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潛 周 杰 黃云聲 源援基
摘要目的:尋找對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有效的治療方法。方法:采用推拿配合神燈(特定電磁波燈,亦稱TDP燈)治療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30例(治療組),并與單純神燈治療31例(對照組)作比較,判斷分析結果。結果:治療組痊愈19例(占63.3%),有效10例(占33.3%),無效I例(占3.3%);對照組痊愈15例(占48.4%),有效13例(占41.9%),無效3例(占9.7%)。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表明采用推拿配合神燈治療的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單純神燈治療的對照組。
關鍵詞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推拿治療神燈照射治療
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又稱為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以下簡稱TMD),并非指單一的疾病,是一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臨床癥狀和疾病的總稱。它包括有翼外肌功能亢進,關節囊和韌帶松弛,關節盤與骸狀突相對移位,翼外肌痙攣,關節盤移位、脫出、穿孔、破裂,髁狀突破壞等,統稱為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TMD是口腔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好發于青壯年,病程長,反復發作,嚴重影響咀嚼功能和語言。本病發病率很高,每次發病與勞累、緊張、憂慮、寒冷有關,以彈響或疼痛、開口度小為主要表現。TMD的治療首先應采取可邊性的綜合保守治療,只有在可逆性的綜合保守治療失敗后,才考慮不可逆性的非保守治療。最初所有的治療必須是保守、可逆和非侵入性的,這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治療原則。近年來,筆者對該病患者采用推拿配合神燈與單純神燈進行對比治療,對治療的療效進行觀察分析,療效滿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病例來源治療組:30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9~63歲;其中右側發病12例,左側發病15例,雙側發病3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長3年。對照組:31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齡21~67歲;其中右側發病16例,左側發病13例,雙側發病2例;病程最短19天,最長2年。
兩組患者按就診時間隨機分配,在年齡、性別、發病部位、病程的分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
1.2診斷依據顳下頜關節局部及其周圍疼痛、關節彈響、開口受限和開口型異常等主要癥狀中兩種癥狀以上即可診斷TMD。伴有關節周圍肌肉疼痛、關節有雜音等癥狀,并經X線攝片排除關節結構器質性病變。
2治療方法
2.1治療組選穴:上關、下關、阿是穴、翳風、頰車、合谷。
推拿操作方法:(1)患者正坐(或側臥位,患側在上),醫者點按患側上關、下關、翳風、頰車、合谷等穴位。若是肌肉功能失調者,可在局部用一指禪推法,揉法和摩法,以舒筋活絡、解痙止痛。(2)有半脫位者,可用搖揉、按等手法理筋整復。以右側為例,患者正坐,醫者以右手中、食二指(包有消毒紗布)伸人口腔內,向下扣住下頜骨。左手拇指壓在骸突部,其余四指扶住下頜骨。一助手雙手固定住患者頭部。右手帶住下頜骨作搖晃手法,使兩側顳頜關節松動。同時左手拇指在髁突部作揉捻動作。搖揉1分鐘后,右手食中二指向前下方用力,令患者張大其口,拿出食中二指,迅速用右手掌托其下頜部,向后上方端提,同時讓患者閉口,此時左手拇指將髁突向后上方擠按。下頜骨向左側偏歪,咬合關節異常者,可在舒筋基礎上,讓患者正坐,醫者站在患者身后,右手掌大魚際按在患者右側顳部和髁狀突處,左手掌按左側下頜部。令患者作張口和閉口運動,與此同時,醫者兩手相對擠按,即可將向左偏歪的下頜矯正,恢復正常咬合關系。其后,用神燈照射患部20分鐘。每天治療1次,每10天為1個療程。間隔5天再行第2個療程。
2.2對照組只選擇神燈操作方法。
3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臨床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顳下頜關節運動正常,周圍肌肉疼痛消失,彈響消失,開口度恢復正常(3.7cm)。咀嚼功能正常,無不適感;有效:臨床癥狀未能全部消失,開口度接近正常,顳下頜關節活動頻繁或大張口時有不適感;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明顯改變。
3.2治療結果2個療程后評定療效,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處理,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之間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即表明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
4典型病例
張某某,男,45歲,教師,2005年11月23日到我科就診。自訴左側顳頜關節局部及其周圍疼痛、關節彈響、開口受限6個月,伴有左側顳頜關節周圍肌肉疼痛、關節雜音,并經X線攝片排除關節結構器質性病變。曾作電針、神燈、超聲波等物理治療及服用西藥消炎痛治療未見效。診斷: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給予推拿配合神燈治療2個療程痊愈,至今未見復發。
5討論
中醫認為本病屬痹證范疇,是由臟腑虛損,風寒濕邪侵犯,氣血運行閉阻所致,又謂“頰車骸病”。治療以疏通經絡,祛寒活血,解痙止痛為原則。上關、下關、翳風、頰車、阿是穴為局部取穴。下關屬足陽明胃經,為足陽明、足少陽經之會,其穴可通調經氣,開關啟閉。頰車穴是足陽明經頰部要穴,可治牙關不開。取阿是穴則遵循“以痛為腧”之原則。合谷乃遠端取穴,取“面口合谷收”之義。六穴配合,遠近相濟,疏通經絡,解痙止痛。推拿屬中醫外治法范疇,是醫者視病情施用手法治療的一門中醫學科,推拿通過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的生理、病理狀況,達到治療效果。推拿具有舒筋通絡、理筋整復、活血祛瘀的作用。推拿可加強損傷組織的循環,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促進因損傷而引起的血腫、炎癥、水腫的吸收;同時可幫助松解軟組織的粘連。對骨縫開錯、韌帶損傷等采取措施,撥亂反正,令各守其位,利于肌肉痙攣的緩解和關節功能的恢復。對于關節粘速僵硬者,適當的被動活動則有助于松解粘速,滑利關節;對局部軟組織變性者,則可改善局部營養供應,促進新陳代謝,增大肌肉的伸展性,從而使變性的組織逐漸得到改善或恢復。神燈采用現代先進的光子輻射技術,在工作狀態下輻射特定電磁波譜,激發人體基本粒子諧振,在病變處產生內熱效應和生物反應,同時調節人體生物電場,改變病變狀況。具有消炎、消腫、止痛、減少滲液,促進新陳代謝,增進組織的恢復和再生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