制一線探訪,實地了解國產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制造過程。
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將帶給旅客更舒適的旅途享受
走進時速300公里動車組,你會感到它的技術含量更高,設施更先進 旅客乘坐更加舒適。
車廂的內部設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最直觀的就是它的餐車和一等座車里新增設了可自動翻轉和壁掛式多媒體影視系統。其中一等車廂客室中頂部設置了6臺分別面向兩個運行方向的可翻轉電視,在每個座椅上還設置了音頻操作面板和耳機,同時在車廂的兩頭設置了壁掛式電視,讓車廂內的所有乘客都能方便的觀看節目,如此人性化設計,能讓乘客在列車上享受到更高品味的休閑娛樂。
在列車的餐車內,設置了一個大型飛弧的棕色吧臺,同時增加了雙弧線靠吧,可以讓乘客端一杯咖啡,輕倚在靠座上,品味高速所帶來的方便與舒適的感覺。
除了這些直觀感受到的設施外,CRH2-300還有更多的技術創新亮點:
列車動力更強大
在實現從時速200公里到300公里的提升中,列車的動力系統有了非常大的改進。從200公里動車組4節動車,4節拖車的比例調整為現在的 “六動二拖”,即除了兩個車頭沒有動力之外,剩下的6節車廂下面全部安裝牽引電機。目前下線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依然是日節車廂一列,分為一等車廂1節,二等車廂6節、二等餐座合造車1節,共610個座席。
高速行駛很平穩
CRH2-300在每節車廂之間都裝有“車間減震器”,能減輕列車間縱向的沖動和車體本身的擺動。此外,列車設有半主動懸掛系統等裝置,進一步提升動車組在高速狀態下運行的平穩性,舒適性。
在列車底部安裝了通風換氣系統,由兩車廂端部獲取新風,可以保證列車內部在任何情況下都有穩定的氣壓,同時列車還安裝有隔音導流罩,以降低和隔斷列車高速運行時噪音的傳播。為了解決列車突然出現電力故障時車內通風換氣的問題,列車上安裝了應急通風設備,用蓄電池驅動,以保證通風順暢,
車廂體重輕量化
300公里動車組的車體全部采用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鋁合金材料最薄處只有1.5毫米,整個車體的重量約為7噸左右,僅相當于4.5輛普通轎車,動車組整體輕量化設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種輕量化設計的節能效果非常顯著,國產時速300公里動車組人均功率12.7千瓦,比世界上其他幾種主要類似車型低16%左右,更加節能,環保。
誕生于時速200公里動車組的制造技術平臺上
按照鐵道部“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 的總體要求,“南車四方人”在2007年“4·19”大提速時,提供了37列時速200公里的“和諧號”CRH2型動車組,并在2007年底交付全部60列同型號列車,順利完成合同任務。“南車四方人”首戰告捷!眼下,這60列時速200公里“和諧號”CRH2型動車組已奔馳在全國的主要客運干線上,為旅客的順利出行提供了快捷、舒適的服務。
時速200公里動車組的成功,奠定了南車四方高速列車事業發展的平臺。公司緊緊瞄準世界高速動車組先進技術,通過近4年的刻苦攻關,奮力拼搏,快速增強了自主創新能力,全面系統掌握了動車組總成,車體,轉向架等關鍵技術,成功搭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技術平臺。在經過10余萬公里測試基礎上,技術人員在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研制上總共進行了80余項創新設計,于2007年12月22日成功研制國內首列時速300公里的動車組,國產化率超過80%,成為中國高速列車研制路途上又一個里程碑!目前,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已在南車四方全面開始了批量化生產。
搭建一流自主創新平臺,提高持續研發能力
在實施從時速200公里到300公里的攻堅過程中,“南車四方人”以擁有持續研發和再創新能力為目標,在建立自主創新體系上狠下工夫。
首先是重視人才建設,建成了一支由785名研發人才,578名支撐性技術人才和2048名高級技能人才組成的骨干隊伍,為提升動車組研發制造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其次,提升了再創新平臺水平,投入27億元,建設了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大力強化動車組列車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
與此同時,還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機制。先后與清華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中國鐵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在高速動車組列車的高端技術領域簽署了合作協議,形成了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再創新體系和再創新團隊。
“南車四方人”自主創新在向前繼續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6輛長大編組座車和臥鋪動車組的研制工作正在順利進行,2008年將陸續下線并投入運營,而時速350公里動車組研制工作也全面啟動。特別是臥鋪動車組的研制,將是世界首創,將來旅客乘坐動車組時不僅能坐著享受便捷,而且還能躺著體會高速列車帶來的方便與舒適。
采訪結束時,一列正在動態試驗線上進行試驗的“和諧號”動車組駛過眼前,回望整個廠區,一排排現代化廠房排列整潔有序。正是在這一搏撐廠房中,一列列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瓤竣工下線,正是眼前這片廠房和勇于攀量科技高峰的“南車四方人”承載起了中國高速列車的希望,它將牽引中國列車跨入高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