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友波
關鍵詞肩周炎推拿治療TDP治療
肩周炎又稱漏肩風,肩凝癥,凍結肩,是以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常見病癥。由于本病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啟又稱五十肩。筆者在11年的臨床工作中,采用推拿結合TDP照射治療肩周炎107例,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1一般資料本組107例患者中,男46例,女61例;年齡最小的47歲。最大的66歲;左肩發病48例,右肩發病59例;肩關節粘連者31例,未粘連者76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長1年半。
112診斷標準①多見于50歲以上的人。②無明顯或僅有輕微外傷史。③一側肩部逐漸酸痛。④肩關節活動逐漸受限制,特別表現以上臂不能上舉,外展,環轉動作更明顯。⑤肩關節軟組織萎縮,有明顯壓痛點。
2治療方法
211推拿方法
21111手法:滾,揉,點,按,扳,搖,抖,搓等。
21112取穴:取患側肩貞,肩髃,肩髎,肩前,天宗,肩井,曲池,外關。合谷。
21113操作方法:
2111311患者取座位,醫者站在患者背后,用掌揉法施術于患肩周圍及上臂,手法由輕到重。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2111312醫者站于患者患側用拇指按揉肩貞,肩鶻,肩髎,肩前三角肌處。
2111313囑患者患肢外展。醫者一手拖其肘部,另一手在患肩周圍及上臂施術滾法往返數次。
2111314點按上述穴位。
2111315醫者站于患者患側稍后方,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以肩關節為軸心做緩轉運動。幅度由小到大,然后醫者囑患者曲肘,患臂內收,患側之手搭在健側肩上,醫者一手握其手腕另一手扣擊肩前部。
2111316特定手法:在患者治療的第3天,患肩已得到放松可加用特定的手法。方法:囑患者將患肢上舉至最高限度。醫者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拖其肘部趁患者不備時,用寸勁將患肢上舉,此時可聽到肩關節粘連被撕開的響聲。此法每隔3~4天做1次,使用于肩關節粘連者,未粘連者不必使用。本法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應慎用或禁用。
2111317重復上述手法和2111311和2111312法。
2111318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復搓動。然后醫者用雙手握住患者患腕部,使之外展,做抖法結束治療。上述手法操作時間約為25分鐘。
212推拿操作完畢后,用TDP神燈照射患肩30分鐘,距離皮膚20cm,溫度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度。
3療程
推拿、神燈照射每1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之間休息3天。
4治療結束
411療效標準肩關節疼痛完全消失,活動功能完全恢復為痊愈;肩關節疼痛明顯減輕,活動功能基本恢復者為顯效;治療前后無改善者為無效。
412結果經醫治3個療程的療程,痊愈83例。占77。57%,顯效24例,占22,43%,無效0例。有效率為100%。顯效的24例中,有5例中途放棄治療。
5典型病例
宋某某,女,55歲,于2001年1月19日來診。主訴:右側關節疼痛伴功能障礙兩個月。癥見肩部疼痛,晝輕夜重,有時放射之肘部。患肩惡冷,梳頭穿衣困難。查肩前部與肩髃處壓痛明顯,患肢上舉110°,不能背手,舌苔薄白,脈沉。診斷:肩周(寒凝血滯型)治療按上述方法推拿,神燈照射治療,每日1次,2個療程而愈。
6體會
肩周炎主要是由于年老體虛,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濕邪而至經絡閉阻,氣血不通以及外傷勞損所致。單純推拿治療雖然對恢復關節活動功能及病程較長的凝肩或已形成肌肉萎縮的病例有較好療效,但對減輕疼痛則療效較慢,故配神燈照射治療,具有鎮痛,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改善肌肉疲勞之功效,從而達到溫經通絡,祛風散寒。改善肌體狀況,二者結合應用。取長補短。配合功能鍛煉,達到療程短,見效快的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