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健美操已成為一項風靡全球的健身運動,特別是在普通高校健美操也是女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我校在健美操教學中采用逐步提高的階梯式教學模式,使女生在各項素質中取得了進步。本研究通過對我校健美操選項課428名女學生的問卷調查和專項素質測試統計,發現健美操\"階梯式\"教學模式對提高女生各項素質效果明顯。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模式;體育教學
如何上好高校女生健美操課,經過多年的教學我認為:在有充分教學材料的基礎上,還要重視教學模式的使用,只有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女生能充分準確的掌握好所學內容,提高她們的各項素質。
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我校04、05、06、07級健美操選項課428名女生。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專家訪談法、文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文獻資料法。
3 我校健美操“階梯式”教學模式
根據學生素質的實際情況,把健美操教學分成“階梯式”教學模式:第一階段為“健身房式健美操教學”模式;第二階段:“規定套路健美操教學”模式;第三階段:“學生創編健美操教學”模式。三個階段的教學模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普及、有提高,成系統、成體系地完成好健美操教學。
3.1第一階段:健身房式健美操教學模式:
仔細的分析健美操專項動作所需的基本素質和學生的素質弱項,針對性地創編動作小組合,按照健身房的健美操教學模式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基礎素質;同時要把第二階段套路教學中的動作單元,在第一階段動作組合里練習,為套路學習打下基礎。具體內容結構如下:
四段式:四段式是目前最常見的結構形式。有氧操部分可以是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有氧練習,如踏板等。中間兩段一般應抱括一段有氧練習和一段力量練習。在有氧練習后的力量練習前應有一個簡短的整理。
3.1.1熱身
教學方法:教師帶領學生反復多次的進行練習,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作好充分準備,正確熟練地掌握身體各關節的基本運動規律與鍛煉方法。
3.1.2 有氧操
交替類、邁步類、點地類、抬起類的基本步伐組合及變化。時間為整堂課時間的40%左右。健美操常用的教學方法有線性漸進法、遞加法、連接法、過度動作法和分解變化法共六種。對基礎差的新生來講,可先采用線性漸進教學法。當動作熟練后,再運用其它教學方法。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還可以用拉丁健美操小組合、博擊健美操小組合替換,學生只要能對教師的示范動作模仿下來即可。
3.1.3專項素質訓練。時間為整堂課時間的30%左右。
針對腿、臀、腹、腰等脂肪易堆積的部位進行強化練習,以減少脂肪,達到健身健美的功效。
教學方法:時刻指出動作所針對的肌肉及鍛煉效果??衫幂p器械或墊上練習。
3.1.4 整理與伸展。時間為整堂課時間的10%左右。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恢復,在結束健美操鍛煉前應做一些整理練習。進行調整練習后,可以進行伸展牽拉練習。有效地伸展牽拉練習,可使肌纖維拉長、變細,這對于愛美的女學生來說,尤其重要。
教學方法:時刻強調呼吸的配合,教師的口令要輕柔,給學生舒服的感覺。
第一階段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突出了教學內容廣泛、知識含量大、教學強度大、教學密度大等特點。因此,首先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很強的專業水平及很高的身體專項素質;而學生在此階段的教學中,只要能摸仿下教師的動作即可,其教學宗旨在于打開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眾多學生出于對減脂瘦身的追求,因此大改以往由于自身的形體欠佳、協調性差、節奏感差等自卑、害羞、不自信等不良心里因素的影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健身房式的健美操教學》中,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使第一階段的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第二階段《規定套路的健美操》模式的內容結構如下:
規定套路可采取《全國大眾健美操》1-6等級中的成套動作。由于在第一 階段已經練習了第二階段套路教學的多數動作單元,所以第二階段的教學應是水到渠成。
在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嚴謹地對動作進行講解與示范,使學生在第一階段學習中所獲得的動作概念影像得以加深與精確。在教授學生成套動作的同時,要以此為實例,使學生了解在動作的編排中所要掌握的標準:藝術因素為動作設計、音樂、隊行與空間和表演;完成因素為技術技巧和一致性。此時學生的理論與實踐基本能統一起來,這樣為第三階段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3 第三階段《學生創編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內容結構如下:
在第一、第二階段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第三階段的“學生創編健美操教學”模式中,我們采取了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幾個步驟進行教學,對于剛剛入校的學生,要學習與掌握健美操的各種基本步伐與小組合。
在只學習了大眾健美操一級的基礎上,教師要指導學生由簡到難分步驟地進行創編,4~6人一組;以大眾健美操一級的基本步伐為基礎,進行上肢動作的改編;在上肢動作熟練的基礎上,對大眾健美操一級的基本步伐進行方向的改變;通過基本步伐方向的改變,進行隊形的變化,最少六種;以組形式進行表演,同學之間進行點評,最后由學生自己選出最佳編排小組及每個組合的最佳創編;由最佳編排小組成員及最佳創編組合成員分別以帶操形式把自己的創編動作教給學生;對于大二即將結束健美操專選課的同學,讓她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廣泛收集健美操的相關資料,以組或個人的形式創編一套健美操,要求符合以下標準:藝術因素為動作設計、音樂、隊形與空間和表演;完成因素為技術技巧和一致性。教師經過幾次的檢查,指出創編動作中的優點與不足,使每一套動作都能在原有水平上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在教學評價中,充分體現淡化“結果”強化“過程”,不以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個體間的差異,肯定個體的進步。在教學考評中,可以采用錄像的形式,學生可統一著裝,從形式和組織上,使學生有表演和比賽的氛圍;無行中團隊精神、協作精神在學生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教學模式充分做到了以人為本、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在提倡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助活動的同時,努力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與課外的一切有關健美操活動及賽事的積極性,在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最大限度地培養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與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為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打下基礎。
4 我校健美操“階梯式”教學模式實施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428名學生中,304人多數學生的分數集中在80分以上,只有少數學生在60分以下。
5 現狀分析
5.1 從學生選修健美操的熱情來看,健美操是很受歡迎的體育課程之一,也是適合年輕人性格特點的體育運動項目,值得推廣和普及。
5.2 由于當前中學事實上的應試教育,使得大學新生的體育素質基礎很差,而且由于各地經濟和教育水平的差別,特別是城鄉的差別,使得學生基礎體育運動素質表現出極大的不均衡性,健美操教學應從基礎素質的補課入手,改善學生的基礎素質和專項素質,為健美操的入門學習打下基礎。
5.3 健美操是以表現運動美為主題的,沒有基礎將導致學習過程中出現不協調的姿態,在學生心理上產生了羞澀、拘謹、退縮等學習的心理障礙。因此,健美操教學應從簡單易學的配樂基礎動作入手,使學生體會到健美操的韻律和動感,培養學生的協調性,樹立起自信。
5.4 舊的教學大綱按照規定套路健美操的內容進行分節教學,沒有遵循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和尊重學生運動素質差和不均衡的現狀,使得教學效果不理想,很多學生以勉強能夠完成一套套路動作的考試而結束健美操課的學習。
5.5 理論學習不到位。
結論:
經過教學實踐證明,我校健美操“階梯式”教學模式能夠用理論與實踐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在健美操教學中取得了滿意的成果。“階梯式”教學模式使每位學生都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適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運動處方或自編一套適合自己能力的健美操,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熱情高漲。“階梯式”教學模式是符合當前全面發展學生的教育理念,具有較好的實踐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洪,健美操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1
[2]肖光來. 健美操[M]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4
[3]羅力,唐照華.大眾健美操對女青年體形的影響[J].四川體育科技.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