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黃香
隨著現代教學論的發展,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從概念上來講包括品德教育和智慧教育。品德教育是制約其作為社會人的道德,智慧教育是發揮其作為人的能力的,素質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將學生發展為一個既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又有益于社會的人。作為一名數學教育工作者,除了進行品德教育外,主要是發揮學生作為人的能力的教育——智慧教育。隨著國家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已成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首要任務,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會學,什么也不會創造,那么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由此足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智慧是何等重要。筆者根據自己近年來的教學實際及教學后的思考,覺得培育學生智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用合理新穎的課堂設計來培育智慧
合理新穎的課堂設計能激活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引領學生探索知識迷宮從而挖掘其智力。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缺少了求知欲望就像劃船失去了手中槳。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叩開學生智力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其求知欲望來喚醒他們內心潛在的力量。眾所周知,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求知欲時,積極性就會高漲,從而思緒活躍,注意力集中。如能抓住學生的這一學習心理特征,創設合理新穎的課堂可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把課堂作為學習的樂園。常用的方法有:
①課題的引入方式應多樣化
生動故事引發好奇心。聽有趣故事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結合數學知識把有關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料與數學趣聞等引入課堂,如教學集合內容時可引入數學家康托的故事或“讓土豆站起來”的集合故事,又如兔子問題引出斐波那契數列,再如由法國數學家巴斯卡爾向兩個賭徒提出的一個概率問題引入概率知識等,這樣能豐富課堂學習的素材。
設置疑問、激發思維。精心設計一些問題,為學生創設探索情景,讓學生從中能提出探索的問題,通過創設與教材內容有關的情景,引導他們探求新知,從而開發智力潛能。如在推導圓錐表面積公式時,可讓學生思考是否能用圓錐的展開圖形來推導及其原因。
生活素材導入新課。數學研究的是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它來源于客觀世界的實際事物,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去提煉數學知識引入新課,在教學角的概念推廣時,可創設體育課上教師喊的口令:“向左轉,向右轉”這一情景,讓學生思考在數學中怎么表示“向左,向右”等方向問題,以此來增加學生的聽課興趣,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大腦思維。
②教學過程宜動態設計
數學教材中有諸多內容,由于受時空的限制,需要動態處理,在課本中只能用靜止的方式呈現。如果教師只按照從書本中靜止的方法來傳授知識,那么就像給自己干渴的孩子及時送上的不是水,而是令他更加口渴的面包。反之,如果教師能根據教材的特點,把靜止的知識作動態處理,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立體幾何中圖形的翻轉教師就要進行動態處理,用多媒體演示或教師演示讓學生體會圖形的翻轉的過程,教學函數圖象平移時也應讓學生體會到平移的過程等等,這樣也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③結課也應有藝術性
結課時有的教師就交給學生自行處理;有的教師抓住分分秒秒講下節課的內容;也有的教師總是滔滔不絕地講到下課鈴響才急急忙忙收場。此類做法總給人“虎頭蛇尾”之感。每堂數學課有一良好的開端固然重要,很好的結課可使學生的思維達到一個高潮,讓人回味無窮。其實結課方式有很多,這里僅談兩點。
第一,存疑伏筆、活躍思維。在一節課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定難度的問題使學生課后自行探討,或者誘發幾個后繼學習內容有關的懸念,讓他們帶著疑問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強烈愿望結束一堂課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達到開發學生智力的目的。如在教學一堂求具體函數定義域結課時,可設疑問“那么對抽象函數的定義域怎么求解呢?”學生定會對此問題產生極大的興趣,甚至有的學生會在課后迫不及待的尋求答案。
第二,首尾照應、提高興趣。有不少教師常常以提出問題、設置懸念的方式引入新課,不要忘記引導學生用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及時分析,解決上課時提出的有關問題。
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來培育智慧
李政道曾指出:“學問,是什么?就是學習問題,學習怎樣問問題,這才是學問。”教師提出問題,固然可以促使學生思考,但總是被動的,只有學生思考問題時自主產生疑問,提出問題才是最積極的。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培養探究精神,從而有利于培育智慧。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①讓學生自己仔細觀察來提出問題。努力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力是開發學生智慧潛能的重要手段。大自然和我們的思維活動都有許多激發人的靈感的地方,只要我們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觀察的靈敏性、掌握觀察的科學方法。比如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給出數學圖形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假如你是出題者你會從圖形中出些什么題目來難倒學生。”這樣學生會集中精力去思考,在觀察中互相出題解題容易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②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來產生問題。真正的學習不僅要會聽、會說、會記,更要會做。按照數學學習的特點,動手的內容是很多的,如簡單的幾何圖形制作,學會做概率實驗等,立體幾何中點線關系、線面關系、面面關系學生都可以動手去示范。只有自己動手做了才能有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許會產生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所以教師應引導我們學生多動手親自做一做,激發學生的動機,開發學生的智力。
三、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獲得自信。以此來培育智慧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師不僅要善于激發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獲得自信。如在擲硬幣求其正面或反面出現的概率時就能用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再如在練習課上對較難題目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互相討論各自的解題思路,然后全班總結出最佳方法。這樣在課堂上就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從而求得問題的解決。學生在小組或全班討論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見解,往往能拓展思維、激發思維的火花,深化學生的認識。學生也只有獲得了自信才會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才會使學生的智慧到達一個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