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城市道路施工中質量控制的常用方法。重點從工程質量控制管理和技術應用兩方面闡述了城市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并針對道路施工中容易出現的質量通病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質量控制;檢查;關鍵點;施工監(jiān)理
1 前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向規(guī)模化、標準化、園林化的趨勢發(fā)展。建設好城市道路不僅是滿足城市交通的需要,而且城市道路的美化亮化對現代文明起到重要的作用。未達標的砼道路:一方面會導致交通不暢、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增加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加快了車輛的磨損等;另一方面會降低道路使用年限,加大道路維修的費用。城市道路的舒適、順暢主要是平整度、強度和剛度,影響道路質量的因素很多,如設計功能的優(yōu)化、建材產品的質量、施工的綜合素質及項目經理的責任心、施工人員操作技能、機械操作工藝、監(jiān)理公司預控、監(jiān)督等等。總之,城市道路質量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其優(yōu)劣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本文主要以施工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結合30年從事施工第一線的經驗,探討要良好的城市道路質量,需從目標的監(jiān)督著手,嚴把材料質量關,從技術管理、操作指導、機械設備等控制好每道施工工序,提高城市道路的質量。
2 城市道路工程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
2.1 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
組建項目管理機構:建立完善崗位責任考核制度,項目經理負總責,審核與分析有關技術報告或報表,各相關部門應恪守各自的職責做好本項工作;依照已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制定的質量管理目標實施,確保控制有效。
2.2 現場質量檢查控制
1) 開工前的檢查: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xù)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2) 工序交接檢查與工序檢查:工序交接檢查應建立制度化的控制,堅持實施。對于關鍵工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現場監(jiān)理員進行工序交接檢查,以確保每一工序的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順利展開。3) 停工后復工前的檢查:因處理質量問題或某種原因停工后再復工時,均應檢查符合要求,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復工。4) 分項、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檢查:應按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依施工規(guī)范自檢,經設計、質監(jiān)、監(jiān)理檢查合格并簽署驗收記錄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項目施工5) 材料、機械設備等的檢查:主要檢查成品、半成品材料等有無可靠的質保措施,以避免發(fā)生損壞、變質等問題;檢查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態(tài).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可控制狀態(tài)。6) 巡視檢查:對施工操作質量應進行巡視自檢,履行旁站監(jiān)理,必要時還應進行跟蹤檢查。
3 城市道路工程質量控制的技術方法
3.1 控制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現場的各種材料要分批、次詳細記錄,來源清晰,水泥、鋼筋、成品、半成品等必須有廠家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現場材料隨時可查閱相關資料。
做好原材料的試驗,堅持原材料檢驗制度,磚、砂、石等材料由質檢人員定期、定時抽檢。送檢驗的各種材料、試驗配合比,須有現場監(jiān)理員見證取樣、送檢測中心辦理簽驗手續(xù),保證現場材料檢驗值、配合比用量的真實性。
依規(guī)范的要求各種材料到現場后應分批、次或按量需檢驗的,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用水應在開工前檢測水是否符合要求,嚴把原材料符合設計要求的質量關。
3.2 提高施工人員素質,保證施工機械良好
首先,施工企業(yè)要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真正樹立以質量求發(fā)展的觀念,要加強質量工作的管理和領導,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和自檢體系,抓好各種技術和崗位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達不到崗位要求的人員,不允許上崗。建立項目經理負總責,質量與效益掛鉤,項目部要組建有技術素質的管理班子,不但在現場能指導施工,還要具有解決施工難點的能力,形成上下一致對質量意識強的隊伍。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優(yōu)良的施工質量必須有良好的施工機械作保證。施工企業(yè)應有先進的施工機具,施工時從眾多同類路面機具中,選擇適合該項目施工的技術性能先進、精度高的振動梁、磨光機、提漿輥等機具。充分發(fā)揮機械作業(yè)的優(yōu)勢,在使用間歇要及時保養(yǎng)、常校正、勤檢修,保證施工機械處于良好狀態(tài),為實現城市道路施工質量優(yōu)良創(chuàng)造條件。
3.3 嚴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
城市道路施工一般的工序為:排水溝-溝槽兩側回填振實--道路路基挖填、路床一車行道基層一車行道混凝土面層一安砌路沿石一人行道路基一人行道基層一預制人行道砌塊鋪砌一收尾。施工前監(jiān)理工程師應按施工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質量標準對每一工序進行技術交底,嚴格控制各工序的質量,每一個工序的分部、分項需設計、質監(jiān)、監(jiān)理依規(guī)檢驗合格后方可下一工序施工,做到每一施工工序完成,質量均合格。
