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求知欲,啟迪學生智力潛能,因此,讓學生對數學生趣,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關鍵,它能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甚至變苦學為樂學。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
一、利用生活中的數學來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數學中的函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當我們購物、租用車輛、入住旅館時,經營者為達到宣傳、促銷或其他目的,往往會為我們提供兩種或多種付款方案或優惠辦法。這時我們應三思而后行,深入發掘自己頭腦中的數學知識,做出明智的選擇。還有,人們購物后須記賬,以便年終統計查詢;去銀行辦理儲蓄業務;查收各住戶水電費用等,這些便利用了算術及統計學知識,“山林綠化”問題便是三角函數的應用。當然,數學在生活中應用并不止這些,在這里我不一一列舉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來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通過多種渠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二面角時,先用模型或借助于多媒體,引導學生認識:對于平面與平面的關系,不能只停留在相交、平行這種定性研究上。同樣是平面與平面相交,它們的相對位置是有差別的。引導學生聯想,這種差別可以通過平面與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的定量研究加以刻畫和描述。接著啟發學生回憶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定義,二者都是空間中的角轉化為平面中的角來定義的,引導學生類推出平面與平面所成的角的確定方法和思想。然后通過演示教具讓學生觀察和發現,如果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點,再由這一點分別在兩個半平面內引垂直于棱的射線,這時兩條射線所成的角的大小是一定的,唯一的,而其他的都是不唯一的。正由于這種唯一性,得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義以及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來度量。上述設計,可使學生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準確的把握和理解概念。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是以多媒體技術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它集圖、文、聲、動于一體,因此多媒體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傳統數學教學中存在著教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等缺點,在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點,可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教學中,制作動態的平面向量課件,學生通過探索,發現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意義和作用。在講解與《空間四邊形》有關的問題時,如果只利用模型讓學生觀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間四邊形的平面直觀圖,大部分學生在課后解決相關的問題的時候,總自然而然的認為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是相交的。在教學中利用三維立體幾何畫板導人基本圖形,現場制作旋轉運動的空間四邊形圖形,現場添加線條,在旋轉運動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空間立體圖形的形象,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察和思維能力,從而使他們在觀察過程中留下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不相交的深刻印象。
四、巧妙設疑。制造懸念來激發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適時適度的設疑,制造懸念,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求知欲,開拓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果。例如:“等比數列前N項和”知識的教學,可利用學生已有的對珠穆朗瑪峰高度的認識,引導學生從“折紙”這種常見的活動出發,讓學生體會一張薄薄的紙片只需對折不多的次數,其厚度就會大幅增長,那么教師指出“有一種紙板的厚度是1 mm,只需將其對折23次其厚度就可超過珠穆朗瑪峰高度”的論斷,使學生心理形成強烈的反差,產生疑問,形成懸念,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思維活動。
五、嘗試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有法,教無定法”,學生不喜歡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正如吃菜,再好的菜,久吃也會生厭。這就要求教師要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結合自己的經驗,在教學中嘗試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調動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做到每堂課都有新意,每一節課都有新花樣。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應當面向各種學習類型的學生,設計多種教學的方式,因材施教,進行差異性教學,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全體。
只要教師把真誠的愛獻給學生,把全部精力和熱情傾注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合理安排課堂教學,一定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就能真正把學生從被動轉化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