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預防感冒小竅門
冷水洗臉:每天用冷水洗臉,可增加耐寒能力。通常,人受冷空氣刺激時鼻腔黏膜收縮,呼吸道纖毛蠕動減慢,血管收縮,使分泌物減少,即可引起抵抗力減弱。
鹽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治療口腔疾病,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衛生習慣。在流感盛行的時候,此方法有預防作用,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熱水泡腳:天冷時人的四肢末端較涼,每晚用40℃~50℃的水泡腳15分鐘。泡腳時水要沒過腳面,水涼了可再加入熱水,使人對溫度能慢慢適應,不應一次倒入太燙的水,以免造成低溫燙傷。
按摩鼻溝:兩手對搓,掌心熱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外延平行線與鼻唇溝外緣相交處。手按此處發酸)3分鐘~5分鐘,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后減輕鼻塞癥狀,也可治療鼻炎。
搓手:對攔兩手大魚際(拇指根部),直到搓熱為止。搓法恰似用雙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樣,一只手固定,轉另一只手的大魚際,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大約搓一到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身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故而不易感冒。
食醋熏蒸法:取食醋200ml~400ml,置于火爐上,關閉門窗,熏蒸半小時至1小時,可有效防治感冒。
治療感冒的小竅門
牙膏療法:適用于輕型感冒。在頭部兩側的太陽穴、額前正中的天庭穴及鼻孔下、嘴唇上的人中穴,分別擠上一小段牙膏,靜候10分鐘,癥狀即可有所減輕。
飲姜茶療法:取生姜、茶葉各適量,沏茶或熬湯飲。連服3日,能減輕感冒癥狀,縮短病程。若加入紅糖療效更佳。
蒸氣療法:將開水盛入一大口器皿中,遂將面部俯于其上,對著熱蒸氣做深呼吸運動,至水涼為止。每日數次,治療感冒,特別是初發感冒效果較好。
電吹風療法:感冒初起時,打開電吹風,對著面部,主要是太陽穴兩側歡熱風,每天1次~2坎,每次3分鐘~5分鐘,可使癥狀明顯減輕,加速痊愈。
白酒刮身:用硬幣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輕刮前后胸、肘窩外側及下肢曲窩處,直至皮膚發紅發熱,然后喝一碗熱姜糖水,約5分鐘后便大汗淋漓。汗后周身輕松舒適,此時注意免受風寒,感冒很快痊愈。
鼻子插蔥:感冒后鼻子不通氣怎么辦呢?可以睡覺時在兩個鼻孔內各塞進一鮮蔥條,3小時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蔥條要選擇粗一點的,細了,一是藥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若患者的鼻腔接觸鮮蔥過敏,可在蔥條的外面包上一層薄薄的藥棉。
毛巾熱敷:感冒頭疼時,用一條干凈毛巾放在臉盆內,以適量熱開水漫涅,稍擰去水,疊平壓在患者眼、鼻或頭頸部的風池穴等部位,可減輕癥狀。
麝番止痛膏貼敷:取麝香膏兩張,將速效傷風膠囊中的藥粉少許,均勻撒在膏藥上,分別貼于兩腳心的涌泉穴位上,每日換一次,按摩2分鐘3分鐘,一般感冒只需1天~3于即可減輕或治愈。
感冒食療
薄荷粥:鮮薄荷15g切碎,加100ml水搗爛,用紗布絞取汁液。粳米50g,置鍋中,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后,加入薄荷汁及白糖適量,再煮沸,調勻食用。每日2次,每次1碗。病愈即止。
藤泥蜂蜜:將等份的蒜泥與蜂蜜混勻后用自開水送服,每次一湯匙,每天4次~6次,對預防、治療流感有佳效。
番油拌蛋:將一兩香油加熱后打入一個鮮雞蛋,再沖進沸水攪勻,然后趁熱喝下,早晚各服一次。
可樂煮姜:鮮姜20g~30g,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樂,用鍋煮開,稍涼后趁熱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葡萄酒蒸蛋:葡萄酒25ml,入鍋煮,蒸發掉酒精,再打入1個雞蛋,攪散加1匙白糖。服用時加開水沖淡飲用,然后蓋被休息,次日鼻塞、流涕、喉嚨痛等癥狀可明顯減輕或消失。有的飲上一次,感冒卸可見效。
橘皮飲:取鮮橘皮30g或干皮15g,加熱水750ml,加白糖適量,趁熱飲服。或取橘皮、生姜、蘇葉各10g,加水煎服,服用時加紅糖適量。
蘋果蜂蜜水:蘋果5個去皮,切成小塊,加水1000ml,煮沸5分鐘,加少許檸檬汁和適量蜂蜜攪拌均勻,每天多次少量飲用。
香菜黃豆湯:香菜30g、黃豆50g,加水1500ml,煎至750ml,用食鹽調味后服用。
生姜芥菜湯:鮮芥菜500g,洗凈切斷,生姜10g切片,加水2000ml,煎至1000ml,用食鹽調味后,分兩次飲服。
菊花茶:杭菊花、枸杞子各60g,紹興酒適量,浸泡10天~20天,去渣加蜂蜜少許,早晚各飲25ml。本方適用于風熱感冒頭痛。
蘿卜湯:白蘿卜250g,洗凈切片,加水750ml煎至500m1,加白糖少許,趁熱服用250ml,30分鐘后再服250mi;或取蘿卜250g。洗凈切片,加紅糖30g~45g,分次飲服。
蔥白粥:粳米50g,蔥白、白糖各適量。先煮粳米,待粳米將熟時,把切成段的蔥白和白糖放入即可。每日1次,熱服,取微汗。解表散寒,和胃補中,適用于風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