4 道路工程施工主要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1 路基“彈簧”的防治
1) 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O,塑性指數大于l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兩個百分點的土作為路基填料。2) 清除碾壓層下軟弱層,換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壓。對產生“彈簧”的部位,可將其過濕土翻曬,拌和均勻后重新碾壓;或挖除換填含水量適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壓;對產生“彈簧”且急于趕工的路段,可摻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適宜后重新碾壓;嚴禁異類土壤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以免形成水囊。3) 填筑上層時應開好排水溝.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路基50 cm以下:填筑上層時.應對下層填土的壓實度和含水量等,由監(jiān)理人員依規(guī)進行現場取樣檢測試驗,待檢測結果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層。
4.2 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裂縫的防治
4.2.1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采用塑性指數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粉煤灰。4.2.2 控制壓實含水量,需要根據土的性質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過高或過低。4.2.3 鋪筑碎石過渡層,在石灰土基層與路面間鋪筑一層碎石過渡層,可避免裂縫。4.2.4 摻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適量摻加砂、碎石、碎磚、煤渣及礦渣等。4.2.5 分層鋪筑時,在石灰土強度形成期,任其產生收縮裂縫后,再鋪筑上一層,可有效地減少新鋪筑層的裂縫。4.2.6 設置收縮縫,在石灰土層中,每隔5 m~10m設一道縮縫。
4.3 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裂縫的防治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采用塑性指數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粉煤灰;控制壓實含水量,需要根據土的性質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在能保證水泥穩(wěn)定土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一次成型.盡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強對水泥穩(wěn)定土的養(yǎng)生,避免水分蒸發(fā)過快;設計合理的水泥穩(wěn)定土配合比,加強拌合,避免出現粗細料離析和不均勻現象。
4.4 瀝青砼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A 在攤鋪機及找平裝置使用前,應仔細設置和調整.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并根據實鋪效果進行隨時調整。B 現場應設專人指揮運輸車輛,以保證攤鋪機的均勻連續(xù)作業(yè),攤鋪機不在途中停頓,不得隨意調整攤鋪機的行駛速度。C 路面結構層的平整度應嚴格控制,嚴格工序間的檢測交驗制度。D 針對混合料中瀝青性能特點,確定壓路機的機型及重量,并確定出施工的初壓溫度,合理地選擇碾壓速度,嚴禁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層急剎車及快速起步,并選擇合理的振頻、振幅。E 在攤鋪機前有專人清除掉在“滑靴”前的混合料及攤鋪機履帶下的混合料。F 為改進構造物伸縮縫與瀝青路面銜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順,先攤鋪瀝青砼面層,再做構造物伸縮縫。G 做好瀝青砼路面接縫施工。
4.5 瀝青砼路面接縫病害的防治
橫向接縫:一是將已攤鋪的路面盡頭邊緣鋸成垂直面,并與縱向邊緣成直角;二是預熱已壓實部分路面,加強新舊混合料的黏結;三是攤鋪機起步速度要慢,并調整好預留高度攤鋪結束后立即碾壓,碾壓速度不宜過快。
縱向接縫:一是盡量采用熱接茬施工,采用2臺或2臺以上攤鋪機梯隊作業(yè);二是將已攤鋪混合料留10 cm~20 cm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待后攤鋪部分完成后一起碾壓;三是碾壓完成后,用3 m直尺檢查,用鋼輪壓路機處理棱角。
4.6 水泥砼路面斷板的防治
4.6.1 要采用良好的結構設計組合,綜合考慮各類管、線、干渠敷設深度,雨、污排水溝施工對城市道路結構的影響。
4.6.2 要提高基層施工質量,基層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較好的水泥穩(wěn)定層和平整度,為水泥砼面板提供良好的支撐。
4.6.3 要嚴格控制水泥砼的配合比,避免水灰比過大或砼因運輸等原因產生混合料離析,在施工現場應做坍落度試驗,確保其具有足夠的強度。
4.6.4 要嚴格掌握切縫時間,加強養(yǎng)護,避免由于砼的收縮產生斷板。
4.6.5 要嚴格控制超限荷載,對砼路面的各類縫隙進行灌縫,避免地面水進入內部結構。
5 結論
道路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參加建設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把材料關。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分部分項施工,依施工驗收規(guī)范檢測試驗,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城市道路必然能夠達到優(yōu)質工程。
參考文獻
[1]裴肇玲.城市綜合開發(fā)中市政及庭院道路施工質量[J].商業(yè)研究,2000(6):154-156.
[2]黃金國,混凝土路面的常見裂縫與防治措施[J].中國土建工程信息網,2O02,4.