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媛
“日中兩國從未像今天這樣擁有能為亞洲及世界的穩定與發展做出貢獻的力量。”

2008年,對于中日關系而言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30年前的8月12日,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的黃華和日本外務大臣園田直在北京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中日關系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如中日關系發展的曲折歷程一樣,這一條約的締結可謂來之不易——從兩國在1972年正式建交開始,關于這一條約的談判花了6年時間。
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兩國達成了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反對訴諸武力、反對霸權等五條基本原則,確定了中日關系的發展方向;同時強調更廣泛意義的中日關系,即為亞洲的和平做出努力。
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于2008年4月訪問日本。這將是胡錦濤擔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訪日,距離他上次作為國家副主席訪問日本已有10年。此外,今年7月,八國首腦峰會將在北海道舉行,胡錦濤將可能應邀出席此次峰會,在一年內兩度訪問日本。
中日雙方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繼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在不久前訪日之后,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也將于2月20日赴日。除了東京以外,唐家璇此次將訪問大阪和奈良。據悉,這兩個城市列在胡錦濤4月訪日的行程之中。
8月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也將成為中日高層交流的一個平臺。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皇太子和太子妃有望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人的橄欖枝還伸向了石原慎太郎——這個過去一度對中國惡言相向的東京都知事,也接到了觀摩北京奧運會的邀請。
中日交流將在2008年迎來不可多得的機遇。但與此同時,中日關系中的痼疾依然存在,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中日兩國民眾之間依然存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不斷加深的相互缺乏信任和好感的心理狀態。此外,中日雙方在解決東海問題方面依然分歧巨大、舉步維艱。
機遇與挑戰,讓我們在展望中日關系之時喜憂參半。帶著這種心情,《中國新聞周刊》在2008年2月初對日本外務大臣高村正彥進行了書面專訪。
高村正彥是日本的資深政治家,早在小淵惠三當政時期就已擔任外務大臣。他還曾在森喜朗內閣中任職法務大臣。在去年8月安倍晉三改組內閣之后,高村正彥獲任防衛大臣。一個月后,安倍晉三辭職,高村正彥開始在新任首相福田康夫的內閣中第二次出任外相。
作為當今日本外交界中級別最高的官員,高村正彥對中日關系的闡述,無疑具有權威性。
“使2008年成為日中關系飛躍之年”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定于今年春天訪問日本,日方現在準備工作進展如何?
高村正彥:關于胡錦濤國家主席訪日一事,此前福田總理訪華之際,日中雙方就在“櫻花開放時”實現胡主席訪日取得一致。我也衷心歡迎和非常重視胡主席訪日。
胡主席訪日在進一步鞏固雙方在去年末福田總理訪華之際所取得廣泛領域具體成果,以及在構筑為地區與世界做貢獻的“戰略互惠關系”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們希望與中方一道為此訪取得成功而竭盡努力,進一步發展日中關系。
中國新聞周刊: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兩國會舉行哪些相關的活動?
高村正彥: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對日中兩國而言是關鍵的一年,將有諸如胡錦濤國家主席訪日、北海道洞爺湖八國首腦峰會、北京奧運會等一系列對于日中兩國而言重要的活動。
為了抓住這些機會、進一步促進日中青少年的交流、增進兩國青少年對對方國家的了解,去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日中首腦會談上,雙方一致確定2008年為“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另外,在去年12月福田總理訪華時,雙方還簽署了“關于‘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動備忘錄”,就廣泛推進日中之間一系列青少年交流活動達成了一致。
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日中雙方將共同把《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紀念活動推向高潮,致力于使2008年成為日中關系飛躍之年。
“希望早日解決東海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福田首相訪華時,與溫總理就東海問題達成了4項新共識,其中談及“雙方在保持司局長級磋商框架的同時,將根據需要繼續進行副部長級磋商”。這是否意味著有關東海問題兩國的磋商將更為頻繁,將以更大的力度進行?雙方將在什么情況下舉行副部長級磋商?
高村正彥:我非常重視東海資源開發問題,希望早日解決這一問題,使日中關系進一步發展。除了迄今局長級磋商以外,我本人也在去年12月訪華時,就此問題與楊潔篪外交部長進行了相當深入的意見交換,此后還進行了副部長級磋商,進一步加深了對彼此立場的理解。
其結果在福田總理訪華時,兩位首腦就有關具體解決措施取得積極進展,同時雙方都有盡早解決此問題的堅定決心,并就繼續進行磋商達成了一致。
我將根據首腦間達成的新共識,為早日解決此問題而竭盡全力。同時,我認為將根據需要舉行副部長級磋商。
“重新認識到日中關系的深度”
中國新聞周刊:福田康夫首相去年12月訪華后,國內外媒體評論稱“日本政府開始強調中日兩國擁有共同的文化與傳統”,你對此有何評論?
高村正彥:日中兩國是具有長達兩千年交流歷史的鄰國,共同擁有彼此的文化與傳統及共同的文化基礎。
訪華期間,福田總理在北京大學進行了演講,并談及日中之間漫長的歷史性聯系。另外,福田總理還訪問了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使人聯想起日中兩國久遠的聯系,兩國國民重新認識到日中關系的深度。我認為,福田總理在孔廟揮毫寫下的“溫故創新”,就說明了這一點。
當前,日中兩國正在互相深化各種交流與合作,構筑著前所未有的深厚的關系。在中國有“飲水不忘挖井人”的說法,我將銘記為發展日中關系而做出貢獻的眾多先輩的心愿;同時我也將為構筑貢獻于地區與國際社會的“戰略互惠關系”而與中國朋友們共同努力。
中國新聞周刊:福田首相曾說,“日中兩國的未來,不是選擇合作還是對立的問題,而是以怎樣有效負責的方法開展合作的問題”。你認為,“有效、負責”的合作方式的日中關系是什么樣的?
高村正彥:日中兩國從未像今天這樣擁有能為亞洲及世界的穩定與發展做出貢獻的力量。兩國面臨著地區與國際社會巨大機遇與責任,需要對亞洲及世界的穩定與發展以有效且負責任的形式進行合作。正因如此,才要構筑日中“戰略互惠關系”。
從這一意義而言,除了環境與節能領域兩國間的互利合作以外,日中兩國在開始構筑旨在解決氣候變化、北朝鮮等地區和國際的諸多課題的合作關系。在福田總理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了關于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加強合作的聯合聲明等,并取得了具體的成果。
我認為,日中兩國將繼續通過構筑“戰略互惠關系”,承擔起對地區及國際社會所共有的責任,并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所面臨的機遇,展開有效的合作。
高村正彥簡歷
高村正彥,1942年生于日本山口縣,畢業于日本中央大學。歷任眾議院農林水產省委員長、自民黨國防部會長、大藏省政務次官。1994年6月至1995年8月任經濟企劃廳長官。后任外務部政務次官、自民黨副干事長。1998年7月30日至1999年10月4日任外務大臣。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任法務大臣。2007年8月至9月任防衛大臣。2009年7年9月出任外務大臣。
高村正彥多次當選眾議員,是自民黨資深議員。他是“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曾多次訪華?!叭罩杏押米h員聯盟”由日本各政黨國會議員組成,是國會內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超黨派雙邊議員組織,也是日中友好七團體之一。
高村正彥愛好武術,是位擁有“少林寺拳法四段”的武林高手。
(根據新華網等媒體提供的資訊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